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宏麗
摘要:國有企業干部的考核工作是一項嚴肅的工作,進行這項工作要求考核人員熟知考核制度和相關規定,在考核的過程中需要做到公平、公正、公開,對干部進行全面的、準確的考核。既要對干部進行客觀的考核,又要盡量提高考核效率。為此,下文首先對當前我國國有企業干部考核工作中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在此基礎上探討其有效的改善措施,以供參考。
關鍵字:國有企業;指標;干部;考核
一、存在的問題
(一)考核指標太理想化
近年來相繼出臺了許多相關的政策和方針,但是都太過于理想化,考核指標是以相關的政策進行制定的,也存在著同樣的問題。第一,有小部分指標不具備普遍性,比如宣傳、組織等部門不能用經濟收益、生產效率等標準進行考核;第二,沒有明確的比重,各項指標的比重分配不明確,在進行考核時存在不確定性和隨意性;第三,沒有具體的指標體系,考核體系影響著考核的準確性,因為沒有明確分值的確定方法,每項指標沒有對應的標準數值,對考核等級也沒有明確的考核指標,因此影響考核結果。
(二)考核主體不科學
根據實際經驗來看,國有企業普遍存在考核主體不科學的現象。第一,因為在確立考核主體的時候,通常都是由上層領導干部擔任考核主體,在考核的過程中,考核信息一般由本身、群眾和同級提供,缺乏實踐考核。第二,人有很復雜的社會關系,在進行考核的時候礙于人情、權力,多會被主觀意志所困擾。第三,在進行考核的過程中,為了不影響考核結果的真實性,通常都是要實行回避制度,但是很多國有企業在考核的過程中并沒有實行回避制度,有些評價主體與被考核者存在某種關系,不予以理會。第四,沒有建立相應的懲罰措施,為了促進考核公平、公正和公開,應該建立相應的懲罰措施,對工作態度不端正、沒有按照章程進行考核工作、違規考核的考核主體進行處罰。
(三)考核結果的運用不充分
考核的目的是為企業發展新一批有潛力、有能力的領導干部,合理運用考核結果,才能體現出考核的意義。根據實際情況來看,考核結果對企業來說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企業不重視考核結果。在實際中,沒有及時對考核中優秀的干部進行獎勵,對行為不良干部進行處罰;對考核結果沒有也不進行公開。沒有充分利用考核結果,影響人才的選拔,不利于人民群眾對領導干部進行更深層次的了解。因此,企業一定要重視考核結果的運用,以便更好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二、相關的完善措施
每年都要進行干部考核,為了考核花費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但是考核仍然存在的許多問題,這些問題降低了考核的公平性,阻礙了企業發現人才、挖掘人才。如何進行更客觀、更科學、更高效的干部考核,需要采取一些相關的措施。
(一)建立考核機制
不同的國有企業,存在的問題和實際情況有所區別,在建立考核機制的時候要根據國家的相關方針,充分體現國家的相關要求,還要結合企業的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建立良好的、科學的考核機制,這個考核機制還必須是可行的。建立考核機制時需要注重建立容錯糾錯機制,容錯糾錯機制的意義在于可以幫助干部緩解心理壓力,在反思教訓中提高認識,通過自我糾錯、他人糾錯的方式,不斷改進,自我提高。有容錯糾錯機制,自然也要有相應的獎勵機制,通過獎勵、鼓勵,勉勵干部、鼓舞干部,給予干部一定的自信心。通過建立考核機制,可以促進干部明確工作底線,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不僅要做到心中有紀律、心中有責任、心中有人民,還要做到堅守原則、敬畏法律。
(二)不斷完善考核標準
制定的考核標準不僅要是科學的、可行的,還要是合理的、完善的,而考核標準并不是一下子就可以建立完善的,需要通過在具體是實際運用中,通過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并解決問題才能加以完善。考核標準在考核干部的工作中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一般的考核標準要包含五個內容,第一是德,德既是人的為人作風,要擁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第二是能,指干部的相關知識和工作能力,不僅要有專業的政治理論,還要有創新、協作、規劃等能力;第三是勤,主要指的是干部的工作態度,簡單來說就是出勤率,干部要嚴格遵守工作紀律;第四是績,指的是工作質量、工作數量已經工作的效率,看干部的工作成效;第五是廉,指干遵守相關的法律法規,不假公濟私。
隨著現代化建設的發展,社會的需求與以前不同了,考核標準已經不僅僅只是以上幾個方面,還要根據時代的發展、社會的發展,豐富考核標準的內容,建立完善更完善的考核標準。第一,根據時代的發展,調整考核的重心,考核的重心需要緊跟上級領導的指示和先進的理念進行調整;對工作態度、工作作風、思想理念等各個方面提出符合時代發展的新要求;第二,考核內容要加入群眾的意愿,國有企業干部的工作原則是一心為民,群眾對干部的工作滿意了、認為合格了,干部工作才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合格,因此,在完善考核標準的過程中需要深入了解群眾的需求、要求和對干部的期望,通過采納群眾的意見,使考核標準更加科學和完善;第三,根據時代的發展、企業的工作重心的調整、企業的目標的變化,考核目標值也要進行調整,使其根據先進性,可以有效的促進企業的發展。
(三)評價主體多元化
評價主體單一性帶來的不良后果是考核結果不符合實際,因為,單一的評價主體往往會有所顧慮,不敢得罪人,在評價的時候不敢得罪權力較大的干部。因此,需要采取多樣的考核手段和多種考核方式,不僅要自我評價,還要群眾考核、小組考核以及業績考核,通過豐富考核主體,同級之間互評、上級對下級的評價、下級對上級的評價等多種評價方式,使評價更加的全面,提高干部考核結果的真實性。
(四)正確運用考核結果
第一,應當要將考核和反饋有效銜接起來,做好及時跟進。國有企業應當要能夠構建起完善的考核反饋體制,明確規定考核反饋的要求、方式與流程,特別是要重視反饋的時效性。第二,需要有效統一考核和任免工作。第三,做好管理和考核相配套,將考核效能放大。
三、結語
國有企業有嚴格的用人標準,無論是那個崗位的干部都要進行考核。考核中要注意的用人的數量,根據企業的實際生產情況、專業系數、管理的難易程度等,合理安排干部數量。考核的條件要進行嚴格把控,不僅要考核干部的工作能力、積極程度、職業素養以及個人品格等,對干部的身體健康情況、獲得的學歷證明以及獲得的職稱等都要進行考核。進行干部考核不僅單靠上交的考核材料,還要通過實際進行考核,在生產隊伍建設中進行考核,在解決問題中進行考核,在工作進程中進行考核,從實際考核條件中發掘優質干部,促進國有企業的發展。
參考文獻:
[1]申東臣.強化國有企業領導干部選任的幾點思考[J].人力資源管理,2016(05):85-86.
[2]王瓊.國有企業黨組織加強對共青團工作的領導的幾點思考[J]. 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上旬刊),2018(06):121-122.
[3]潘桂妹.國有企業干部考核評價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企業技術開發,2010,29(1):160-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