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場域”視閾下紅色景觀規劃創意設計策略
——以沂蒙紅色景觀為例

2019-01-05 03:19:34許大海
山東社會科學 2019年1期
關鍵詞:紅色旅游景觀設計

張 勇 許大海

(山東藝術學院 設計學院,山東濟南 250014;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院,山東濟南 250014)

2016年底國務院辦公廳印發《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特別提到紅色文化旅游的創新發展模式。紅色旅游發展的核心在于文化創新,文化創意核心是原創性,即融合多種文化元素,基于文化自覺基礎上的創新。以往我們在文化創新中往往失之偏頗,以傳統觀點來看紅色景觀的主題單一,不處于核心經濟圈,經濟開發價值不高。但實際上,把紅色景觀還原在“場域”視野中,它不僅具有紅色景觀個體的教育功能,同時還可以發揮其全面的社會經濟價值,推動紅色景觀區域內社會全面發展。

一、紅色景觀“場域”的維度特征

“場”作為空間概念,是具有一定空間面積的場所。據《康熙字典》載:“《師古曰》筑土為壇,除地為場。又收禾圃曰場。”“域”同樣是具有一定疆界面積的地方,據《康熙字典》:“邦也。區域也,界局也。”《說文》:“或者,封也,國者,邦也,天子諸侯所守土為域,所建都為邦。”不難看出,在漢語中“場域”更多具有地理、地質環境特征,指的是在特定地域內,具有單位面積的區域。在現代文化學語境中,人們對“場域”概念內涵的理解、研究愈加豐富和多元化。如社會學者把“場域”看作是一個關系網,它不再是一個單純的地理環境概念,而是融入在特定“場域”內,由所有文化元素所構建的網絡關系系統。網絡內的所有構成元素可以是有形的也可以是無形的,可以是靜態也可以是動態的,它具有相對獨立性特征,以區別于其他“場域”的文化特點,同時,構成“場域”內所有文化元素之間都有內在的聯系。如單位面積內形成的文化群落,具有基本相同或近似的語言、民風、習俗、居住、交際、物產、飲食、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等內容。在“場域”內,地理環境構成“場域”存在的基礎,人文歷史環境構成“場域”的基本內容,其他文化要素,如語言、民風、習俗、居住、交際、物產、生活方式、生產方式等內容則構成了“場域”內相互聯系、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網絡狀共同體。當我們對這一文化群落進行考察時,不能孤立的、單一地關注其中的某一個方面,而是要根據構成“場域”內所有文化要素進行整體性考察。此外,有的文化學者把“場域”概念納入到跨學科的視野中,引入歷史學、人類學、哲學、宗教、藝術等學科內容,豐富“場域”立體性文化內涵。因此,從規劃和設計的角度來看,無論是景觀規劃設計,還是區域規劃,尤其是針對文化群落區域內的景觀規劃和設計時,不應該把相關建筑、室內、環境、植被等僅僅看作是一個孤立、單一個體的景觀表現和組成,而應看作是具有整體性、關聯性的“場域”構成元素,并且在“場域”系統內,所有的文化元素都應該被納入到景觀設計的視野中進行關聯性設計。

一般情況下,紅色景觀是我們獨有的一種景觀概念,指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革命歷程中形成的遺址,包括在歷次重要革命時期形成的根據地或革命線路形成的景觀群落。如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延安根據地、沂蒙革命根據地、白洋淀紅色根據地、洪湖革命根據地、紅軍長征革命路線等等。在國外也有類似性質的紀念性景觀,像美國南北戰爭遺址,前蘇聯衛國戰爭遺址等。在目前國內紅色景觀實際規劃設計中,我們更多關注“點”的局部操作和規劃設計,即紅色景觀的單一遺址和單獨紀念性主題,而忽視了其整體性和關聯性的“場域”特征。法國著名社會學家布迪厄指出:“場域是位置之間所形成的網絡構架。實際上在‘場域’內,各元素之間必然是相互作用和相互關聯的網格化維度,而不是單一毫無關聯的‘點’狀局部。”①[法]皮埃爾·布迪厄:《實踐感》,譯林出版社2003年版。不難看出所謂“網格化維度”,就是由縱橫交織的經緯線構成區域單位或者網格模塊。在此區域單位內由地理布局、文化線路、文化名勝、風俗物產、文化遺址等內容,將場域內若干元素劃分成若干個網格狀單元,再根據劃分好的網格結構,對網格內多種文化元素進行主體化、精細化、個性化的規劃設計。讓網格化內的每個文化元素相互產生關聯,網格中的點和點之間既獨立又相互成為“場域”中的相互聯系的整體,使“場域”內各個文化要素形成一種既具有縱深關系,又能夠相互滲透、互相融合的立體化模塊,從而構成紅色景觀“場域”的豐富內涵。

