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志生
(惠州學院 中文系,廣東 惠州 516007)
魏晉南北朝墓志的語言研究價值已得到學界公認,也間或有成果面世。筆者研讀魏晉南北朝墓志發現,有大量的歷史詞語已不為現代人所熟知,有相當一部分詞語未被《漢語大詞典》等普通辭書所收載。這些被失收的歷史詞語,有的帶有明顯的語體特征,僅見于魏晉南北朝墓志,成為生造詞;也有的則被后世文獻所承繼,成為普通詞匯。筆者現特抽取其中的語詞加以揭發,以期對《漢語大詞典》等大型工具書的編撰和漢語詞匯史的研究提供參考。
筆者此前已考釋并刊發了200多個詞語。下文將對其中被《漢語大詞典》等工具書所失收、也未被達者賢哲所論及的20個語詞予以解釋。
[蒞任]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大魏故介休縣令李明府墓志》:“及君蒞任,窮加殲討,手自斬格,莫不震肅,鄙內以寧。”
按:“蒞任”,義猶“蒞職”。《漢語大詞典》有【蒞職】條,釋義為“到任;就職”,可移用于此。“蒞任”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
[袞璽]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寧遠將軍洛州刺史元公之墓志》:“資乾稟圣,袞璽相承,移玉樹之中華,茂金枝而弗朽,已流徽于國牒,播遙響于典章,飛文驟筆,略不載具。”
按:《說文·土部》:“璽,王者印也。”《慧琳音義》卷九十一“璽書”注引《考聲》云:“璽,天子玉印。”《廣韻·混韻》:“袞,天子服也。”《左傳·僖公四年》“于是有以袞斂”陸德明釋文:“袞,袞冕,上公服。”故以“袞璽”比喻仕宦、官宦。“袞璽”一詞,《漢語大詞典》未及。
[緗繢]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銀青光祿大夫于君墓志銘》:“祖太尉成景公,燮道上臺,司董中候,故以周宗方邵,漢世平勃,書勛緗繢,勒功彝鼎。”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王諱均墓志》:“基峭極天,源深紀地,固以備諸緗繢,于茲可得而略。”
按:“緗”,指淺黃色的帛。《說文新附·糸部》:“緗,帛淺黃色也。從糸,相聲。”“繢”,指布帛的頭尾,《說文·糸部》:“繢,纖余也。”段玉裁注:“此亦兼布帛言之也……繢之言遺也,故訓為纖余。”故“緗”與“繢”,正所謂析言之有別,渾言之則無異也,即“緗”亦“繢”,“繢”亦“緗”也,均可言“帛”。“緗繢”本為古代的書寫材料,故可借指為書籍、文冊。“緗繢”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
[塞垂]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使持節平北將軍恒州刺史行唐伯元使君墓志銘》:“方當騁茲果毅,運此奇謀,掃狡冠於塞垂,追銜刀於江右;而輔善無驗,大寶多違,忽阻巷歌,奄捐館舍。”
按:“塞垂”猶“邊垂”,即邊境。《廣韻·代韻》:“塞,邊塞。”《說文·邑部》“郵,從邑,垂聲”朱駿聲通訓定聲:“垂,邊境也。”是以“塞垂”為同義并列復合詞。《漢語大詞典》收有“邊垂”而漏收“塞垂”。“邊垂”與“塞垂”為同構同義詞。
[西斜]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李和墓志》:“前驅駟馬,后臥鳴茄,方期克壯,遽逐西斜。”
按:“西斜”,向西傾斜,指西下的夕陽,喻暮年。“西斜”一詞,《漢語大詞典》未收,但收載有【西傾】條,其一義項為“喻年老”。“西斜”與“西傾”在該義上為異形同構近義詞。
[屬慕]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狄湛墓志》:“見者愛而敬之,聞者虛襟屬慕。”
按:“屬慕”,謂注目仰慕。《國語·晉語五》“則恐國人之屬耳目于我也”韋昭注:“屬,猶注也。”《孟子·離婁上》“巨室之所慕”朱熹集注:“慕,向也,心悅誠服之謂也。”《漢語大詞典》有近義的【屬仰】條,“屬慕”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
[陰鄉]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鷹揚將軍太子屯騎校尉山君墓志銘》:“勒銘陰鄉,傳之來世。”
按:“陰鄉”,對陰間的美稱。《孟子·告子上》“莫知其鄉”趙岐注:“鄉,猶里,以喻居也。”故“鄉”本指人居住的地方,用以美稱迷信謂人死后靈魂所到之地方。“陰鄉”,《漢語大詞典》闕收。
[玄板]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獨孤藏墓志》:“式鐫玄板,以旌素行,乃為銘曰:御龍在夏,斬地稱漢,帝王洪弈,珪璋璀璨。”
按:“玄板”,指墓碑。“玄板”一詞,《漢語大詞典》漏收。
德租時期,城市規劃確定歐華分區策略,歐人區為重點建設區域,范圍大致在八關山—信號山—觀象山—青島火車站一線南側.本文所選典型對景案例均出現在這一區域,包括青島火車站、金城銀行、圣彌厄爾教堂、膠澳總督府和信義會福音堂(圖1).因年代久遠,部分對景已弱化或消失,本文嘗試以實景與老照片結合的方式,盡可能清晰地解讀其原先對景手法的運用方式.
