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科技館作為公益性的科普教育場所,以其較強的互動性、主觀能動性為傳播方式將科技面向于公眾,使公眾生活與科技發展的關系更加密切。本文通過研究和分析,闡述了科技館在提高全民科學素質中的作用,分析了科技館展品開發的現狀和科技館展品開發的方向,并以開發水利工程展品為例,對科技館展品的開發方向進行了構建與論述。
關鍵詞:科技館;展品開發;水利工程展品
0前言
我國現階段正處于建設創新型國家的攻堅階段,科技創新技術對人民、產業和社會發展起著深刻影響地作用。科技館是一種以展覽教育為主要功能的公益性科普教育機構,是實施科教興國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提高全民科學素養的重要陣地,主要以常設展覽和短期展覽為載體,通過互動參與的展品及相應的教育活動,以激發科學興趣、啟迪科學觀念為目的,對公眾進行科普教育。展品是科技館展開科學教育的核心載體,其質量和水平直接體現科學教育的效果。質量和水平綜合體現在三大方面,一是先進的展覽教育理念,即:展品內容和形式是否能達到對觀眾良好的教育和啟發的效果;二是長期可靠穩定運行,即:展品質量能否經受觀眾的長期操作而堅固耐用;三是與時俱進自主創新,即:不斷更新和創新科技館的展品來滿足公眾的知識需求。實現對科技館展品未來開發方向的探索是保障科技館展品質量和水平的基礎,對于提高科技館展覽教育效果,促進全民科學素質提升具有重要意義。
1 研究科技館的背景
在當今時代,科技創新對經濟社會的影響日益增強,我國對科技教育的普及也愈來愈看重,在面對全球新技術革命帶來的挑戰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提高民族自主創新能力已經成為我國國家發展的核心戰略。黨的十八大提出“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提高全民科學素養”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要基礎。加強科普事業發展,提高全民科學素質已成為新時期推動我國經濟社會較快發展、國家綜合實力快速提升不可或缺的重要工作。科技館作為我國科普教育的重要基礎設施,其以互動式、體驗式展品為重要傳播手段的啟發式科普教育方式深受廣大公眾喜愛,在科學知識的普及、科學方法的倡導和科學精神的弘揚上發揮著獨特的作用。面對新時期國家對科普工作的新要求,我國科技館發展已進入體系建設的新時代,以實體科技館、流動科技館、科普大篷車以及數字科技館組成的“四位一體”中國特色現代科技館體系,是立足國情,具有世界一流輻射服務能力和公眾覆蓋能力的公眾科普文化服務體系。
2 對科技館的分析
2.1科技館展品開發的現狀
我國科技館事業起步晚,展覽展品研發基礎相對薄弱。在科技館發展初期,我國科技館的展品多數展品是從世界科技館經典展現中優選的。20世紀末建成的中國科技館二期,在展品設計上跟隨世界科技館的發展走向,吸取國內外優秀設計理念,開始嘗試自主創新。新時期,我國科技館事業快速發展,科技館的數量和規模迅速增長,科普展教能力得到較大發展,社會效益明顯增強。近年來,我國科技館事業一直處于建設、發展的高潮期,數量、規模快速增長,觀眾量大幅度增長,社會效益明顯增強,科技館已成為全國各類科技博物館中觀眾總量和平均觀眾量最多的場所。這種互動體驗的科普教育形式得到越來越多公眾的喜愛。雖然我國的科技館建設得到加大的發展,但因為起步較晚,整體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一定的差距。展覽展品的開發基礎還相對薄弱,大多數展品是在模仿、復制國內外科技館的成熟展品,創新研發能力不強,因此我國科技館展教資源質量和水平還不能滿足我國公眾急劇增長的科普需求。
2.2科技館展品開發的需求因素