圖1 紅色“場域”景觀維度圖

就紅色“場域”看,它不僅包含紅色線路,同時還包含線路上的若干標志性紀念地點、遺址以及網格維度中的若干文化元素。如紅色根據地內山川、湖泊、風景名勝、民俗、習俗、手工技藝、民居建筑、風物特產、飲食等都是紅色“場域”內相互關聯的內容(如圖1)。實際上無論是紅色線路還是紅色根據地,由于受歷史發展、地理條件艱難、社會發展基礎薄弱等因素影響,這些地區開發比較晚,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大都保留了比較好的自然景觀以及原汁原味的人文習俗、物產飲食、手工技藝、民居建筑等內容。因此,從“場域”整體性特征看,在這一類紅色景觀設計規劃中,應該把紅色“場域”所有文化元素納入到景觀設計的網格中進行關聯性、整體性、縱深性設計和規劃,尤其強調紅色景觀內所有景觀元素的關聯,從而有效地把整個區域文化借助紅色景觀以活態整體呈現出來,推動這些地區經濟、人文的發展。

二、“場域”視角下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存在的問題

在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按照“場域”構成要素及特征,在場域中所有的元素都應該納入紅色景觀設計的視角中。但在實際操作中,紅色景觀的規劃和設計往往由孤立的紀念性場館、遺址、場所等單一元素呈現出來;缺失線路統一規劃;局部景觀規劃中存在技術缺陷等問題,這是目前國內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如白洋淀紅色根據地景區景觀規劃,主要是依托白洋淀自然景物,簡單規劃出元妃荷園、荷花大觀園、鴛鴦島、異國風情園、寶島水上游樂園、白洋淀文化苑、白洋淀漁人樂園、王家寨民俗村。把雁翎隊、小兵張嘎等故事內容融入在孤立的幾個旅游景點中。從景區的規劃及景觀設計看,雖然也糅合了民俗、物產、自然景觀等相關內容,但大都是孤立的甚至是阻斷的沒有任何關聯性的景觀個體,同時摻雜低端商業開發,這種景觀規劃設計思路普遍存在于目前紅色景區規劃設計中。孤立景觀的規劃在目前國內大多數紅色景點中都是相似甚至是雷同的。因此,紅色景觀的規劃既不能顯現文化區域的整體性、關聯性特點,也談不上突出紅色景觀的教育及提升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功能。在規劃實踐與設計中,納入到“場域”視野下考察紅色景觀單元存在如下問題:

