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杰
摘要:現代社會經濟高速發展,政府部門及事業單位工作日益繁重,對公務車的需求和使用也更大。本文主要論述了機關事業單位用車管理的現狀,指出存在的問題,并全面分析機關用車管理的響應解決方案和對策措施
關鍵詞:機關部門機關用車;公務車輛管理
近年來中國經濟飛速發展,對于公務車的需求大大增加,如何正確管理和使用公務車成為難題。車輛管理機關是機關事業單位后勤服務領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工作就是為機關部門的外出公務工作提供高效快捷的用車服務
一、公務車調度的基本原則
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后,政府機關留下的車輛更少了,如何在保證公務正常開展的情況下,節約成本成為了車輛調度的基本原則和方針,因此,需遵循以下原則:
1.1堅持“優先安排應急公務車”原則
公務車制度改革后保留下來的公務車應主要用于應急用車,接待特種專業技術專員。所以,派車的基本原則是按照“輕急緩重”程度安排車輛,確保公務車能夠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
1.2提倡“提前申請”和“先申請,先用車”原則
要提倡各個用車單位出緊急情況外提前謀劃用車計劃,一般用車應提前至少一天申請用車,需出席重大活動是應至少提前申請用車,避免用車發生沖突或車輛不夠用等情況。
1.3要善于利用社會資源優化公務車
例如,若辦公人員或單位需要到一些偏遠地區進行公務活動,可通過向社會租車購買來完成;例如,一些參與人數較多的公務調研活動也可以通過此方法來完成,其中公務車用作激動保障來調配。
二、公務車管理存在的弊端
2.1公務車輛的運行成本太高。
據一項權威統計,私家車每一萬公里的運輸成本大概在0.8萬元左右,而機關用車每一萬公里的運行成本超過3萬元。更有一些部門及人員采取開虛假加油票,開虛假維修票的不正當手段,從中謀取利益,造成國有資產流失。
2.2使用效率不高
按目前情況來看。很多機關事業單位的公務車管理單位仍就采取的是經濟體制式的舊管理,也就導致了投入多,效益少,浪費現象嚴重,資產失序的亂象。究其根本原因,是因為沒有對車輛的運行成本進行過細致核算,更沒有相關的管理措施來制止,人為因素過多,致使部分車輛閑置,使用效率低。維修保養沒有規范的流程,同樣會導致成本居高不下。
2.3公務車超編失控。
根據國家有關部門調查顯示,我國事業單位每年僅公務用車一項支出就達到2000億元,已成為我國財政的重要負擔。眾多原因之中,超編配車占了主要原因。目前全國超標車輛達到了50%以上,仍有上升趨勢。更有一些地方的領導,一人配備了多輛公務車。中央雖下發過有關文件,但文件一到了地方,便變了味道。
2.4公車私用現象泛濫。
因為沒有得到有效的約束,導致一些領導干部或特殊領域的公務人員,公車私駕,公車私用的行為屢禁不止。國家發改委一項調查顯示,機關單位公務車的使用有三個“三分之一”,即公務車使用三分之一,領導及其家屬使用三分之一,司機本人使用三分之一。接送親人孩子,駕公車私游等現象嚴重損毀了政府機關領導干部的正面形象,造成惡劣影響。
三、加強公務車管理的具體對策
3.1加強隊伍建設是做好車輛管理和調度的關鍵
駕駛員是確保車輛駕駛安全的關鍵因素之一。因此,必須抓好駕駛員有關工作,要打造出一支擁有“高素質”的駕駛員隊伍。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樹立駕駛員的服務意識和大局意識。可以通過講座,視頻,警示,獎懲制度等多種途徑讓駕駛員樹立安全意識,培養駕駛員的責任感和事業心。要讓駕駛員牢記“安全無小事”,自覺遵守交通規則,愛護車輛,不酒后駕駛,養成良好的職業素養。同時,要求駕駛員有良好的心理素質,汽車駕駛對人的體力和精力有很大消耗,尤其是在長途駕駛時,因此更應該要求駕駛員時常鍛煉身體,克服駕駛途中產生的麻痹思想,自大思想,不開急車。于是從容冷靜,采取正確有效的措施,確保行車安全。因此,需要事業單位定期開展業務訓練,重點學士駕駛技術,常見問題,排除故障及處理方法。形式可以多種多樣,以此來提起駕駛員的學習興趣,也能提高學習的效率。
