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 鋒
(淮北工業與藝術學校,安徽 淮北 235026)
《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設計與開發對幫助學生掌握專業技能,提高職業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作為機電一體化專業的一門核心課程,中職教育人員必須深刻意識到《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課程開發的重要性與緊迫性,整合現有教學資源,融理論與實踐為一體,理清設計思路,優化教學模式,突出學生知識綜合運用能力的培養與職業素養的提升,實現職業教育課程改革目標。
新的時代背景下,中職《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課程設計必須堅持與企業需求相對接的理念,根據就業崗位合理的設置課程教學內容,開發融理論與實踐、知識講授與技能培養為一體的以就業為導向的課程,引入企業實際案例作為課程核心教學部分,形成“工學結合”一體化課程模式[1]?;谠摲N設計理念與思路,有必要與企業加強聯系,通過企業訪談等進行深入調研,獲取企業實際崗位技能需求,摸清學生所必須掌握的基本崗位技能。
通過建立“校企合作”辦學模式,與企業人才、一體化專業教師、課程體系建設專家展開多次溝通與探討,明確當下的工作任務,并結合學生的學習現狀及特點,將典型的工作任務細化成單個的具有代表性的工作任務,在現有教學條件下,確定《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建設的具體任務。
在推行一體化教學模式的新形式下,教師要對“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課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進行詳細分析,以培養學生綜合專業能力為教學目標,以實際的工作為學習的內容,來實現工學一體化。為了使學生能積極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按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學習任務,教師必須與學生建立起良好的師生關系。要讓學生從心理上認可教師、喜歡教師。只有學生認可了教師,教師進行教育才會欣然接受,也只有這樣,學生才會認可教師的課程,才會積極參與到課堂中,按老師的要求來完成學生任務。
課程的開發往往要經過大量的企業調研,為進一步保證課程開發的時效性與合理性,必須與企業人力資源部門、實踐專家乃至一線操作員工展開深入交流與探討,并組成評審團對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進行評審。
當前,企業一致認為中職《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課程教學內容的設置需要來源于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及崗位技能需求,但由于在教學實踐中,無法將企業的實際工作任務轉換為某一學習課程。
因此,必須以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為依托,在學習領域充分的融入企業崗位實踐操作內容,加強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之間的聯系,優化課程設置結構,讓學習過程逐漸成為提升學生綜合職業能力的工作過程。
為了吸引學生進行學習,讓學習在學習游戲中獲得自信與滿足,讓學生愛上學習。于是,在實行一體化教學的指導原則下,嘗試建立出“機電設備安裝與維修”課程大型專業游戲,把教學內容的學習任務設計成游戲里的一個一個關卡,把枯燥無味的教學變成學生喜愛的過關游戲,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能像玩游戲一樣逐步去過關升級,從而讓學生愛上學習。
隨著社會科技水平的不斷提高,機電設備在生產領域的應用范圍也越來越廣泛,人們對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技術亦愈發重視,眾多職業院校都相繼開設了機電一體化專業,足以證明市場對于機電一體化設備綜合調修人才的廣大需求。中職教育本就以培養學生的職業能力為辦學宗旨,因此,如何結合自身的教學特色、教學實訓條件以及企業實踐資源,開發出更加適應時代發展需求的具備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的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尤為關鍵。
在明確單元教學任務后,開始著手開發與之相關的教學資料與裝備,教學資料的準備要以實用性與可操作性為核心,依據一體化課程開發標準按部就班完成。以氣動單元的安裝與調試為例,首先可將該部分的教學任務劃分為氣動單元單自由度動作控制與調整、氣動單元雙自由度動作控制與調整以及氣動單元四自由度動作控制與調整這三個具體的子任務;再根據企業的典型工作任務,剖析教學重難點為氣動單元動作的PLC控制程序設計。
職業學院的生源比較復雜,學生的專業基礎及學習性格存在較大的差異,為確保課程開發的實效性,教育人員必須對教學過程及教學方法進行合理的設計。結合職業教育特色與機電一體化專業課程內容,可采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以任務驅動導向,在課前,由老師下發學習任務,學生根據老師下發的任務利用微課資源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則可以通過網絡在線學習平臺即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成效。
在課中,將具體的學習任務采用分組的方式劃分至各個學生,要求學生通過“計劃、決策、組織、實施、檢查、評估”這六個步驟進行實踐操作,采取小組評價、師生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對實踐結果進行評測。課后,采取分層式教學手段,通過課堂回顧、課后練習、拓展提升等,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不同的學習渠道[2]。
課程的設計與開發以教學資源的設計與開發為基礎。一方面,應構建理論實踐一體化課程教育環境,將設立的理實一體化教室劃分為學習區與工作區,學習區采用網絡教室的形式開展教學工作。
為此,學校必須首先完善課程一體化建設所需的各項基礎設施,包括多媒體設備及教材儀器等,為一體化課程的順利開發與實踐創造有利的條件。
在工作區,構建具備相應功能的實訓考核裝置,該裝置既可用于進行單一的模塊演練與考核,又必須能夠適用于綜合系統的演練與考核[3]。另一方面,還需進一步開發及利用其他教學資源,包括微課資源、校本教材等。
《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課程的設計與開發是一個漫長的實踐過程。首先,必須要有一直甘于奉獻的開發團隊;其次,須結合院校辦學特色與現有條件,不能脫離實際,培養能夠勝任課程實踐的專業教師隊伍;再次,要注重課程開發與企業崗位實際需求的適應性,合理的對課程工作頁、教材、練習等進行開發,強化學生的學習效果;最后,要擅于總結經驗,改進方法,須與時俱進,保持新的教育理念,在現有條件的基礎上,不斷創新創造更加有利的條件,加快機電一體化課程建設步伐。
在《機電設備的安裝與調試》一體化課程教學的過程中,任課教師作為全過程的設計者,任務是十分繁重的,所以教學模式在改革中,師資力量的培養必須狠抓落實。
在一體化教學模式下,不僅要求任課教師具有淵博的理論知識以及過硬的專業操作水平,還需要任課教師把控課堂的各個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