(一)紅色景觀單元內部缺乏整體性、關聯性、層次性,缺乏線路的統一規劃

紅色景觀區域應該以自然景觀為依托,以歷史事件發生為線索,這是紅色紀念性景觀設計的基本要素。在《2016—202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中被列入紅色景觀目錄中,可以看到除展館、場館、紀念館、名人紀念館及特定的紀念地外,大多都是由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構成的,如山西長治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大同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忻州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呂梁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內蒙古錫林郭勒盟多倫縣察哈爾抗戰遺址;遼寧錦州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東北老工業基地轉型發展系列景區(本溪市本溪湖中國近代煤礦工業遺址園);撫順煤礦陳列館;吉林四平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白山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上海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江蘇省南京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江蘇新四軍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淮安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浙江省浙西南革命根據地舊址群;湖州市新四軍蘇浙軍區舊址群;福建省南平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江西贛東北紅色旅游系列景區等等。而如何將上述紅色景觀區域內的自然景觀、人文景觀與紅色景觀,深度結合,整體規劃開發,目前看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開發紅色景區不僅要有豐富的革命遺址、紀念地等,也要理清各自區域內的景觀資源優勢,可以先打造并凸顯具有代表性的某一景觀資源優勢,并以此深化、提升與紅色景觀的關聯度,進而帶動其他資源有效利用,形成區域整體特色。例如福建省南平市紅色旅游系列景區,就有世界文化自然遺產武夷山;臨沂紅色旅游景觀區域內民俗資源突出,可構成紅色景觀“場域”整體、具有關聯的景觀線路或景觀群落等。從“場域”視角來看,國內紅色旅游景觀大多由自然景觀、人文景觀、紅色革命舊址以及紅色區域內的民居、特色產品、手工藝品、特色食品、民俗活動等相關內容構成。但在實際規劃中,這些優質的自然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沒有被很好地規劃設計或孤立地作為一個景點,沒有被作為整體的、具有關聯性、且層次縱深明顯的景觀群落呈現出來。

(二)紅色景觀功能規劃設計的定位

紅色景觀規劃設計應從“場域”構成的主要功能特性進行分析。從功能看,紅色景觀具有多種功能:首先,作為紅色革命遺址應該突出其紀念和教育意義,這是紅色景觀設計的基礎。其次,由于歷史條件的局限,革命時期很多紅色根據地都位于山區、鄉村等遠離城市的偏遠地區,經濟發展相對滯后。紅色景觀概念的提出,是在景觀規劃設計的基礎上,針對革命老區紅色文化、經濟環境建設并引領帶動區域自然、人文、經濟環境建設而進行的全方位的系統規劃。體現在景觀規劃設計方面,就是在尊重自然、愛護自然的基礎上打造自然環境共同體,營造和諧、可持續的生態、經濟、人居環境,這是現代社會發展條件下紅色景觀功能的延伸和發展。以“沂蒙”又稱沂蒙山區為例,沂蒙紅色景觀規劃的重點“場域”應在于山區和鄉村,以紅色景觀建設為契機,實現紅色“場域”內自然、人文經濟的共同發展。這也同當下鄉村游、新農村建設等相吻合。從目前臨沂紅色景觀規劃與設計看只能稱作景點建設,距離“場域”視域下紅色景觀設計的整體性、關聯性、多維度設計特點有較大差距,單一景點很難實現紅色景觀區域內自然、人文、經濟的綜合協同發展。最后,應明確沂蒙紅色景觀功能是成為紅色文化的新載體、新窗口,繼承優良傳統,具體就是沂蒙精神的弘揚,體現優秀文化的凝聚力,邁向文明的新高度。

(三)紅色景觀規劃設計的價值提升

沂蒙紅色景觀規劃同樣應遵循景觀設計的基本原則,要以正確的觀念引領規劃設計。優秀的景觀規劃設計體現出的觀念是具有前瞻性的,是積極、健康向上的,并遵循因地制宜原則,強調場所歸屬感、對應性,同時體現可持續性,以及“尚美”價值觀的追求。

可持續發展觀是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后期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在《我們共同的未來》中體現的“可持續發展是既滿足當代人的需要,又不對后代人滿足其需要的能力構成危害的發展。”①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中譯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52頁。還提到“環境與發展并不是孤立的兩種挑戰,它們是緊密相關的。發展不能以破壞環境資源基礎為條件;增長如無視環境破壞的代價,環境就不可能得到保護”②世界環境與發展委員會:《我們共同的未來》(中譯本),吉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第44頁。。這種發展理念的提出是在不同國家、地區經過許多切膚之痛的教訓后,成為各國社會和民眾所接受的價值標準。作為一種和諧、共同發展的價值觀規范,對紅色景觀規劃設計的決策、設計者來說,在實際操作時更該站在應有的高度統籌安排。