一方面是我國正處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的關鍵時期,面對在科技創新的促進下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國將建設創新型國家作為重要發展目標。公眾科學文化日益成為各政府和國際組織關注的問題,它從根本上決定著一個國家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的提升。提高公眾科學文化素質是增強公眾科學文化素養和創新能力、促進人的全面發展的基礎工程,是建設創新型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舉措。另一方面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社會也發生急劇的變化,公眾面臨著知識爆炸和個人知識能力短缺的困擾,科技文化的盛行極大的刺激了公眾對科技知識的渴望。由于自然災害、公共衛生時間和社會安全事件等突發事件多發,公眾開始通過獲取相關科普知識的手段來加強和提高自身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而這一過程必然會產生更加廣泛、多樣的科普產品需求。
2.3以水利工程展品為例開發的原因
現今我國國內的科技館無論規模大小,基本上是以力學、電磁學、光學、聲學、數學、地球、生命、信息、能源、材料、交通、航天、環保等為常設展覽基本展示內容。各館展示的展品高度雷同,缺少本地特色,也無專業特色。近年來,由于我國備受水利問題的困擾,例如:農村生活用水問題、農田用水問題和農村、城市防洪防旱等自然災難問題的發生,嚴重影響到公眾的生活和社會的穩定發展,如何治理和解決這些問題,也是備受公眾的關注,因此以水利工程為研究與開發的項目也是我國著重關注的科學領域。然而我國的科技館的展覽展品中水利工程這方面的展品卻存在著巨大的空缺,對公眾在水利工程這一知識層面的普及極少,顯然傳統的科技館展品種類及科普知識層面已不能滿足公眾的需求,公眾更需要的是我國自主創新的,充滿民族時代特色的展品,因此開發水利工程展品的開發也是科技館自我更新和發展的一個契機。
3科技館展品開發方向的論述
3.1創意策劃
對于科技館展品開發來說,創意策劃是對展覽展品設計構想的解讀。當前各地科技館建設如火如荼,但總體來說,目前展品形式普遍單一,設計創意不足,多數是在模仿、復制國內外科技館的成熟展品,絕大多數的所謂“創新展品”,或僅是對成熟展品進行外觀和表現形式上的局部改進,或是首次將國外的新展品在鍋內加以仿制。展品開發制作多是簡單模仿,雷同情況嚴重,所以業內有“千館一面”之說。展品的創意策劃是如何設計展品的表現形式來展示科學內涵,是以科技知識(包括科學思想和科學方法)為基礎,立體直觀、生動形象、通俗易懂和深入淺出的通過展品表現科學內容。而優秀的展品創意的形成是非常困難的,只有具有足夠扎實的科學素養,熟悉科學教育和傳播規律、善于觀察生活和擁有創新思維并具有強烈的責任感的人,才能創新出優秀的展品。
3.2技術設計
展覽展品的技術設計包括:展品的機械設計、電控設計、多媒體設計等。技術設計對展品實現給予技術支持,然而我國的科技館發展不均衡,只有少數幾家大型科技館具備展品開發隊伍和研發能力,多數科技館目前還缺少展品技術人員,但是多數技術人員視野受限,對技術規律的總結不夠,技術水平不夠高,整體來說技術人員的職業素質有待提高,需要利用市場機制、激勵機制提高設計人員的能動性和水平,利用服務機制實現技術的相互帶動和資源共享,促進展覽展品行業的整體水平的提高。
4總結
根據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提出,我國科普事業的快速發展,科普場館建設進入高峰,但是我國科技館展品開發方向尚處于起步階段,急需探索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在結合創新發展的目標和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的要求下,利用對水利工程展品開發的分析,提出了對科技館展品開發方向的論述,以期能為新時期我國科技館展品的開發方向提供參考,促進科技館展覽展品開發水平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李博.關于科技館展示手段發展方向的思考[J].學會,2018(07):51-55.
[2]馮帥將,劉衛莊,洪先亮,李璇,仝文浩,吉勝旺.中國流動科技館創新科普展品特點探討——以展品汽車雨刮器設計為例[J].科協論壇,2018(05):30-31
[3]佘協元,楊玉娟.科技館展品開發標準研究探索——以展品設計管理環節為例[J].廣東科技,2018,27(02):86-88.
作者簡介:宋俊梅(1972.09--)性別:女 陜西省榆林市人,大學學歷,專業:水利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