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金聰 周佳杰 邱文峰 陳榮輝 廖文鎧
摘要:露天礦的采礦設備會使用很多機械設備,包括電鏟、鉆機等,日常工作損耗較大,需要及時進行維修,讓其實現機械化。電廠維修機細化的實現,可以提高維修的水平與效率,減少成本的投入與使用。對此,本文會以露天礦場電鏟機械化維修為切入點,展開討論。
關鍵詞:露天礦;電鏟;維修機械化
引言:
露天礦設備維修可以保證礦產開采順利進行,需要相關人員給以足夠的重視。當下,電鏟的維修已經開始使用潤滑車與檢修車等設備,并不斷優化,保證各類采礦設備順利運行。對此,需要加大對設備維修機械化的研究,充分發揮設備的作用。
1.露天礦電鏟維修的現狀
露天礦日常作業中,電鏟是其使用的大型設備之一,會承受較大的負荷,磨損量很大。并且,它與其他機械設備相比,其結構更為復雜,并且長期在惡劣的環境中使用,很容易發生安全事故。對電鏟的維修,需要把它運送到專業的維修場地,消耗過多的人力、物力。如果由檢修人員現場檢修,需要把大量的設備運到現場,并根據檢修方法的選擇,選擇相應的設備,在特定的時間內完場檢修,減少檢修成本的投入。即需要在露天礦設置維修車間,進行現場維修,判斷電鏟出現故障的原因,以確保檢修的質量,縮短維修使用的時間。同時,電鏟維修機械化,能夠進一步提高維修的效率,讓其發揮出自身的效能,帶來更多的生產效益[1]。
2.露天礦電鏟維修機械化的實現
想要實現露天礦產維修機械化,需要從使用的機械與設備,以及安裝、拆卸的機械化入手,提升維修的效率與水平。
2.1機械、器具的搬運
在露天礦場檢修電鏟,需要切實解決維修設備與器材的搬運問題。因為露天礦產道路情況較差,運輸條件不足,可以用平板汽車等交通工具搬運重金屬,用較少的人力、物力即可完成搬運,由此實現器材搬運的機械化。對于機具的搬運,能夠使用專用的平板車,改善機械搬運的情況,減少機械搬運使用的時間。機械化器具搬運方式還可以在其中融入模塊化思想,將部分需要進行組裝的器材和自走式機械相結合,提前將一部難以管理的微小備件裝完畢后以模塊的方式直接運至施工地點,利用這種方式,以減輕運輸和配件管理的難度和運輸難度。
2.2設備的安裝與拆卸
對電鏟的維修,需要拆開設備然后重新組裝,但電鏟的結構較為復雜,如果單純的靠人力拆卸,花費的時間較長,也有可能遇到拆卸的困難,出現事故。而電鏟維修機械化需要使用的設備,現已大量生產,就像是懸臂式吊車、液壓千金頂等,在特定的情況下,也可以把電鏟重新組裝,變成吊車。比如,檢修人員拆卸電鏟的旋轉臺時,即可使用液壓千斤頂頂起,它的起重力會達到600噸,維修結束后在用其把設備重新安裝。并且,設備檢修車也配備了相應的工具,包括氣割、電焊等,發揮作用,優化了設備的維修情況。把電鏟輪胎的拆卸作為例子,會使用專用的輪胎拆卸車拆卸與組裝。輪胎拆卸車共有兩種,一種是移動式,另一種是固定式,就像是1833-1836型就是移動的拆卸設備,由前裝機與拆卸臂手組成,操作具有靈活性,會根據輪胎的安裝特點進行拆卸[2]。
電鏟維修后安裝的過程中,也要使用輔助工具,像是鉆孔與鏜孔設備。使用小型的檢修設備完成鉆孔,可以減少大型設備的使用,使機械安裝簡便化,比如就像是電鏟底部梁的鉆孔,其會使用2M57型流式鉆床,以及專業的配置,在電產設備上應用。同時,現在已經有檢修設備對電鏟進行拆卸與安裝,縮短了電鏟檢修使用的時間。但即便如此,電鏟上的軸承、軸套以及輪滑等部件的維修,依然需要用人工完成,尚未實現機械化,仍需要進一步深入研究,找到實現機械化的方式[3]。
2.3設備的檢修維護
想要提高電鏟等設備的運行效率,需要管理人員注重對設備的檢修與維護,及時發現設備運行潛在的故障,使設備順利運行。現在,為了緩解電鏟等大些設備的磨損情況,每個露天礦場都采取了措施,即制定潤滑制度,定期給設備的主要活動位置涂膜潤滑油。