“尚美”以中國居住環境發展為參照系,是從最初“建設”單一居住空間的時代,到如今建筑、規劃、景觀相結合,設計所遵循的原則基本沒變,那就是實用、經濟、美觀。作為可借鑒的原則及從發展角度看,紅色景觀規劃設計應調整為:適用、可持續、尚美。“實用”與“適用”雖一字之差,但后者代表了設計的發展方向,使設計更強調針對性、獨創性,更具親和力、更符合“場域”的設計理念。可持續:在此不止局限于狹義的概念,其定義應更加寬泛,即從社會、經濟、自然生態等范疇看待可持續性。尚美:在于紅色旅游景觀以其特殊性,應該不同于一般景觀的規劃設計。紅色景觀規劃設計強調“尚美”,從心理層面分析不僅要具有景觀設計的美觀或愉悅,還應再有更深層的含義,美觀是外形上看上去好看、舒服,愉悅的詞義同喜悅、歡樂。作為設計原則和價值取向,美觀與愉悅還不能準確、全面的表達紅色景觀規劃設計的精神實質,而“尚美”則較好地詮釋了紅色景觀規劃設計的精神內涵,那就是規劃設計時應注重體現美的含義,如:高尚之美、莊重之美、質樸之美、奉獻之美、大愛之美等等,一切積極向上的,能夠激發人們意志和陶冶情操的、美好的感受。

一段時期內,在建筑與景觀規劃設計中還有許多值得商榷的創意出現,因此在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也需要對此種現象引起重視,這不僅僅是設計問題,也是義利觀的反映。這些現象表現為:一是戒俗,這包括粗俗、惡俗,前者是沒有設計基本素養的拼湊,算是一種無所顧忌的行為,后者是出于一己私利,為迎合某種低俗趣味的設計,這種設計者往往缺少職業操守。二是戒奢:戒奢既是對設計時生態、綠色、可持續理念的提倡,也是對炫耀性心理的一種勸誡。三是戒霸:指不要一味求大求全,在一個項目中占盡區域內大量寶貴的自然、人文資源,每個項目都想建成“中心”和“地標式”項目。應提倡中小項目在區域內的合理分布,目的是讓紅色文化旅游及相關的景觀項目惠及更多的鄉鎮和民眾。這些問題實際上也是我們在沂蒙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所要注意的問題。

(四)現有紅色景觀環境與空間的技術改進

景觀是集創意、技術、藝術、歷史、文化的綜合性規劃設計,當然針對不同的環境主題,其設計表現方式具有不同特點。由于紅色景觀是最近幾年提出并進行規劃設計的景觀單元,在實際操作中還存在設計理念需要提升及局部操作中的偏差,如紅色景觀空間中的紀念性人物雕塑,由于歷史的原因,有些在藝術表現上缺少創新,形態刻板,且與環境的協調性不足,缺乏與之呼應的景觀元素;再有一些商業性氛圍過濃的紅色景區中,其景觀設計就更顯得粗糙,尤其是一些人物蠟像已不能發揮展示作用;而一些展示空間的布局、分割、室內燈光的設計、陳設理念、材料運用、局部細節的處理等已顯陳舊;還有的紀念景點重復建設,造成不必要的浪費;也有的景區所建景點主題與其他景點主題相互矛盾等等。這些都需要在今后的沂蒙紅色景觀規劃設計中加以改進。

在考察沂蒙紅色景觀時,我們也發現上述提到的問題,有些也正在改進,例如對“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的連續考察中發現,該館近年間就做了一些實際的工作。該館以往展示空間存在的問題在于:一,整體氛圍的營造不夠,表現在陳列空間劃分不合理,展廳布局單調,缺少空間設計感,雖然原建筑設計為追求外部形態,犧牲了內部空間,使得一、二展廳各兩百多平方米的空間中還有數根結構立柱,原本該一、二展廳空間如果只是當作紀念館的出入口門廳用,面積也夠了,但用作展廳陳列的空間就顯得十分局促。二,室內光線的處理。改進前陳列空間以頂部天窗自然采光為主,軌道燈點狀照明為輔,使得在紀念場館這種比較嚴肅的空間環境中,照明的運用沒能發揮塑造空間環境氛圍應起的作用,自然漫射光將陳列空間平面化、簡單化,讓原本以靜態空間表現為主的圖片、實物陳列,更顯得十分平淡。三,原一、二展廳陳列效果還處于粗放式的階段,在細節上處理不夠,如將展板直接貼在云石墻壁上,既不協調又有臨時懸掛之感,再者許多的“空白”“死角”也造成陳列空間視覺效果不佳,直接影響主題陳列的綜合成效。

