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丙炎,茆振川
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
根據前茬作物的根結線蟲發生情況及土壤根結線蟲數量診斷病情并及時防治。當前茬作物中發現根結線蟲為害或是每100g土壤中根結線蟲幼蟲數量大于10頭就要進行防控。在選用幼苗時檢測到根部有根結癥狀則禁用整批苗木,防止根結線蟲傳入。
在種植過程中,針對蔬菜根結線蟲的發生,有針對性地選用具有抗性蔬菜品種進行種植,在番茄及辣椒中均有商品化的抗根結線蟲品種,如抗根結線蟲的“仙客1號”“莎麗”“凱蒂”等番茄品種以及“日本天鷹椒王”“青農”羊角椒等辣椒品種。
有針對性地選用具有抗根結線蟲特性蔬菜砧木與番茄、黃瓜等品種進行嫁接處理,利用砧木抗性防控根結線蟲。在番茄中可選用抗根結線蟲的番茄材料,如用果砧1號作為砧木;黃瓜中可以選育對根結線蟲具有抗病及耐病作用的南瓜作為砧木,如云南黑籽南瓜、NR1號南瓜等。
首先清除田間病殘體,在換茬期間結合翻耕土地清除地下部的根系及地上部植株,并進行土壤灌水,保持濕潤3~5d,使土壤濕度達到60%~70%,以手握成團落地即散為準。
其次棉隆處理,將棉隆(微粒)均勻地撒施或是溝施到田間,用量為30~45g/m2,施藥后立即進行深翻(30cm左右)并覆蓋不透氣薄膜,并采用新土壓住薄膜邊角。覆膜時注意邊角溝等位置要密封,防治消毒氣體外溢,密封消毒10~20d,溫度高處理時間相應較短,最短不能少于10d。揭去薄膜后,進行翻耕松土(30cm),透氣7d以上,幼苗移栽定植。
土壤消毒處理后,進行土壤生防菌處理,將具有防治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的生防菌“重茬修復菌微生物菌劑”等微生物菌劑施入土壤,撒施每667m2用量為40~60kg,溝施平均用量為100g/m,穴施用量為20~30g/株。使用后將菌劑表面覆蓋一層土壤,避免移栽幼苗根系與菌劑直接接觸,以防止燒苗現象,然后直接移栽定植苗子,進行正常的生產管理。
在生長期監測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的發生情況,在根結線蟲等病害的發生初期采用局部精準施藥技術定點施藥,主要采用1.8%的阿維菌素500倍液、42%的氟吡菌酰胺1000倍液進行灌根,每株用量為50~100mL。
配套技術應用方案:對于根結線蟲嚴重發生的蔬菜田塊(發病率高于30%),采用抗根結線蟲品種、土壤消毒處理技術并結合生防菌處理,可以實現快速及持久的防控作用。對于局部發生的或是輕微發生的蔬菜田塊,宜采用嫁接防控根結線蟲技術、高效低毒農藥精準施藥、生防菌劑處理等技術相結合,可以有效地防控根結線蟲為害。
適應于全國設施及露地蔬菜種植區域,在黃瓜、番茄、辣椒、菜豆、生姜、馬鈴薯等作物上均可以采用,主要針對根結線蟲等土傳病害嚴重發生地區。
棉隆是熏蒸劑,因此在使用時應注意保護措施,如果不慎接觸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棉隆對魚有毒,使用時請遠離池塘等水產養殖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