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霞
摘要:檔案是一種實際活動的真實記載、記錄,關系著歷史的發(fā)展,文化館中的檔案主要指的是社會文化活動的記錄,對社會文化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而群眾文化檔案多來自于民間,是對我國歷史文化發(fā)展的記錄和見證,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收藏和應用價值。本文主要對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價值進行具體的分析。
關鍵詞: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價值
近年來,隨著我國群眾文化的發(fā)展,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數量不斷的增多,同時其藝術價值也逐漸的凸現(xiàn)出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對群眾文化活動的記錄,能夠真實的反映出不同時期的群眾藝術工作情況,同時具有較強的文化藝術作用。通過對文化藝術檔案的收藏和管理,有利于在藝術交流、創(chuàng)造以及研究等多方面的應用和服務,同時這些檔案具有不可再生性,因此必須要加強對文化館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價值的分析,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對策。
一、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價值分析
(一)文化藝術傳承的載體
群眾文化藝術檔案是對藝術文化活動的真實記錄,對我國諸多藝術形式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記錄和借鑒作用,有利于當代以及后代對文化藝術的研究和參考。同時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相對于其他的檔案形式來說,形式具有多樣化特點,管理方式更便捷。群眾文化檔案的表現(xiàn)形式包括文字、實物、影像、錄音等方式。
(二)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
藝術在文化事業(yè)發(fā)展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藝術的發(fā)展情況也直接決定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因此做好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工作對我國群眾文化的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藝術檔案本身具有多樣性和真實性的特點,因此在發(fā)展過程中對價值性以及真實性的要求更高。此處所指的真實性是在檔案管理以及資料整理過程中必須要保證真實性,使群眾文化檔案的記錄都是群眾文化生活的真實體現(xiàn)。這樣才能夠保證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真實價值,才有利于以后研究提供參考[1]。同時在多樣性特點方面,主要表現(xiàn)的為檔案形式的多樣性,從理論方面分析來看,群眾文化藝術活動對藝術檔案的形式具有直接的影響,從曹縣群眾藝術文化方面的類型來看,包括戲曲藝術、攝影藝術、文學藝術以及舞蹈藝術、民俗藝術等多種藝術形式,這些不同性質的藝術形式通過圖像、聲像、文字等方式為載體進行記載和表現(xiàn)。而這些多種形式的藝術內容也為后期的藝術研究和創(chuàng)新提供有效的發(fā)展素材,對我國藝術的發(fā)展具有重要創(chuàng)新和推動作用。
(三)體現(xiàn)健康的民族精神
藝術文化的創(chuàng)作來源于生活,同時又高于生活,因此在群眾文化藝術活動中很多都是對生活的反映。大部分群眾文化藝術活動都是通過在實踐過程中獲得靈感,同時這些靈感也推動群眾不斷的進行文藝創(chuàng)作,進行形成群眾文化藝術形式。同時群眾文化活動本身存在一定的規(guī)則,在群眾文化活動創(chuàng)作中,能夠使創(chuàng)作的內容與我國社會的背景和時代的發(fā)展具有緊密的聯(lián)系性。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建設對弘揚民族精神具有重要的作用。群眾文化活動創(chuàng)作中,創(chuàng)造人員必須要結合我國的國情進行創(chuàng)作,并注重對時代發(fā)展脈搏的把握,以愛國主義情懷為基礎,加強對您足精神的傳揚,進而為我國群眾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提供有利的精神動力[2]。比如曹縣“圓夢e裳”的戲曲創(chuàng)作,就是把握時代脈搏的一種創(chuàng)作形式,能夠體現(xiàn)出我國當代的科技發(fā)展,弘揚我國當前的科技實力,對提升群眾的愛國信念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時從另一方面來看,群眾文化藝術是對歷史的見證和藝術的載體,因此并非所有的群眾文化藝術都是一種高雅的藝術形式,這些藝術的質量良莠不齊,因此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工作人員在檔案的管理中必須要對檔案的價值和文化作用進行考核分析,保證在檔案管理中要取精華,去糟粕,所有的文化檔案內容都能夠凸顯出我國健康的文化精神。比如曹縣老年人合唱團演奏的《黃河大合唱》中,內容主要是對中華民族歷史以及人民堅強不屈精神的歌頌,是對殘暴的控訴以及災難的痛斥,通過這種音樂的形式號召,鼓勵中華兒女團結一心,共同奮斗。雖然當前我們處于和平的年代,但是這種民族的凝聚力仍然是最需要的。
二、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對策
首先,文化館必須要提升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意識,隨著曹縣文化館免費開放政策實施后,文化館的活動量不斷的提升,導致文化館對檔案收集和管理的時間被壓縮,重視度也逐漸的降低,很多群眾文化活動結束后,所有的活動也隨著結束,缺乏檔案整理和保管意識。導致很多民間文化藝術流失,容易造成群眾文化藝術的斷裂。因此文化館必須要加強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重視。
其次,保證檔案歸檔的及時性,重視檔案歸檔的時效。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開展中,包括節(jié)目單、舞臺背景、主持詞以及美術設計等多方面材料的收集,同時在一些大型的演出中還涉及到參演者的管理以及活動策劃書和過程中的攝像以及后期的光盤錄制等,如果在這些材料的收集中缺乏時效性,將會導致藝術檔案的管理真實性降低,導致藝術形式缺乏時效性[3]。
再次,加強對資源的整合,保證群眾文化藝術活動的完整性。藝術檔案的收集是一個團體合作的行為,因此必須要做好各方面的溝通工作,進而保證群眾文化藝術檔案資料的完整性,加強對藝術檔案材料的完善。
最后,注意查缺補漏,對檔案內容進行梳理。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管理并不是在檔案建成后直接封存,而是需要對其進行整理、梳理,對其中存在的不足進行重新收集和補建,保證藝術檔案的完整性,提升群眾藝術檔案的質量。
結語:
綜上所述,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關系著民間藝術的傳承和發(fā)展,本文以曹縣文化局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為例,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的價值進行分析,包括其為文化藝術傳承的載體,有利于促進群眾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以及體現(xiàn)健康的民族精神。同時針對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重要作用分析,對其在管理中應該采取的措施和注意的問題進行總結,為我國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管理工作的健康、有序開展奠定基礎,同時也是對我國傳統(tǒng)文化的傳承。
參考文獻:
[1]賈永玲.群眾文化藝術檔案工作管理的具體措施[J].文藝生活·下旬刊,2018(7):281.
[2]馬紅梅.淺析新時期文化館(站)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管理和利用[J].西藏科技,2017(4):6-7,44.
[3]張成芳.群眾文化藝術檔案的特點及自身價值[J].黑龍江史志,2015(8):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