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喜文 裴剛
摘要: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不同學科之間不斷交叉與滲透,機電一體化將隨著微電子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迅速發展及其向機械工業的滲透逐漸形成并不斷完善,并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各種技術相互將越來越融合,未來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將會更加的深化與進步。本文簡述了其在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及其發展趨勢。
關鍵詞:機電一體化;智能;技術;應用
1控技術的特點化
1.1精確快速高效,對于機械制造而言,由于涉及到的知識以及細節較多,精確、快速和高效是一直以來制造工作期望達到的目標。而數控技術中融合了高科技芯片以及強大的中央處理器,可以有效保證機械制造中的所有要求都能夠得到滿足,并且輔助改善機床自身的動態特性和靜態特性,使機床自身的制造效率以及精準度進一步的提升。
1.2彈性化,彈性化產生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其一。針對數控系統的彈性化設
計處理,通過相應用戶需要,設定具有自身特點的功能性,同時其涉及的范圍較廣,可以保證其操控的整體性;其二,群控系統的彈性化,在同一群控系統當中可以應急不同的生產需要,針對物料以及信息的傳播進行相應的調整,這樣可以是群控系統自身同一化的優點最大程度的發揮。
1.3工藝復合性和多軸化,一般按照統一的系統設定,對相應的生產和加工程序進行調整,針對各個機床生產之間的配合隋況,可以利用數控機床工藝復合的形式,對其生產和加工以減少各個機床之間的配合工作時間,能夠有效的提升生產效率。
1.4實時智能化,傳統的實時系統設定較為理想化,對其相關的運作以及調整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而利用人工智能可以完成較為理想化的施工形態,可以有效的減少施工的時間。并且利用科學技術與人工智能結合在一起的方式,可以充分的完成人類的各種行為,可以大大的減少人員的使用。隨著科學技術與人工智能的配合發展,對于當前的機械制造而言,其應用更加的實用化,并且隨著專業人員的不斷研究,是其技術更加完善。
2 機電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2.1 智能化控制技術
由于器械制造具有大型化、高速化和連續化的特點,傳統的控制技術已不能滿足需要,因此采用智能控制技術替代傳統的技術。智能控制技術主要包括專家系統、模糊控制和神經網絡等,智能控制技術廣泛應用于機械制造的產品設計、生產、控制、設備與產品質量診斷等各個方面。
2.2 分布式控制系統
分布式控制系統采用一臺中央計算機指揮若干臺面向控制的現場測控計算機和智能控制單元。分布式控制系統可以是兩級的、三級的或更多級的。利用計算機對生產過程進行集中監視、操作、管理和分散控制。
2.3 開放式控制系統
開放控制系統是目前計算機技術發展引出的新結構體系概念。“開放”意味著對一種標準的信息交換規程的共識和支持,按此標準設計的系統,可以實現不同廠家產品的兼容和互換,且資源共享。
2.4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
機械制造的CIMS是將人與生產經營、生產管理以及過程控制連成一體,用以實現從原料,設計、加工到產品發貨的整個生產過程全局和過程一體化控制。目前機械制造已基本實現了過程自動化,但這種“自動化孤島”式的單機自動化缺乏信息資源的共享和生產過程的統一管理,難以適應現代企業生產的要求。
2.5 現場總線技術
現場總線技術(FiedBusTechnology)是連接設置在現場的儀表與設置在控制室內的控制設備之間的數字式、雙向、多站通信鏈路。采用現場總線技術取代現行的信號傳輸技術,就能使更多的信息在智能化現場儀表裝置與更高一級的控制系統之間在共同的通信媒體上進行雙向傳送。
2.6 交流傳動技術
傳動技術在機械制造中起作至關重要的作用。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和微電子技術的發展交流調速技術的發展非常迅速。由于交流傳動的優越性,電氣傳動技術在不久的將來由交流傳動全面取代直流傳動,數字技術的發展,使復雜的矢量控制技術實用化得以實現,交流調速系統的調速性能已達到和超過直流調速水平。
3 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趨勢
3.1 數字化
微控制器及其發展奠定了機電產品數字化的基礎,而計算機網絡的迅速崛起,為數字化設計與制造鋪平了道路。數字化要求機電一體化產品的軟件具有高可靠性、易操作性、可維護性、自診斷能力以及友好人機界面。數字化的實現將便于遠程操作、診斷和修復。
3.2 智能化
即要求機電產品有一定的智能,使它具有人一樣的邏輯思考、判斷推理、自主決策等能力。例如在CNC數控機床上增加人機對話功能。隨著模糊控制、神經網絡、灰色理論、小波理論、混沌與分岔等人工智能技術的進步與發展,為機電一體化技術發展開辟了新天地。
3.3 模塊化
機電一體化產品種類和生產廠家繁多,研制和開發具有標準機械接口、動力接口、環境接口的機電一體化產品單元模塊是一項復雜的工作。如研制具有集減速、變頻調速電機一體的動力驅動單元;具有視覺、圖像處理、識別和測距等功能的電機一體控制單元等。這樣,在產品開發設計時,可以利用這些標準模塊化單元迅速開發出新的產品。
3.4 網絡化
遠程控制終端設備作為機電一體化產品,現場總線和局域網技術使家用電器網絡化成為可能,利用家庭網絡把各種家用電器連接成以計算機為中心的計算機集成家用電器系統,使人們在家里可充分享受各種高技術帶來的好處,因此,機電一體化產品無疑應朝網絡化方向發展。
3.7 集成化
集成化既包含各種技術的相互滲透、相互融合和各種產品不同結構的優化,又包含在生產過程中同時處理加工、裝配、檢測、管理等多種工序。為了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生產的自動化與高效率,應使系統具有更廣泛的柔性,使其性能最優、功能最強。
3.8 帶源化
機電一體化產品自身帶有能源,如太陽能電池、燃料電池和大容量電池。由于在許多場合無法使用電能,因而對于運動的機電一體化產品,自帶動力源具有獨特的好處。帶源化是機電一體化產品的發展方向之一。
4 結束語
隨著時代的發展,科學技術不斷進步,各種新理論、新技術不斷涌現,各學科相互融合進一步深入,機電一體化技術的發展空間也將越來越廣闊。
參考文獻:
[1]余震,曾曉雁.CCD傳感器在工業測控中的應用現狀及展望.計算與測試技術,2002(3)
[2]張以謨,井文才,葛寶臻.電信息技術的某些發展前沿.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0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