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風霞,郭偉杰
河南省漯河市中心醫院口腔種植科(漯河462000)
復發性口腔潰瘍是最常見口腔黏膜疾病之一,為患者身心健康帶來巨大困擾[1]。目前研究認為復發性口腔潰瘍發病常與過度疲勞、精神緊張[2]、機體免疫力低下等因素有關,但病因多種且復雜,且該病常常反復發作,治療難度大,部分患者難以得到有效的治療。由于該病發病原因的復雜性,臨床多以中醫與西醫相互結合、兼顧心理作用,以達到消除可疑病因、增強體質、對癥止痛等目標[3]。目前西醫臨床治療用藥主要是以止痛、抗炎、促進其愈合及縮短周期為主[4]。雖然效果顯著,但部分患者因無法耐受其不良作用而限制了藥物的使用。我國傳統中醫藥對該病治療經驗豐富,包括了含漱、涂抹、貼膜和霧化等多種形式[5-6]。鑒于此,本試驗采用自擬口瘡靈方局部貼敷聯合氨來呫諾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目的在于拓展臨床治療新方法,現報道如下。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中醫口腔科收治的復發性口腔潰瘍患者108例,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4例,其中男性26例,女性28例,年齡20~60歲,平均年齡(34.8±7.7)歲,發病頻率(1.81±0.24)次/月,病程(30.11±5.42)月,BMI(21.96±2.41)kg/m2。觀察組54例,男性24例,女性30例,年齡21~61歲,平均年齡(35.1±7.6)歲,發病頻率(1.79±0.25)次/月,病程(29.87±5.39)月,BMI(22.01±2.39)kg/m2。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患者年齡在20~62歲之間,男女不限。②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診斷需符合以下特點:起病時間較快,口腔黏膜可見1個或以上直徑<1cm的圓形或橢圓形黏膜潰瘍,同時伴有燒灼疼痛感,且反復發病,病程在2年以上。③患者能夠在治療期間積極配合各項檢查與治療。④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排除標準:①患有消化性潰瘍、急性感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免疫異常等;②近3個月內吸煙、嗜酒、近1個月應用免疫抑制劑、就診前1天使用消炎止痛藥物的患者;③過敏體質患者;④不能夠配合治療的患者;⑤圍生期婦女。
2 治療方法 對所有的入組患者進行健康知識教育,使患者對病情具有充分的認識與了解,達到消除患者顧慮與緊張情緒的目的,取得患者支持與配合。治療開始后叮囑患者要注意保持口腔的衛生,忌辛辣、刺激食物及煙酒,盡量清淡飲食,保證充足睡眠,避免緊張等不良情緒。
對照組患者給予氨來呫諾治療,氨來呫諾由四川省旭暉制藥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061175,服用方式:口服。2片/次,2次/d,早飯前與晚飯后服用。連續用藥1個月。
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口瘡靈方局部貼敷。口瘡靈方局部貼敷藥物組成:基本方含金銀花15g,薄荷、甘草各10g,青黛、黃連、細辛、乳香各5g,涂抹潰瘍創面,清壓10秒,每日4次,三餐漱口后,睡覺前。連續用藥1個月。
3 觀察指標 ①1個月后觀察并記錄治療前后口瘡疼痛評分、口瘡大小、數目等情況。口瘡疼痛評分:采用視覺類比量表(VAS)記錄潰瘍期的疼痛分值。采用10分制,0表示“無痛”,10分表示“不能忍受的疼痛”,患者根據疼痛的感覺程度不同進行評分并作記錄。②根據中醫癥候療效判斷標準(2002版《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進行療效評定。治愈:癥狀、體征消失或基本消失,證候積分減少≥95%;顯效:癥狀、體征明顯減輕,證候積分減少≥70%;有效:癥狀、體征減輕,證候積分減少≥30%;無效:癥狀、體征均無明顯改善,甚至加重,積分減少<30%。總有效率=(治愈+顯效+有效)/總例數×100%。③比較分析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況,分別采集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外周靜脈血,采用流式細胞術(美國BD Facscalibur流式細胞儀)對T淋巴細胞亞群水平進行測定,測定指標主要包括 CD3+、CD4+、CD8+、。
4 不良反應 不良反應包括口干、局部紅腫、輕度黏膜刺激痛等,統計不同反應的發生人數。
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 22.0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或構成比表示,數據處理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1 兩組病情改善情況 兩組治療后口瘡疼痛、口瘡直徑、口瘡數目均較本組治療前明顯降低 (P<0.05),且治療后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表1 兩組病情改善情況比較(分)
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 觀察組治療后臨床療效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臨床療效比較[例(%)]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況

表3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免疫功能改善情況
注:與本組治療后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
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比較 對照組不良反應發生患者12例(22.2%),其中包括口干5例、局部紅腫3例、輕度黏膜刺激痛4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患者5例(9.3%),其中口干3例、局部紅腫2例,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比較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
隨著現代社會節奏的加快,人群生活和工作壓力不斷增大,加上飲食和作息不規律等諸多因素,導致復發性口腔潰瘍的發病率逐年增高,據統計學調查復發性口腔潰瘍占口腔黏膜病變總數的20%[7]。復發性口腔潰瘍其病因可能與細菌或病毒感染、微量元素缺乏、免疫異常[8-9]、遺傳以及環境和全身因素等有關,該病具有反復發作的特點,常使患者無法正常飲食和言語,嚴重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治療的主要目的是消炎止疼,促進潰瘍早期愈合,減輕患者的痛苦。氨來呫諾為抗組胺藥,能抑制肥大細胞,嗜中性白細胞及單核細胞炎性介質組胺、白三烯的形成和釋放,有抗變態反應和抗炎活性,抑制超敏反應,加速潰瘍愈合[10]。從中醫角度看,復發性口瘡的發生是因飲食不節、煩勞、郁熱化火等導致熏灼口舌,病機為熱壅血滯。口瘡靈方局部貼敷其藥物組成包括:甘草、金銀花、薄荷、青黛、黃連、細辛、乳香,其中甘草具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補脾益氣的功效,還能調節患者的免疫功能[11];金銀花可清熱消痰,解讀防腐;薄荷疏肝理氣、利咽止痛;青黛、黃連則清熱解毒,瀉火定驚;細辛能祛風散寒,行水開竅。乳香則可發揮消炎防腐、消腫生肌之功效。綜上所述,口瘡靈方局部貼具有清熱解毒、調節免疫功能、促進潰瘍面愈合的作用。但目前二者聯合用藥的研究尚少。
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口瘡疼痛評分、口瘡大小、數目均低于對照組,治療總有效率(88.9%)高于對照組總有效率(77.8%),且觀察組患者的水平明顯高于對照組,而低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以上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因此,口瘡靈方局部貼敷聯合氨來呫諾治療復發性口腔潰瘍的臨床效果顯著,有助于潰瘍的愈合,提高了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臨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