3.2把握工作特性是做好車輛管理與調度的前提
首先要注意調度的科學性。所謂科學性,就是要掌握車輛使用單位的規則和特性,根據申請用車習慣及時進行調整,確保車輛能被合理有效的安排。
其次要提高車輛的機動性。所謂機動性,就是對支隊沒有明確規定的緊急情況而有確定需要緊急用車的,要從實際出發,靈活運用,不能耽誤實時。
最后要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學會綜合運用GPS,車輛定位,行車記錄儀,車載電話等現代科技技術能夠為車輛管理和調度帶來便利。對公務車輛統一安裝GPS,使之運行狀態受到實時監控。能夠對車輛情況及時掌握,行蹤一目了然,通過這種高智能管理模式,能夠有效地控制止公車私用的行為,讓有心之人不得不收斂,也能很大程度上節約公車使用成本,提高車輛辦公效率。
3.3健全運行機制是做好車輛管理與調度的保障
健全的管理制度是確保公車合理使用,科學調度的前提條件。如此才能滿足機關部門日益繁重的業務活動和對公車的需求。堅持按章辦事,不循私情,堅持原則。對未能及時安排上公車的單位,做好及時的溝通及駕駛工作,減少誤會。此外,車輛需要建立響應檔案,報貨購車記錄,行車里程,養護維修等,調度根據車輛使用情況進行分配,并在年終將車輛情況進行公布,做到公平,公正,公開。
3.4實行公務車社會化管理
所謂社會化管理,就是建立專門的公務車管理中心,事業單位的公務車都歸這個部門管,逐步向采購過渡,這樣不僅有效壓縮成本,機關部門也可以借鑒銀行的管理方法,將車輛分開管理,車輛管理中心還可以將各單位的車輛集中起來,進行管理,按照車輛性能的好壞,按照公務人員出差距離的遠近和輕重緩急進行分配,合理派遣,隨叫隨到。與此同時,建立嚴格的管理之地,在用車調度上,從人員,時間,預約上進行嚴格把控。汽車管理部門也需要在核算上下功夫,從油費,洗車費,維修費,過路費,罰款等各個方面,挨個核算,節約下來的錢可以實行獎懲制度,超出部分,自行承擔。這樣,能從根本上解決開虛假發票,公車私用等問題。
四、關于車輛調度的科學性要求
前面提到公用車輛制度改革后,公用車大幅度減少,不可避免的存在優勢由于申請部門較多或緊急用車情況,以至于公車臨時調度時無車可用,這是調度資源與優化公車資源,甚至可以借助社會資源保障公車用車需要,就成了考量公務車管理與調度的重要指標。因此,需要做好公務車保障計劃及緊急用車應對措置。要準確掌握公車使用情況及數量,對當前車輛可在人數,車況及司機情況需要全方位掌握,以便根據情況迅速做出調整。
在保障公用車完成性的情況下,還要針對公務車情況作出預判,如車程遠近,天氣情況,路況如何,甚至駕駛員的身體情況,聯系方式,駕駛技術,維修技術,辦事效率,路況熟悉程度等,做出合理的調整和計劃,確保用車任務的完成性。
結語:
總而言之,高效,安全的車輛保障對機關單位工作者的工作運轉來說至關重要。公務車利用率下降及公務車費用居高不下等問題越來越得到重視,公務車規范化管理已成為政府機關一項重要工作,對公務車的統一管理和分配就顯得尤為重要。汽車調度是否合理是關鍵所在,需要進行合理安排。也需要加強對駕駛人員和公務車輛的管理,提高對事業單位的管理水平,提高車輛的使用率以及工作效率,較低車輛成本,以此創造更好的效率,以此達到雙贏。
參考文獻:
[1]靳建波.如何提高機關事業單位車輛調度管理的效益[j].2012,28(14);194-194
[2]嚴福桂.機關公務車輛管理要抓好重點[j].產業也科技論壇,2013,12(12):213-214
[3]朱偉蓉.關于起亞公務車輛管理的思考[j].經營管理者,2015,16(22);8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