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學志
河南省駐馬店市中心醫院眼科(駐馬店463000)
青光眼是由于視野和視力下降共同作用所產生的疾病,臨床中雖未證實與近視、散光有直接的聯系,但其發病率逐年遞增已成為當前不可逆性眼病之一[1-2]。目前主流的治療方式是采取小梁切除術治療,其治療效果受到患者與醫師的廣泛認可,但同時小梁切除術后患者并發白內障的幾率相對較高,視力會受到嚴重的影響從而降低患者預后的生活質量[3]。為改善臨床療效與患者的預后,臨床中進行大量的研究包括中西醫結合、手術改進,均取得了較為理想的結果[4]。本次研究基于中醫理論,探討分析平肝健脾湯在青光眼治療中的作用價值及安全性,為臨床治療方案提供有效的數據參考,現報道如下。
1 研究對象 研究納入我院從2015年9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113例(116眼)青光眼患者作為此次研究對象,征得患者同意后根據治療方法不同進行分組,及對照組(56例)與研究組(57例),對照組中男性31例(31眼),女性26例(27眼),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62.9±2.3)歲,眼壓18.3~24.4mmHg,平均眼壓(21.3±2.5)mmHg,研究組中男性38例(38眼),女性20例(20眼),年齡45~74歲,平均年齡(63.1±1.9)歲,眼壓18.5~24.3mmHg,平均眼壓(21.6±2.6)mmHg。研究方法及途徑經由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兩組患者臨床資料進行組間比較,數據檢驗結果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西藥治療,可應用鹽酸卡替洛爾滴眼液(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10970025)或屈服前列素滴眼液(生產廠家:ALCON Cusi,S.A,批準文號:注冊證號 H20130813)滴眼治療,每日1次,若滴眼1周后仍無法降低眼壓,則給予患者尼目克司、甘露醇等進行降壓治療,每2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4個療程;研究組患者在對照組基礎上加用中藥湯劑治療,自擬平肝健脾湯,組方:石決明20 g,澤瀉、菊花各12g,桂枝、陳皮各10g,柴胡、白術、豬苓各8g,根據患者病情變化隨證加減,視力下降嚴重者加大黃10g,黃芩8g清熱平肝,出現眼脹頭痛者,可加郁金香6g疏肝止痛。用水煎服,每日1劑,每天服用2次,連續服用4周為1個療程,連續治療兩個療程后,期間所有患者定時測定眼壓水平。
3 觀察指標 治療后對患者進行隨訪調查,分別于治療前與治療后2、4、8周檢測眼壓,眼壓檢查選取3次測定結果的平均值;對兩組患者治療前與治療后2月的最佳視力進行統計對比;根據眼壓測定水平對臨床療效進行評價,分為治愈、有效以及無效,治愈:患者的眼壓水平恢復至正常,視力明顯提升或恢復;有效:治療后眼壓水平未恢復至正常范圍內,視力有所提升;無效:治療后患者眼壓水平無明顯改善,視力水平無改善或下降。治療總有效率=(治愈+有效)÷例數×100%。觀察兩組患者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4 統計學方法 數據采用SPSS 20.0統計學軟件進行分析,計數資料采用[例(%)]表示,采用卡方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行獨立樣本t檢驗,檢驗標準為α=0.05。
1 眼壓水平對比 兩組患者治療前眼壓水平組間比較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2、4、8周后眼壓水平明顯改善,同治療前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4、8周研究組患者眼壓同對照組比較結果明顯緩解,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眼壓對比(mmHg)
2 視力比較 研究組患者治療前視力均值為(0.08±0.01),對照組視力均值為(0.09±0.02),兩組對比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視力均出現顯著提升,研究組患者視力均值為(0.15±0.02),對照組為(0.13±0.02),兩組治療前后視力水平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同時研究組患者視力均值高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臨床療效 治療2月后對兩組患者的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價,研究組患者治療總有效率同對照組比較差異較大,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更高,檢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4 不良反應 兩組患者治療過程中未見嚴重不良反應發生,僅出現角膜充血、眼部疼痛等一般不良反應,但研究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同對照組比較更低,組間數據檢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不良反應對比[例(%)]
青光眼的病因與患者眼壓出現病理性升高有關,眼壓升高后所產生的壓迫會導致患者的視神經受到擠壓出現缺血性視神經損傷,持續性的高眼壓會逐步加重患者眼睛視覺功能的傷害[5]。
患者隨著眼晶狀體的增厚、渾濁以及膨脹,會逐漸增加占用的空間,導致與虹膜的接觸面積增大,房水從后向前流進的阻力明顯增加則引發瞳孔組織、房角變窄等情況發生,部分患者由于房水外流的阻力增大后可能出現房水流出通道關閉的情況發生,這類患者的眼壓會急劇升高,對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和威脅[6-7]。針對青光眼的治療主要以早期干預為主,避免出現視覺神經不可逆性的損傷,根據病理類型的不同急性與慢性青光眼患者診治初期可采用腎上腺受體阻滯劑進行治療,觀察患者的眼壓水平改善情況,若仍無法控制可在眼壓趨于穩定后采用手術治療[8]。常規眼藥水或是手術治療雖有一定的治療效果,但對于眼壓水平的控制并不穩定,同時患者對于眼藥水滴眼治療可能出現不耐受的情況,使其無法完成治療或進一步降低視力。角膜內皮細胞對于維持角膜透明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的功能受損將降低患眼的視力以及對內眼手術的耐受力,進而影響多種眼部疾病治療方案的制定,因此青光眼患者在選擇治療方法時需謹慎考慮其對角膜內皮的可能影響[9-10]。
中醫理論中將青光眼歸屬于五風內障,患者起病階段未見有明顯的不適癥狀,隨著病情發展可見有眼珠的變化,遂出現眼珠變硬且瞳色渾濁的情況,此時患者的視野有明顯的縮小[11]。從臨床經驗來看,青光眼的發病年齡可從20歲至65歲,中醫理論認為清風眼障發病機制由體內痰火淤積造成,氣機阻滯導致神水滯留或是由體內氣陰不足出現目失濡養的情況。肝郁氣滯、脾實生痰及真陰暗耗都是形成青光眼的主要發病機制。本次研究筆者自擬平肝健脾湯治療收治的青光眼患者,方組中石決明、柴胡是為君藥,茯苓,菊花、澤瀉是為臣藥,白術與豬苓是為佐藥,而桂枝、陳皮為方中使藥,主要聯用共同作用于肝脾,解除患者的肝失疏泄及氣機淤滯,同時還有降火理氣的作用,隨證加減可進一步保證治療效果,從本次研究結果來看,應用平肝健脾湯治療青光眼效果顯著,能夠更快的改善患者的眼壓水平,臨床療效及不良反應均更具明顯優勢,說明其用藥安全有效,與蔡蕭君等[12]應用疏肝明目湯取得研究結果較為一致。
綜上所述,在中醫理論中青光眼的發病機制與肝脾相關,此次研究自擬平肝健脾湯臨床療效顯著,能夠快速降低患者的眼壓水平同時保證了治療的安全性,對于青光眼治療有重要意義,值得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