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范圍內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發病率逐年升高。由于兒童和青少年的高血壓多數為輕度,且常常缺乏自覺癥狀,故極易被忽視。本期約請浙江大學醫學院附屬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黃先玫教授撰文“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診斷與健康管理”。她對近年來國內外相關文獻及指南作一總結歸納,以提高臨床對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篩查與診治的重視度,進而提高中國兒童和青少年高血壓知曉率、治療率和控制率,減少高血壓導致的靶器官損害。歡迎閱讀。
陰莖海綿體平滑肌功能障礙與線粒體功能障礙之間存在密切聯系。長期高血糖環境會使線粒體的功能發生變化,從而嚴重損害陰莖海綿體平滑肌伸縮、舒展等生理功能。當三磷酸腺苷(ATP)合酶出現功能障礙時,線粒體產生的ATP大量減少,會導致穩態失衡,使人體出現一系列疾病,其中包括勃起功能障礙。到目前為止,ATP合酶與糖尿病勃起功能障礙之間的關系尚不清楚。溫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武志剛等的“ATP合酶在糖尿病大鼠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細胞病變中的作用機制”,通過大鼠體內及體外實驗證實,高糖狀態會導致陰莖海綿體纖維化,促進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細胞凋亡。通過線粒體ATP合酶的上調,可以抑制轉化生長因子β1途徑,改善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纖維化程度,恢復平滑肌的功能,促使陰莖勃起功能得到改善。
雌激素在非酒精性脂肪肝的發生、發展中可能具有一定的作用,但目前關于低水平雌激素導致脂肪肝的機制尚未清楚。有學者認為,肝臟脂質代謝失調是非酒精性脂肪肝發展的先決條件。水通道蛋白7(AQP7)是一種水-甘油轉運蛋白,與成人肥胖癥關系密切。浙江省人民醫院傅曉華等“雌激素對人肝癌HepG2細胞脂肪變性的作用及AQP7表達的影響”,結果顯示雌激素能抑制油酸誘導的HepG2細胞脂肪變性,其機制可能與雌激素能上調AQP7表達有關。
海馬神經元與機體多種神經系統功能密切相關,抑制海馬神經元損傷對改善缺血性腦損傷患者的臨床癥狀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白芍總苷為毛茛科白芍屬植物白芍的活性成分,能改善大鼠認知障礙并調節海馬神經因子。中國人民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六醫院李紅霞等“白芍總苷抑制局灶性腦缺血大鼠海馬神經元損傷的機制研究”表明,白芍總苷能調控凋亡相關蛋白表達,抑制氧化應激和炎癥級聯反應,這些作用可能是其抑制局灶性腦缺血后海馬神經元損傷的重要機制。
在腦缺血、缺氧條件下,腦血管內皮細胞易發生損傷或壞死,再灌注損傷后往往導致腦缺血后二次損傷。如何防治腦血管再灌注損傷是當前腦卒中的研究熱點和難點。干細胞因子與其酪氨酸激酶受體構成的通路參與細胞活性功能調節,對缺血、缺氧組織具有保護作用。麗水市中心醫院陳思瑩等“干細胞因子抑制糖氧剝奪誘導的人腦微血管內皮細胞內質網應激性凋亡的研究”闡述了干細胞因子對腦血管缺血再灌注損傷的作用機制,結果顯示干細胞因子對糖氧剝奪誘導的人腦微血管內皮細胞損傷具有抑制作用,其分子機制與抑制腺苷酸激活蛋白激酶介導的內質網應激性凋亡有關。
本期還刊登了“線粒體融合蛋白2在姜黃素減輕膿毒癥小鼠淋巴細胞凋亡中的作用”“冰片對替莫唑胺抗大鼠腦膠質瘤促進作用的研究”“結直腸癌組織miR34a啟動子區甲基化狀態的臨床意義探討”等其他精彩內容,歡迎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