改進后將原第一展廳改為序廳,陳列物主要由大型浮雕壁畫和沙盤組成,形式上體現了主題性與藝術性的有機結合,序廳突出了陳列主題,空間得到合理應用。以人工照明為主取代了原自然采光,大型浮雕壁畫的應用給人以較強的視覺沖擊力,使觀者有一種仿佛置身于當年戰場沖鋒與民眾積極支前的場景中。從功能上說序廳是一展覽空間參觀的起始點,對參觀者來說序廳如一本書的序言部分,起到引導、概述的作用,使觀者在此靜下來,并根據序廳準確、簡潔、生動的導向性主題演示,讓觀者開始參觀之時就進入一種莊重、敬仰的氛圍中,為接下來的參觀做必要的點撥、鋪墊。所以序廳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并不是可有可無的空間,紀念館原第二展廳現改為輔助展廳,主要陳列建館后國家、地方各級領導人參觀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及相關活動的圖片、文字資料。同時改為輔助展廳的另一功能在于,當參觀人數過多時,可以適時分流進入序廳的人流量,先參觀一下輔助展廳,緩解人流壓力,然后再進入序廳開始參觀。原第三展廳主要是情景再現,情景再現的主要手段是借助聲光電、壁畫、蠟像、雕塑等再現當年孟良崮戰場的戰斗場面,按當時的設計思路應是情景再現場景讓觀者走近,置身場景之中,邊走邊看。但是由于忽視了觀者與畫面的距離、角度這一基本觀賞問題,造成觀者正面觀看時與畫面、場景距離過近,只能看局部,許多地方要想看的完整時則只能側面觀看,這樣看畫面既反光、變形又不符合人們的視覺習慣,而且由于歷史的、技術的原因,畫面表現以及蠟像、雕塑等的人物塑造都有許多的不足,因此原繪畫及場景設置顯得粗糙,沒有達到預期的視覺效果。再者與全景畫、半景畫形式相比,原情景再現的繪畫及場景設置顯得有些凌亂,亮點不突出,再現效果未能達到應有的藝術水準。如今將三展廳徹底改造,原一、二展廳陳列的內容合并在三展廳陳列,又重新制作一些情景再現場景。目前看該展廳的陳列內容三合一后,并不是簡單的合在一處,而是在原內容的基礎上重新規劃、調整、補充,所以比以往更豐富,內容上壓低視角大幅增加了對基層指戰員和普通支前民眾的宣傳力度,這一點比以往有較大改變,并成為新的亮點。所以綜合來看,該館展示空間的改進是值得肯定的。

