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瑜婷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沒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沒有文化的繁榮興盛,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激發全民族文化創新創造活力,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如何把文化建設與基層黨的建設有機結合,充分發揮文化凝聚、引導、規范、約束、激勵等功能,用先進理念來教育人,用大家喜聞樂見、易于接受的形式吸引人、感染人。通過多途徑、多渠道、多手段、多層次的文化建設,讓黨員干部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得到啟迪,從而增強基層黨建工作的生命力和活力,這已成為基層黨建工作一種新的嘗試。
一、商務黨建文化建設概況
為了充分發揮文化的引領和促進作用,去年以來,市商務局黨委把文化建設作為加強黨建、推動工作的重要抓手,以“創理念、聚合力、促發展”為主題,在全市商務系統創新開展了商務黨建文化建設,將職業道德建設、企業文化建設寓于黨建先進文化內涵中,力爭在全市商務系統形成富有感召力和影響力的文化價值理念,不斷增強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促進商務事業健康有序發展,為張家港市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持。
為使商務黨建文化建設順利推進并取得實實在在的效果,商務局黨委圍繞學習文化、服務文化、團隊文化、愛心文化、制度文化五個方面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積極營造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圍,凝聚黨組織力量,激發黨組織活力。
一是建設學習文化,樹立創新理念。局黨委以創建“書香機關”為載體,為機關干部職工集中辦理市圖書館的借書證,開展“強素質、提能力、促發展”主題讀書活動和“我心目中的現代化”主題征文比賽,培養和提高機關人員的學習能力。組織企業開展多層次的業務培訓,加速提高了員工的綜合素質。
二是建設服務文化,樹立敬業理念。在機關,深入開展機關干部下基層和“三訪三送”活動,動員全體干部職工深入鎮村、社區和企業走訪調研,解難題、辦實事、促發展;在企業,組織職工參加蘇州市商貿行業女營業員技能競賽,開展“金牌刀手”、“禮儀走秀”競賽,提升職工服務技能和水平。在全系統開展“每周一星”展示活動和“十佳服務明星”評選活動,推動商務行業改進工作作風、提升服務效能、樹立良好形象。
三是建設團隊文化,樹立團結理念。局黨委以身作則,堅持集體領導、分工負責的原則,涉及人、財、物的各項重大決策,都堅持召開民主生活會專題研究、集思廣議,不搞一言堂,充分發揮一班人的整體優勢。組織開展“我為商務發展獻一策”活動,廣泛發動系統黨員干部建言獻策,調動了黨員干部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主動性,充分激發了職工隊伍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是建設愛心文化,樹立奉獻理念。在全系統開展“愛心傳遞”志愿活動,組織干部職工積極參與“愛滿港城”慈善捐款;在社區設立“巾幗志愿者服務基地”,定期為孤寡老人、困難家庭上門服務;號召系統職工踴躍參加“文明交通志愿執勤”服務和“奉獻愛心、關愛生命”無償獻血活動;局機關與鳳凰鎮高莊村結對開展“幫困助學”活動,國際購物中心在貴州捐贈100萬元建成2所“張家港希望小學”,圓貧困學生上學夢。
五是建設制度文化,樹立規范理念。在局機關建立了周例會和月例會制度、崗位責任制、首問負責制、服務承諾制、限時辦結制等各項工作制度,完善了人事、財務管理等各項內部管理制度,逐步建立以制建章、以章定規、以規辦事的管理運行機制。協助企業對現行制度和機制進行了一次認真梳理,提高了工作和服務效能。
二、商務黨建文化建設取得的成效
商務局黨委通過以文化蓄內力、催動力、聚合力、激活力,推動學習型、服務型、和諧型、創新型機關建設,促進各項商務工作取得了顯著成效。