礦產會使用采礦潤滑車為設備直接供應潤滑油,以及使用的燃料,有效減輕了設備的磨損情況,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這種方式與人為加入潤滑油的方式相比,可以減少人力的投入,潤滑油使用的數量明顯較少,維修費用變少。當下,國外露天礦已經開始使用自動潤滑車維護設備,但國內只有少部分礦場會引進并使用這種設備,大多數礦產區依然然使人工潤滑,或是把燃油放到油桶或油箱內,運用到指定的地點,并用人工操作的方式對設備進行處理,造成使用的潤滑油與燃油的數量增加,出現不必要的浪費,同時也存在油料燃燒不充分的問題,使維修費用不斷增加。
電鏟維修機械化工作要求,在進行電鏟維修的過程中使用最少的人力資源來進行最佳的設備維護與管理。因此,在進行維護的過程中要善于使用維護和檢修設備對電鏟的潤滑系統、氣路系統、機械系統、回轉系統、下部機械和附件部分展開保養和維修工作。此外,還可以利用機械化設備以降低維修難度。比如,利用扭力測試器來檢查螺栓扭矩、運用電驅動的機械扳手來緊固螺絲、或是利用超聲波測距儀檢查機械部分的縫隙寬度是否正常,使用紅外線測溫儀檢查機械運作時齒輪箱中的溫度變化,并通過溫度變化來檢查齒輪箱中潤滑出現問題的部分。同時,還可以在難以用肉眼觀測到的油路中用微孔攝像頭和索式通路器處理油路堵塞的問題,并在不拆解油路的同時,以最節省人力、物力的方式檢測和處理油路堵塞問題。
除上述內容外,其也可以使用礦用檢修車檢修、維護設備,達到機械化的目的。國外一些露天礦開采的過程中,因為定期需要對設備進行檢修,維護設備的運行,所以紛紛引入了新的檢修技術,提高檢修的機械化水平,以保證電鏟的完好,其使用的檢修車大部分都是在礦用汽車的基礎上改裝而成,裝有鉗工臺、電氣焊等設施,并且,有些檢修車甚至設有機修間,獨立的動力裝置,為設備檢修提供動力。隨著維修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國內很多礦區也開始用檢修車維護檢查設備,就像是KJC-2型礦山機械工程檢修車,它可以檢測設備出現的故障,進行維修與維護,監測設備的使用情況,并配有多個操作設施,而KJC-5型維修車,配有升降機、起重調等設施,進行綜合修配的同時,也可以運送相關配件與工具,使電鏟的維修更加便利。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技術的發展與應用,露天礦設備的檢修逐漸向機械化發展,提高了設備的運行效率,用機械化的操作方式代替人力操作,只有特定的操作才由人工進行。這種方式會為設備的檢修與維護提供便利,減少了成本的投入與使用。所以,國內各礦廠需要引入先進的機械設備,根據自身的設計情況應用,使機械設備正常運行,減緩設備的磨損,以為礦場帶來更多的經濟效益,增加礦產的開采量。
參考文獻:
[1]白有.露天礦電鏟和鉆機維修的機械化分析[J].科技展望,2017,08:63.
[2]李致迪,李亞武,高珉,胡貝貝.露天礦電鏟直流無功補償技術分析[J].露天采礦技術,2016,11:50-52+56.
[3]P.F.奈茨,A.L.博爾納,丁喆,冀湘.露天礦用汽車輪胎破損與運輸道路的統計分析[J].國外金屬礦山,2012,04:53-59.
作者簡介:
第一作者:方金聰(1996-),男籍貫:浙江省臺州市人,民族:漢,職稱:學生,學歷:在讀本科生。
第二作者:周佳杰 學歷:在讀本科生
第三作者:邱文峰 學歷:在讀本科生
第四作者:陳榮輝 學歷:在讀本科生
第五作者:廖文鎧 學歷:在讀本科生
專業: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
單位:泉州信息工程學院 機械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