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元廣
摘要:專業建設是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和滿足學生就業需要的客觀要求。當前要“以就業為導向,以立足地方經濟建設為目標”構建有特色的應用化學專業為目標。本文重點從應用化學行業專業現狀出發,介紹了應用化學行業的發展歷史現以及狀。
關鍵詞:應用化學;發展前景;現狀
應用化學是化學與其他自然科學和技術相互交叉滲透所形成的一門應用學科。應用化學專業培養的學生是應能適應21紀需要的“基礎厚、口徑寬、能力強、素質高”的有創新能力的人才。我們根據國家教育部的新專業目錄規定,提出了切合實際的培養目標和基本培養的規格,確定了專業發展的方向,并采取積極可行的措施進行專業建設,使應用化學專業成為浙江省乃至全國的名牌專業。[1]
1 應用化學專業現狀
東北農業大學理學院應用化學專業是一個相對年輕的專業,2002年開始招收第一批應用化學科專業,校內外實習基地缺乏。至今有4屆畢業生和在校4個年級學生。經過幾年來對應化專業的實踐和研究,發現目前應用化學專業的實踐教學存在如下問題:
(1)專業實驗內容陳舊,新的方法及儀器設備沒有得到應用。
(2)大多數實踐教學課程都是借鑒其他院校而設置的,實踐教學大綱 “大無綱,虛而粗”,課程實習內容根據具體情況設定;
[2](3)實習基地是從無到有,處于建設初期,學生人數眾多,難于完成深入的生產實習;
(4)實習時間集中在大3和大4,實習時間短,缺乏連貫性和持續性。基于上述問題,我們提出了建立多元化的實踐教學模式,充分發揮學生在實習教學中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性,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3]
2 應用化學行業發展史
應用化學還是根據化學的基本理論和方法,對工業生產中與化學有關的問題進行應用的基礎理論和方法以及實驗開發研究的一門科學。應用化學的研究范圍涵蓋了整個化學領域,融化學理論和實踐于一體,并與多門學科相互滲透,在推動科學技術的進步中顯示出生機勃勃的活力。應用化學研究的方向按研究的對象來分可包括無機化學品化學、冶金化學、石油化學天然氣化學、精細化學品化學、材料化學、應用有機化學、食品化學、能源化學、光源化學、海洋化學、環境化學、地球化學、生物化學、藥物化學等。[4]
我國在“六、三、三、四”學制建立后,應用化學陸續轉入化學系或化學工程系。1952年年我國學習蘇聯的學制進行了廣泛的院系調整,應用化學已不再作為一個專業,不過名稱仍然保留,如北京師范大學設有應用化學教研組,原東北工業部工業研究所改名為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等。
1958年后,同濟大學等校又相繼開辦了應用化學專業。1961年頒布的“高教六十條”中確定綜合大學設化學、放射化學、高分子化學、應用化學和海洋化學5種化學類專業。當時全國400多所大學中有綜合大學31所,設化學、應用化學等40多個專業點。“文化大革命”期間,我國教育受到嚴重摧殘,直至1979年才逐漸恢復。同濟大學、上海化工學院(現名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又恢復或開辦了應用化學專業。國教育受到嚴重摧殘,直至1979年才逐漸恢復。同濟大學、上海化工學院(現名華東理工大學)、天津大學等院校又恢復或開辦了應用化學專業。
隨著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對應用性人才需求的增加,1987年在國家教委修訂的全國理科專業目錄中,在化學學科中增設了應用化學、材料化學、環境化學、食品化學等應用性和邊緣交叉學科專業,保留了放射化學和海洋化學,這樣化學共設有7個專業。在教學改革過程中,有80多所大學設有應用化學和化學類專業共16種,專業點120個,年招生量約5000人。應用化學類(包括材料化學、環境化學、食品化學、海洋化學、放射化學)的招生人數由1979年的9.7%增加到1989年的41.8%。
應用化學不僅是開發基本化工原料、無機材料、有機精細化學品、高分子材料等的基礎,而且在工農業生產、海洋開發、航天航空、信息產業、環境保護、生物工程、國防建設以及日常生活中都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5]
3 結束語
由于化學工業分類甚多,有材料、生化、環工、觸媒、程控與模擬等工業,因此,社會對于應用化學人員的需求不容小覷。一家公司或工廠從廠區、設備的建立,到周邊環境的維護,甚至是化學藥品的使用與安全維護,都是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能勝任的。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可擔任制程工程師(材料學科)、廠務工程師(工程安全)。從目前高科技化工產業來看,化工行業的就業市場對于應用化學專業畢業生的需求越來越強烈。[5]應用化學專業在將來將會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前景。
參考文獻:
[1]曹穎.提高高校公共選修課教學質量的幾點思考[J].林區教學,2006,(1-2):14.
[2]遠坂俊昭.鎖相環(PPL)電路設計與應用[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5.
[3]張厥盛,鄭繼禹,萬心平.鎖相技術[M].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出版社,2009.
[4]李臨生.應用化學的歷史及其意義[J].大學化學,1999,(14-6):55.
[5、6]蘇立強.應用化學專業定位分析[J].高師理科學刊,2007,(2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