[煢稚]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夫人姓張諱玉憐墓志》:“子女煢稚,夫人慈撫訓導,咸得成立。”
按:“煢稚”,指孤苦幼弱的人。《慧琳音義》卷已擺“煢煢”注引《考聲》:“煢,孤也。”《慧琳音義》卷二十七“稚”注:“稚,幼弱也。”《漢語大詞典》有同義的【煢弱】條。“煢稚”與“煢弱”為異形同構同義詞。“煢稚”,《漢語大詞典》未立詞目。
[遷歷]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李祖牧墓志》:“君雅懷高尚,志恬纓冕,進取之間,特非其好,每所遷歷,久不移班,自我得之,亦無悶也。”
按:“遷歷”,指提升官職。“遷歷”一詞,《漢語大詞典》已立目,釋義為“舊指升官的資歷”,與本條義不同;且舉《太平廣記》卷四七○引唐·戴孚《廣異記·謝二》“唐開元時,東京士人以遷歷不給,南游江淮 ,求丐知己,困而無獲” 為唯一書證,時間亦太晚。
[秘篆]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大魏征東大將軍大宗正卿洛州刺史樂安王墓志銘》:“其鴻勛桀略,英蹤偉跡,并圖績於鼎廟,灼爛於秘篆者矣。”
按:“秘篆”,謂墓志銘。因漢魏墓志銘常用篆書寫就,并深埋于墓穴中,故名。“秘篆”,《漢語大詞典》失收。
[齡算]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使持節后將軍肆州刺史和君墓志銘》:“君以量弘授淺,職未稱譽,昊天降瘼,齡算不遐。”
按:“齡算”,年齡。《玉篇·齒部》:“齡,古謂年齡也。”《廣韻·緩韻》:“算,物之數也。”《漢語大詞典》收有同義的【齡齒】條而無“齡算”詞目。
[摧咺]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懷令李君墓志銘》:“孀孤內爛,妹弟摧咺,式鏤沉石,托注幽篆。”
按:“摧咺”,形容極度悲傷;哀泣不止。《方言》卷一:“咺,怛痛也;凡哀泣而不止曰咺。”“摧咺”,《漢語大詞典》漏收。
[禪冕]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齊故郡君尉氏墓志銘》:“綿哉茂緒,弈世郁騰,開云望景,禪冕相承。”
按:“禪冕”,即“蟬冕”。“禪”通“蟬”。《玉篇·曰簿》:“冕,冠冕也。”故“禪冕”即“蟬冠”,乃漢代侍從官所戴的冠。上有蟬飾,并插貂尾,故亦稱貂蟬冠。因用以借指高官。《漢語大詞典》有【蟬冕】和【蟬冠】條。“禪冕”與“蟬冕”、“蟬冠”乃異形同義詞。“禪冕”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
[端庠]
《新出魏晉南北朝墓志疏證·染華墓志》:“臨終明寤,辭理端庠,親故請訣,罔不執手,別言周至,悉有義方。”
按:“端庠”,義猶“端詳”。《史記·儒林外傳》“周曰庠”張守節正義:“庠,祥也。”《漢語大詞典》有【端詳】條,其一義項為“公正全面;仔細慎重”,可移用于此。“端庠”,《漢語大詞典》失收。
[稽犯]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君諱道悅墓志》:“而兵使褰違,稽犯軍律,憲省機要,理膺繩究。”
按:“稽犯”,謂觸犯。“稽犯”一詞,《漢語大詞典》未收。
[鬼穸]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寧遠將軍燉煌鎮將元君墓志銘》:“人鄉稍遠,鬼穸長昏,鐫聲金石,用慰沉靈。”
按:“鬼穸”,墓穴;墳墓。“穸”指“墓穴”。古人認為人死成鬼,故稱“墳墓”為“鬼穸”。“鬼穸”,《漢語大詞典》未收。
[聲美]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征虜將軍平州刺史元使君墓志序銘》:“空悲倫友,徒鐫聲美,丘垅深沉,松門蕭瑟。”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中堅將軍桑乾太守宋府君墓志銘》:“君稟訓過庭,志尚清韶,少礪名節,長播聲美,內勤孝弟,閨門,外施篤信,義結交友。”
按:“聲美”,義猶“美聲”。《漢語大詞典》有“美聲”條,其義項二為“良好的聲名”,可移用于此。“聲美”與“美聲”在該義項上為同素逆序同義詞。“聲美”一詞,《漢語大詞典》失收。
[緝釐]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君諱襲墓志》:“緝釐東觀,毗贊槐庭,籍甚有聞,聲實無爽。”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魏故伏波將軍諸冶令侯君墓志銘》:“緝釐王猷,在物咸熙,光贊宸徽,世稱善積。”
按:“緝釐”,乃“治理整頓”義。“緝”、“釐”均有“治理”義,《文選·王儉〈褚淵碑文〉》“緝彼民黎”張銑注:“緝,理也。”《資治通鑒·梁紀四》“同庶釐政”胡三省注:“釐,治也。”故“緝釐”為同義連文。“緝釐”一詞,《漢語大詞典》未收。
[華房]
《漢魏南北朝墓志匯編·齊故郡君尉氏墓志銘》:“昔處華房,庭刻雅曲,婦駕朱輪,夫佩鳴玉。”
按:“華房”,華麗的房屋。“華房”一詞,亦偶見于唐代墓志,例即《唐代墓志匯編上·大唐故潘君墓志》:“何其夫人,奄棄華房,羅帷影滅,以大業十年三月內亡,俄升桂月。”“華房”一詞,《漢語大詞典》漏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