三、“場域”中的紅色景觀群落規劃思考

(一)紅色景觀“場域”中景觀群落或線路建立的基本原理

紅色景觀區域規劃設計應該以自然景觀為依托,以紅色歷史事件發生為線索,以民俗文化為背景,輔之以特色農業生態、村落等相關內容,構成紅色景觀整體、具有關聯的景觀線路或景觀群落,這是“場域”視角下紅色景觀規劃和設計的基本思路和原則。就紅色景觀“場域”整體性、關聯性、縱深性看,紅色景觀內涵是非常豐富的。在已經公布的“十三五”紅色旅游綱要中,大部分紅色旅游景觀都具有自然、生態、人文、民俗、農業經濟、特色鄉村、紅色事件優勢。如臨沂紅色旅游景觀區域內,自然景觀方面,境內山脈縱橫,有蒙山、魯山、尼山、沂山、羽山、五彩山、馬鬃山、孟良崮、文鋒山、抱犢崮、天寶山等近百座;區域內河流眾多,有沂河、沭河、梓河、蒙河、湯河、溫涼河、陽明河、螳螂河等幾十條及沂蒙湖、云夢湖及大小水庫幾十座;還包括豐富的自然景觀資源,如蒙沂水地下溶洞,蒙山公家森林帶、費縣沂蒙石林、臨沭紅石湖公園、世界最大鐵質隕石、湯頭溫泉、沂水地下螢光湖等獨特的自然旅游資源。臨沂紅色景觀“場域”內林密峰秀,松奇石怪,山水相連,具有極高的自然觀賞性屬性。紅色遺址和紀念館幾乎遍布臨沂全境,如孟良崮戰役紀念館、孟良崮戰役遺址、岱崮革命遺址、沂蒙紅嫂革命紀念館、山東省政府舊址、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等紀念場所及老一輩革命家劉少奇、徐向前、羅榮桓、陳毅工作戰斗過的舊址;山東抗日根據地紀念館、華東革命烈士陵園以及許多的堡壘村、紀念地等等,這些都是紅色景觀建設的載體以及有待深入開發的寶貴資源。而其中一些景點在國內已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如孟良崮戰役紀念館被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2004—2010年全國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所列全國配套完善30條“紅色旅游精品線”中“濟南—濟寧—棗莊—臨沂—連云港線”中主要紅色旅游景點。臨沂紅色景觀“場域”人文歷史底蘊深厚,場域內有名譽世界的沂南北寨漢畫像石墓與銀雀山漢畫像石墓,是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曾子等文化名人等的故鄉,有諸葛亮紀念館、王羲之故居等。沂蒙山區是山東乃至國內優質農畜副產品重要基地和產區,山楂、柿子、板栗、金銀花名冠全國,沂蒙全蝎、莒南水牛、蒙山雞蛋、蘋果等觀光農業資源豐富。臨沂的地方名吃八寶豆豉、糝、天寶山黃犁、雙堠西瓜、沂蒙茶、蒙陰山地香椿芽、莒南萬畝櫻桃園、葡萄園、茶園等,均具有很高的農業生態旅游價值。此外,臨沂地方民俗習俗頗具地方特色,是山東魯南文化的代表,地方戲曲民間舞蹈文化資源豐富,如龍燈、扛閣、撲蝴蝶、耍馬燈、大竹馬、柳琴戲具有濃郁的沂蒙山區特色。同時,臨沂還有豐富的手工藝資源,如沂蒙山是著名的剪紙之鄉,幾乎每個鄉鎮村莊都有剪紙藝人,沂蒙地區的藍印花布和彩印花布在過去都有一定代表性,莒南的王家坊被譽為“中國雕塑之鄉”,蘭陵縣小郭東村被譽為“中國泥塑之鄉”,沂水高橋鎮是山東魯繡代表之一,被文化部譽為“中國刺繡之鄉”,郯城木雕玩具式樣繁多,歷史悠久,在國內外頗具知名度。遍布臨沂鄉村的老虎鞋、布娃娃等也是重要的手工藝資源。但令人遺憾的是在臨沂紅色景觀區域內的景觀線路規劃和設計中,很難體會到紅色景觀區域內的縱深和關聯性,發揮上述資源的綜合優勢。考察過程中可以看到紅色紀念館、遺址和上述自然、人文、特色山村、城鎮等文化景觀資源基本沒有任何關聯,景觀元素都是以個體、孤立的景觀單元存在方式呈現,而且它們之間看不出任何的關系,有的甚至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規劃。因此,這樣就很難體現出紅色區域內自然、人文和經濟等多元素的文化優勢,難以發揮紅色“場域內”所有文化元素的綜合優勢和共同促進作用。

2007年國家旅游局全國紅色旅游協調領導小組確定井岡山、韶山、延安、廣安、長沙、遵義、瑞金、臨沂為全國8個重點紅色旅游城市,確立了沂蒙山區在紅色旅游工作中的地位。山東省《紅色旅游發展綱要》初步規劃建設“一個核心、四個區域、一條主線和七條精品線路”,一個核心是沂蒙山革命根據地,七條精品線路之一是沂蒙紅色文化旅游線。包括臨沂市制定的“紅色旅游發展綱要”都提出把臨沂建成紅色旅游熱點和強市。這些政策的提出都需要我們針對紅色旅游對紅色景觀規劃設計提出新的方法和策略。

