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梓帆
摘要: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和發展關系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如何科學合理的配置和運用醫療基礎設施,是醫療事業得以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的有力保障。本文將以醫院自助掛號機為研究對象,由此深入探究我國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并為我國的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字:醫院基礎設施建設;自助掛號機;優化措施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經濟建設得到迅猛發展,社會穩定,綜合國力日益增強,社會也以越來越快的速度,朝著更長遠的目標飛速前進,中國已然站在了世界發展的前列。在這樣一個時代大背景的襯托下,我國居民的生活水平已不可與“曾經”同日而語。在當下的時代,人們對溫飽的需求已經比不上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人們更加注重生活的質量,而不單單是解決溫飽。因此,人們對醫療生活方面的認知也與之前大不相同,人們更加關注與重視醫療生活,重視醫療健康服務。醫療基礎設施建設在醫療過程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是醫院后勤服務的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受到人們的廣泛關注,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基礎設施建設是一個醫院能否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并且長久生存下去的關鍵,因此站在為人民服務的立場上科學、系統、可持續的規劃統籌醫療基礎設施建設顯得尤為重要。
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現狀
我國是一個人口大國,醫院作為一個特殊的公共場所,也可以稱之為是一個醫療設施完全、服務系統完備的有機整體,人群流動的速度與密度都相對較大,而醫療基礎設施是決定醫院是否正常運轉的最關鍵的轉軸,關系著廣大人民的生命安全和醫院的發展,因此只有完善醫院基礎設施建設才可以提高人們就醫的速度,營造一個更加美好的就醫環境。但是,我國現階段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十分完善,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例如,現有的醫院住院區面積明顯不足,不能滿足需要住院治療的人們及時入住;一些醫院的醫療設施較為陳舊;醫院的房屋老化,結構設計并不合理......有些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具有肉眼可見的不足,有些卻是隱性的。就自助掛號機這一醫療基礎設施來說,就有許多不盡如人意的地方。改善醫院的就醫環境、更新配套基礎設施是當前醫療基礎建設有待于改善的現狀。
我國自助掛號機的使用現狀
自助掛號機是我國醫院現階段必須的醫療基礎設施之一。國內目前的掛號模式有門診掛號和預約掛號,而國內預約掛號的模式是隨著社會各個領域的發展而發展,自助掛號機就是為滿足社會需求的產物。自助掛號機是用于醫院的自助服務設備,主要是針對我國目前,大型醫院等待時間久,排隊掛號隊伍長,同時造成醫院擁擠堵塞的現狀而進行設計的,通過結合觸摸屏等硬件技術并與醫院的信息系統實現對接,就可以滿足病人對醫院的自助預約、自助掛號、自助充值、收費項目信息查詢等需求。我國人口眾多,醫院人口流量大,常常是人滿為患,掛號、就醫、抓藥樣樣都需提高效率,多聘用些醫生也許能夠有所改變,但卻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方法。我們可以與歐美國家的醫院掛號模式做一個比較,在歐美發達國家,看病都需要提前預約,但在大多數情況下,患者都是首選家庭醫生或前往附近??圃\所就醫,只有急診或住院時,患者才前往大醫院就醫。我們與歐美國家在就醫方面的差別來自于觀念的不同,而中國十幾億人的觀念是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做出改變的,因此只有借助創新與科技才能有效緩解這一現狀。自助掛號機無疑就是為解決這類問題而誕生的。近年來為了提高醫療服務水平,落實中央方便群眾就醫,解決群眾就醫難的問題,全國許多醫院開始采用自助掛號設備,自助掛號設備可以有效解決黃牛惡意占取及高價出售專家號,阻礙真正有需要的人看病就醫的行為,就其優點來說可以有效提高掛號的效率,幫助醫院優化業務流程,提升醫院日常運營效率,提高醫院的服務水平,可以滿足病人對相關信息的掌握,減少醫患矛盾,建設和諧的醫患關系,營造良好的就醫環境,但是隨著自助掛號機的推廣與使用其弊端也慢慢顯露出來。有許多患者并不會使用自助掛號機,有時甚至會看到許多醫院的自助掛號機前門可羅雀,而人工掛號前排隊等候的人依然是一個接一個,這顯然與設立自助掛號機的初衷不同,自助掛號機并沒有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常常出現叫好不叫座的情況。目前醫院一天的門診量約在4000至5000人次,大部分是通過人工窗口實現掛號,也有一部分是通過網絡和電話,自助掛號機大多是一些年輕人使用,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有很多,有說掛號機的操作過程過于繁瑣;有說看不懂掛號流程、不會使用怕因為使用自助掛號機失誤,從而造成不必要的麻煩;或是有別的問題需要咨詢等等。這一情況主要集中于老年人和農民工群體,他們受到不識字或者不會使用移動設備等這些客觀因素的限制并不能有效的使用自助掛號機,因此我國自助掛號機這一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并不能很好地發揮其用途,也不能解決我國掛號難的這一現狀。從醫院自助掛號機這一基礎設施就可以大致反映出我國整體的醫療基礎設施建設現狀。
完善我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措施
1.以供給側改革引領醫院基礎設施建設
醫院基礎設施近些年來的大力建設為提升醫療服務水平提供了保障。但也要認識到,醫院的基礎設施建設如同其他傳統產業一樣,在高速發展的同時,一定要避免粗放發展,走上鋼鐵、煤炭等其他項目從產能不足到產能過剩的老路。而是要在供給側改革的引領下,走出醫院基礎設施建設的新路以供給側改革引領醫院基礎設施建設。長久以來,在對GDP的認知里,GDP來源于消費、加上投資、加上政府支出、加上出口、減去進口。因此出口、消費、投資一直是一個國家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在我國GDP高速增長,經濟水平不斷提升的大環境下,受到以凱恩斯經濟學為典型代表的“需求側”理念的影響,凱恩斯經濟學認為,總需求水平決定了總生產和就業水平。
2.合理配置醫院基礎設施
選擇最優的配置方案,充分利用完好保存的、具有使用價值的基礎設備建筑設施,保留其合理的布局結構或者使用其配置組成結構。在完善醫院基礎設施的過程中,可以對已經完成改善的基礎設施進行統計和記錄,詳細核對相關數據,并且做好分析,從而建立起一套較為健全的收集、操作以及總結的系統。
總而言之,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大背景下,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對醫院的持續發展是不可忽視的,但也不可盲目地完善基礎設施,應做好統籌規劃,使醫院基礎設施建設與人民日益增長的生活需求相匹配,為醫院的長遠發展做貢獻。
參考文獻:
[1]按照可持續發展的要求規劃設計并管理醫院基礎設施 劉建平[D].研討會論
[2]科學協調精心施工建設一流醫療基礎設施 肖昌琦[N].徐州日報.2008(6)
[3]中國社會保障改革與發展戰略 鄭功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