1.推動了基層黨組織建設。自開展商務黨建文化建設以來,商務系統形成了“干事創業有熱情、為企服務有真情、助推轉型有激情、爭創一流有豪情”的商務精神,各黨支部和部分優秀的干部職工先后獲得多項上級榮譽,生命力和活力進一步增強。其中,商務局和國際購物中心獲評蘇州市文明單位,商務局駐行政服務中心商務窗口先后獲評“市行政審批系統先進集體”和“十佳群眾滿意窗口”、“十佳巾幗文明示范崗、”“十佳青年機關文明號”等榮譽稱號。國際購物中心被評為“蘇州市非公企業黨建示范單位”,公司董事長蔡小桃獲評“全國五一巾幗標兵”榮譽稱號;商業大廈黨支部被評為“張家港市非公經濟和新社會組織‘五好黨組織”;第一人民商場董事長徐彩君被評為全市優秀共產黨員,公司的百貨事業部正積極爭創“張家港市先鋒團隊”,等等。
2.提升了系統整體形象。文化能夠產生向心力和凝聚力,把文化寓于黨建工作中,有效提升了商務系統的和諧度。一方面,促使商務局機關進一步改進了工作作風,全局上下大興“主動服務、創新服務、盡責服務、高效服務、廉潔服務”之風,堅持做到“第一時間參與項目談判、第一時間完成項目報批、第一時間將政策資金送到基層和企業”,積極探索業務流程再造,提高工作效率;主動赴企業走訪調研,不斷強化市場監管和執法檢查力度,切實為企業和群眾解難題、辦實事,顯著提升了機關服務效能,樹立了“商務一家、服務更佳”的良好機關形象。另一方面,也提高了企業的社會責任感。系統各企業均能積極參與全市的文明城市創建工作,為我市爭創“全國文明城市三連冠”做出了重要貢獻;還踴躍參與社會公益事業,以實際行動回報社會,主動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如國際購物中心不僅設立了“慈善基金”、“國際購物中心助學基金”等,援助困難員工和貧困大學生,還在貴州省石阡縣和江口縣分別捐贈了兩所“張家港希望小學”,資助貧困山區的孩子求學。第一人民商場和商業大廈積極參與“愛滿港城”慈善捐款活動,為港城困難群眾奉獻愛心。
3.促進了商務經濟發展。商務黨建文化建設的開展,激發了商務系統廣大黨員和干部職工奮發向上、奮勇拼搏、奮力爭先的內生動力,推動了全市商務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2018年,我市完成利用外資3.95億美元;實現進出口總額364.67億美元,同比增長13.48%;新批境外投資項目32個、中方投資額4.75億美元;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605.87億元,同比增長6.4%。系統各企業的經濟效益也逐年提升,尤其是三大商場的銷售額穩定,產業規模日益擴張,由百貨商場發展到連鎖超市、放心早餐等多個行業,稅收貢獻度也不斷加大。
三、深入推進商務黨建文化建設的思考
實踐證明,黨建文化建設是踐行黨的宗旨、堅持黨的群眾路線的嶄新載體,是新時期加強黨的自身建設的一個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徑,對于加強黨的干部隊伍建設,提高政府機關的工作效率和服務水平,推進黨的基層組織建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今后,商務局黨委將堅持做到“三個結合”,把文化建設、黨的建設與業務工作結合起來,深入推進商務黨建文化建設,用先進文化占領黨員干部的精神文化陣地,打造一支素質優良、管理科學、執法規范、服務滿意的黨員干部隊伍。
一是堅持“黨建工作與企業文化建設”相結合。要通過在企業舉辦專題講座、上黨課、參觀學習、對困難黨員和職工幫困送溫暖等形式,加強黨員教育,使之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大力開展“服務標兵”評選、崗位技能競賽等活動,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引導企業文化建設健康發展。
二是堅持“黨建文化與職業道德建設”相結合。要將職業道德建設融入黨建文化建設中,通過在全系統開設“道德講堂”,發動企業創建“群眾滿意的窗口單位”、“百城萬店無假貨示范單位”、“誠信企業”,加強機關黨員勤政廉政、反腐倡廉教育等形式,引導全體黨員干部加強道德修養,錘煉道德品質。
三是堅持“創新發展和建立長效機制”相結合。要持續推進黨建文化創新,用黨員和職工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設計、策劃和開展各項黨建活動;通過座談、問卷調查等形式,搭建溝通和交流平臺,不斷提高黨建文化建設水平。同時,注重把黨建文化建設的好做法、好經驗,以制度形式固定下來,不斷完善制度體系,形成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