圖2 臨沂紅色“場域”景觀群落規劃設想圖

按照紅色“場域”維度特征,完全可以把臨沂自然資源、人文資源和農業經濟資源納入到“場域”網格維度中。我們以蒙陰、沂南、莒南、臨沂市紅色景觀區域景觀規劃單位為例(如圖2):首先,場域內各個景觀元素必須是相互連接的。可以考慮以現有省道、縣市道為上述景觀群落的連接通道,規劃出紅色景觀旅游專線通道。省道、縣市道一旦確立為紅色景觀旅游專線,必須對道路標準、通行能力、道路景觀進行重新規劃設計。其次,以紅色景觀專線為紐帶,向外拓寬若干距離(紅色旅游專線20公里內)形成紅色景觀帶,這條景觀帶是紅色旅游核心區域。紅色景觀帶內以紅色遺址、紀念地等景觀元素為主景觀,以主景觀為點向外輻射,把自然景觀、民居、地方物產、特色鄉鎮、手藝等連接起來,如蒙陰、沂南、莒南都有著名紅色景點,以此為串聯把孟良崮戰役紀念館、沂蒙紅嫂革命紀念館、山東省政府舊址、八路軍115師司令部舊址等作為為主景點,輔之以云蒙湖、蒙山森林國家、彩蒙景區、莒南天佛景區等自然景觀以及沂南北寨漢畫像、諸葛亮文化旅游景區等歷史文化景觀。穿插特色鄉鎮如沂南竹泉村,同時把特色風物特產如蒙陰蜜桃、蘋果、蜂蜜、全蝎、五谷雜糧、沂南柿子、山楂、莒南板栗、茶葉以及沂南徐公硯、莒南柳編、石雕、黑陶等手工藝品等納入到紅色旅游帶內。最后,在紅色景觀帶內把紅色景觀資源、人文景觀資源及農業經濟等內容分別按照不同的功能定位,進行特色主題規劃設計。紅色景觀突出其紀念特征,重點建造遺址、紀念物、紀念地、紅色體驗館、紅色教育基地等紅色景觀。自然景觀則重點規劃田園自然生態特性,結合鄉村生態特色農產品、食品、物產綜合景觀分布與設計。人文景觀則重點突出其歷史文化內涵,結合文化遺址、風土人情、民風習俗、歌舞戲曲及手工技藝等物質與非物質文化遺產規劃與設計。形成紅色景觀為起點,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縱橫交錯的紅色景觀“場域”群落。參觀者不僅從視覺上、心理上感受“紅色”沖擊,同時由于紅色景觀群落內的文化單元縱橫連接,還能感受到自然、人文、手藝、村落、古鎮、美食、特色物產等全方位、深層次的景觀“場域”體驗和享受,從而帶動紅色景觀區域內所有文化單元的全面發展。

(二)紅色景觀小品中藝術性的悖論

景觀設計中應該貫徹科學性、真實性、功能性與藝術性的統一。在一般的景觀設計中特別重視藝術性表現方式。如遵循形式美的法則,綜合運用對稱、對比、節奏、韻律、統一等表現手法,注重景觀空間的層次性,運用多種藝術手段創造景觀空間的意境、品味、層次,這是一般性景觀設計中普遍遵循的藝術原則。紅色景觀具有與一般性景觀不同的特殊性,從功能上看它更強調通過景觀設計所體現出的紅色事件的紀念意義和教育功能。紅色景觀設計尤其是紀念性遺址及重大事件紀念空間規劃設計要兼顧真實性、藝術性和自然性統一。真實性是紀念性遺址和空間的靈魂,如果脫離了真實性,紅色景觀也就失去了真正意義和價值。同樣,脫離了景觀的普遍藝術價值,景觀陷入低俗、媚艷的歷史虛無主義,使我們很難感受到視覺的美感、沖擊和對紅色紀念的深刻理解。因此,藝術性是把雙刃劍,脫離了真實性紅色景觀沒有了根基和靈魂;只追求藝術性而忽視其歷史真實性,只能是歷史虛無主義,紅色景觀也就失去了其本身的價值和意義。

