彭燕霞
【摘要】溝通是做好班級工作的重要因素,班主任要多層面、多渠道、多角度進行溝通,全面了解學生情況。明確溝通目的,講究溝通藝術,注重溝通效果,通過有效的溝通,促進班級管理,增強育人效果。
【關鍵詞】班主任 ?講究 ?溝通
【中圖分類號】G62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9)47-0198-02
用好溝通藝術,是班主任帶好一個班級的重要因素。通過多層面、多渠道、有針對性地溝通,能及時全面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準確把握學生思想脈搏,互相傳遞育人信息,對做好班級工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何有效地用好溝通藝術,下面談談本人的粗淺認識。
一、溝通要多層面、多渠道、多角度,有利于全面了解學生情況。
在一個班級里,每個學生都有其不同家庭環境,有不同的性格特征,思想千奇百怪,行為豐富多彩。要想全面了解學生,正真吃透學生,在育上能對癥下藥,班主任就得克服惰性心理,消除清閑思想,針對班上學生情況,多花點時間,與不同的人,多說說,多問問,多聽聽,從而了解學生在不同時間,不同環境中的表現,了解教育團隊對學生的評價,教育建議及教育策略。
一是與學生本人溝通。學生是受教育的主體,本著對學生成長的關心和對學生的愛護,必須與學生本人保持經常的溝通。學生的不同表現,總有其不同的原因。只有在與學生真誠的、平等的交流中,才能真正了解學生,也只有在溝通中,才能讓學生真正了解自己。班主任對問題突出的學生進行教育時,首先要做好準備,選好話題,選好時間,與問題學生進行專門談話,誠心誠意地溝通,在充分了解學生的基礎上,才能有效施教。對于其他學生的了解,可隨機,隨時隨地與學生學生交流,在在交流中隨時掌握學生本人及他人的思想動態。二是與學生家長溝通。學校和家庭是孩子的兩個獨立又相互聯系的環境,家長是孩子的第一監護人,兩個環境,兩個監護人對學生的成長有同樣重要的作用。因此,班主任就要學會與學生家長做朋友,“拉家常”互通有無。與家長溝通就能使老師了解學生的家庭背景,家庭環境,學生在家的表現,也能讓家長了解學校的管理教育狀況,了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這樣老師與家長能更好地統一思想認識,共同攜手教育好學生。三是與任課教師溝通。在一個班上任課的教師,好象是經營獨立的“責任田”,其實是同一目標下的“一家人”,平時誰上誰的課,誰種誰的“責任田”,如果無人聯系,誰種誰的田,“各人自掃門前雪”,即便是每個任課老師都盡職盡責,把自己的課教的非常出色,也不是完全的好教育,也會影響教育效果。班主任是班級的紐帶,如果能用好溝通藝術,有事沒事與任課教師多串門,多聊天,多說學生的“閑話”就能把所有任課教師統一成一家人,就能擰成一根繩,形成合力,達成共識,就能全方位地教書育人。四是與學校領導溝通。班主任切莫把自己與學校領導當成兩個階層,開會對面坐,只聽不說,會后“老死不相往來”只服從指揮,聽從安排,做好學校安排的工作。班主任的工作在一線,最了解學生情況,最知道該怎么去做。班主任應把班級管理的需求,針對性,班級管理的現狀及時反映給學校領導,使學校領導能真正了解學校在班管理及學生成長中的共性問題,制定切實可行的辦法,開展富有成效的活動,使學校這個大環境與班級的小環境統一起來。只有營造統一的環境,才能帶來輕松有效的班級管理。
二、溝通要明確目的。
班主作的時間是寶貴的,溝通不能變成漫無邊際的閑聊。毫無目的的閑聊就失去溝通的價值,既浪費自己的時間,又浪費別人的時間。溝通是班主任責任的體現,工作的組成,要有一定目的的。談話必須要有針對性,通過談話必須要達到一定的目的。每次談話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準備,明確談話的目的,說什么,不說什么,說到什么程度,都要有所思考。
三、溝通要講究藝術。
溝通藝術,直接決定溝通效果。每次帶著不同的任務選擇不同的人談話時,都要考慮選擇時間,地點,方式,講求策略。一要選擇恰當的時間和環境。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氣氛會產生不同的心情。當對方心情不佳的時候與他談心,他是不予配合的。他聽不進任何勸告批評,也不會打開心扉與你暢談。只有心態平和時,才能表現出誠意,才容易接受批評和幫助,才能回答你提出的問題,才能聽進你的建議。否則,適得其反。二要注意談話方式和談話內容。溝通談話要體現對學生的關愛,態度要誠懇,談話要考慮對方的自尊,不能只談問題不談成績,只談缺點不談優點,要考慮對方能否接受,有些敏感的,心病性的問題,最好委婉溝通,太直會讓對方產生抵觸情緒。當學生學習上出現問題時,最好先不要談學習,應選好切入點,先從他的特長,興趣愛好談起,激起談話興趣,待對愿意與你溝通時,再談學習就水到渠成了。三要善于傾聽。溝通不能變成單向交流,不能成為老師的“獨唱”,關鍵在互動,老師應善于傾聽,聽應是溝通的側重點。班主任應創設情景,讓對方多說話,談想法,談建議,談感想甚至發牢騷,有多少說多少,想怎么說就怎么說,在此過程中,老師不打斷對方的說話,讓對方說出問題的關鍵,溝通的目的就達到了。
四、溝通要著眼效果。
溝通的目的是為了全面了解學生,構建育人網絡,形成育人合力,解決問題。有時盡管談話隨便,但絕不能變成閑聊,要形散神不散,談話目的不變,中心不移。不論是跟學生還是家長,還是任課教師,每次交談都要達成一些共識,產生一些辦法,轉變一些想法。否則,班主任的工作溝通,在班級管理和育人上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此,每實施溝通談話后,都要及時反思,善于從每次溝通中總結成功的經驗或失敗的教訓,以便以后在班主任工作中,把溝通藝術運用得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