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勇,李浩杰
四川省農業科學院
以種植抗病品種為基礎,化學防治為加強措施,生物和農業防治為輔。
1.1.1 選用抗病品種 在油菜菌核病重發區,選用適合當地種植的抗(耐、避)病品種,如秦優7號、秦優10號、中雙9號、中油雜19、華油雜62等,以減輕病害的發生。
1.1.2 芽前封閉除草技術 在現有聯合播種機上增加噴藥裝置或采用高效噴霧器械,在油菜播種后噴施960g/L精異丙甲草胺(45~60mL/667m2)或其他封閉除草劑,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層藥膜以抑制雜草生長,預防苗期菌核病的發生。
1.1.3 苗期“一調三抗”技術 在油菜菌核病重發區,尤其是花前油菜菌核病發生較重的區域,采用植保無人機等高效噴霧器械在油菜苗期噴施碧護8000~10000倍液或阿泰靈1000倍液,調節油菜生長平衡,提高植株免疫力,增強油菜抗病、抗蟲、抗逆能力,預防苗期菌核病的發生。
1.1.4 花期“一促四防”技術 在油菜盛花初期,利用植保無人機噴施25%咪鮮胺(40~60mL/667m2)、硼肥、磷酸二氫鉀等混合藥劑,防治菌核病、防花而不實、防早衰、防高溫逼熟,促進油菜后期生長發育。
1.1.5 秸稈(菌核)快速腐解技術 在收割機上安裝噴霧施藥裝置,對油菜秸稈噴施棘孢曲霉、盾殼霉等復合型生物菌劑,加速秸稈和菌核腐解,一方面減少田間菌源物數量,另一方面培肥地力,提高后茬作物產量。
根據栽培模式的不同,分為移栽田油菜根腫病綜合防控技術和直播田油菜根腫病綜合防控技術。
1.2.1 無病苗移栽油菜根腫病綜合防控技術 平整苗床,在苗床表面將可降解的蜂窩狀紙質育苗筒(直徑6cm×高8cm)展開,育苗筒內填80%無菌土,用無菌水淋透再播種,種子上覆蓋一層無菌土,苗齡25~30d移栽大田。移栽前每667m2施45%三元復合肥30kg作底肥,移栽時每株油菜根部施3g左右石灰氮。移栽密度為3000株/667m2。
在病害較輕和人工缺乏的地方,可以進行苗床土壤消毒育苗。先將苗床土壤整細、表面平整,用1500倍科佳噴霧均勻處理苗床土壤,用水量以表層15cm土壤充分濕潤為宜,播種要稀,出苗后經常間苗,保證油菜苗葉片不重疊為宜。播種后30d左右進行移栽,移栽時淘汰根部被侵染的幼苗,移栽田每667m2施45%三元復合肥30kg和10kg石灰氮作底肥,移栽后用2000倍科佳液灌根。
1.2.2 直播油菜根腫病防治技術 每667m2用種量200g左右,15mL科佳和15mg胺鮮酯配100mL藥液,將種子放在藥液中拌種浸泡1~2h,取出種子晾干播種。將5kg石灰氮與45%三元復合肥30kg混勻施到大田作底肥。直播密度為2萬~2.5萬株/667m2。
全國油菜菌核病、根腫病發病區。
施用封閉除草劑時,應根據土壤墑情決定對水量,推薦30~60kg/667m2。干旱不利于藥效發揮,遇雨或田間有積水時容易發生藥害。
采用植保無人機噴施化學農藥時,一般每667m2藥液用量500~1000mL,藥液濃度較高,容易產生藥害,因此在選擇農藥時一定要慎重。同時,植保無人機的霧滴粒徑較小,為保證防治效果,建議向藥液中添加噴霧助劑,以提高霧滴的高濕潤性、抗揮發性、強滲透性、擴展性以及耐雨性等。
根腫病的防治重在預防,一旦作物遭到病菌侵染再用藥就毫無防治效果,因此在有根腫病發生的田塊必須注重預防,提前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