四、結語

在新時期的社會、經濟、文化發展背景下,紅色景觀規劃和設計還應兼顧其他方面的效益,如經濟效益、生態效益及人文歷史價值等,尤其是經濟發展。因為,由于歷史條件局限,紅色景區大都地處偏于非核心經濟區域,經濟發展相對滯后,地方人均收入較低。雖然紅色景觀和旅游具有特殊教育功能和意義,但它畢竟以旅游為依托,從旅游市場看,游客一般不會優先選擇純粹以紅色旅游項為目的地的景觀區域。從地方經濟發展看,紅色景觀旅游更多是起到媒質、中介作用,即通過所在地優越的生態自然環境,適應市場需求,借助紅色資源的知名度,發展生態旅游、安全農業、人文旅游。如果能夠以紅色景觀為線路,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生態特點、經濟狀況、物產、民俗、歷史遺跡、手藝等元素加以綜合規劃和設計,既可以提高人們對紅色景觀歷史性、價值的整體性認識,同時可以增加當地經濟發展和民眾的收入水平,這是紅色景觀“場域”特征的具體呈現。

猜你喜歡
紅色旅游景觀設計
景觀別墅
現代裝飾(2021年6期)2021-12-31 05:27:54
建黨百年紅色旅游百條精品線路
云南畫報(2021年7期)2021-08-06 08:54:50
火山塑造景觀
紅色旅游助力宗店鄉村振興
中州建設(2020年6期)2020-12-02 02:27:50
包羅萬象的室內景觀
紅色旅游
瞞天過海——仿生設計萌到家
藝術啟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18
設計秀
海峽姐妹(2017年7期)2017-07-31 19:08:17
有種設計叫而專
Coco薇(2017年5期)2017-06-05 08:53:16
開展紅色旅游業務 提升老人生活品質
福利中國(2016年4期)2016-02-10 05:34:58
主站蜘蛛池模板: 91在线激情在线观看| 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网站| 国产免费怡红院视频|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看| 亚洲网综合| 欧美国产精品不卡在线观看| 97se亚洲综合| 无码aaa视频| 国产99久久亚洲综合精品西瓜tv| 亚洲欧美一区二区三区蜜芽| 久久亚洲黄色视频| 高清无码手机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在线无码免费视频| 2020精品极品国产色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二三区免费| 婷婷开心中文字幕| 69av免费视频| 精品人妻一区无码视频| 亚洲成人77777| 91黄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自拍露脸视频| 人妻丰满熟妇AV无码区| 亚洲精品欧美日韩在线| 久久综合九色综合97婷婷| 蜜臀AVWWW国产天堂| 久热中文字幕在线| 欧美一级99在线观看国产| 亚洲欧美极品| 麻豆国产在线观看一区二区| 天堂成人在线视频| 国产国语一级毛片| 国产精品成人久久| 免费人欧美成又黄又爽的视频| 朝桐光一区二区| 国产丝袜啪啪| 五月天香蕉视频国产亚| 免费一级毛片| 欧美中文字幕在线二区| 亚洲αv毛片| 无码免费的亚洲视频| 日韩无码视频专区| 国产人人乐人人爱| 国产精品自在在线午夜区app| 日韩成人免费网站| 在线国产资源| 999精品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高清免费视频亚洲| 天堂av综合网| 91美女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日本国产综合在线| 国产主播一区二区三区| 都市激情亚洲综合久久| 福利姬国产精品一区在线| 国产成人无码播放|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精品观看视频免费完整版| 国产成人狂喷潮在线观看2345| 蝌蚪国产精品视频第一页| 亚洲女同一区二区| 最新国产网站| 欧美天堂在线| 亚洲一区二区在线无码| 亚洲区第一页| 99视频在线看| 国产浮力第一页永久地址 | 午夜国产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无码第一十页在线观看| 萌白酱国产一区二区| 欧美亚洲日韩不卡在线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视频亚洲| 欧美黄色a| 日本高清免费不卡视频| 亚瑟天堂久久一区二区影院| 九九这里只有精品视频| 亚洲无线一二三四区男男| 影音先锋丝袜制服| 青青久视频| 久久精品欧美一区二区| 久久国产高清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亚洲av无码片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人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