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晨,陸利霞,熊曉輝
(南京工業大學食品與輕工學院,江蘇南京 211800)
20世紀七八十年代以來,各大高校開始重視實踐教學。傳統的國外大學,如牛津大學、劍橋大學等將課程設置全面與實踐相結合,并開展科研式實踐教學模式,以能力為本位,充分發揮受教育者的主體性,培養他們的創新能力。在其他國家,如美國、德國,分別采用CBE和“雙元制”模式開展實踐教學,以職業要求為出發點,注重校企結合,培養職業能力。這些大學以行業、產業或崗位所需要的技術、技能為邏輯體系,培養技術型、技能型人才。因此,他們所培養的大多數畢業生一進入人才市場,就能很快勝任崗位要求和新技術的發展[1]。
近幾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飛速發展,許多學者進行了實踐教學模式的研究,以促進我國實踐教學的發展。例如,周愉晴[2]提出的“三層次、全程化”的實踐教學模式,金光明等人[3]根據動物醫學專業特點提出的“層次模塊”的實踐教學模式,李立等人[4]在電氣工程、自動化、電子信息專業中探索了一種“三開放”實踐教學模式。這些教學模式都為學生的實踐活動創造了良好條件,提高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和科學研究能力,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科研基礎。
“食品工廠設計”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必修專業課程之一,同時又是一門涉及到工程、建筑、經濟、技術和環境等專業的綜合性、實用性課程。目前,國內對于“食品工廠設計”課程的改革研究較多,蔡瑞等人[5]從注重學科的前沿性與實用性、充實教學內容、改進課程教學方法、增強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食品工廠設計”課程教學改革的新措施等方面探討了課程教學體系和教學內容的改革。高愛武等人[6]針對“食品工廠設計”課程的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從理論教學、實踐教學和課程設計3個方面給出了教學模式的改革措施。陳良等人[7]針對食品質量與安全專業的“食品工廠設計”課程,從教學內容、教材建設和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了改革實踐,效果良好。然而目前為止,絕大部分研究與改革都集中在課程教學及如何采用各種方法使教學與實踐相統一方面,對于該課程在實踐方面的教學模式探討和教學運行機制的改革上,沒有較為系統的研究。
與該課程緊密聯系的3種實踐教學模式分別是創業取向的實踐教學模式、學術取向的實踐教學模式和經營取向的實踐教學模式[8]。創業取向實踐教學模式的主要目的是培養具有創新思維和開拓精神的創業型人才,在這種實踐教學模式下進行“食品工廠設計”課程的教學改革,可以請有經驗的企業工程師指導學生,以現實問題為切入口,在他們的指導下,充分調動學生進行工廠設計的積極主動性。強調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轉變為引導者和輔助者,課堂教學中多創設與工廠設計問題相關的情境,課下引導學生主動查閱網絡資料,獲取最新的食品工廠設計信息,提高教學效率,通過自主學習意識的鍛煉,提高學生的創業精神和實踐能力。
在學術取向的實踐教學模式中,首先在教學過程中將教學內容與食品工業發展的需要緊密聯系起來,將現代食品加工的新工藝、新技術、新設備融入到工藝設計的內容中,并將HACCP,GMP,5S,ISO9000等質量安全管理體系等納入到食品工廠工藝設計內容,并將環境保護、三廢處理等作為日常教學內容,與實際生產緊密相連[9]。將大學生的學科競賽與“食品工廠設計”課程進行有機結合,學生也可以自主創新有關工廠設計的科研課題,學校給予一定的創新基金資助,在這個過程中,鼓勵學院學生與工廠設計相關專業(如建筑專業、機械工程專業、環境科學與工程專業)的學生共同研究設計,實現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促進學生更有深度地完成課題,并匯報或發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最終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10]。
在經營取向的實踐教學模式中,可以將理論學習與實踐探索緊密結合,利用學?;驅W院現有的中試車間和生產線,為學生進行實物講解,通過中試生產線的車間設計、工藝布置、設備選擇、管道布置等食品工廠工藝設計,為學生提供多方位的觀察與思考。采用企業現場教學的方法,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企業,采用現場觀察、情況介紹、現場問答(討論、教師點評)的步驟實施企業現場教學。增加學生的知識,提升學生的能力和思考問題的高度[11]。最后,可以安排企業導師,指導學生進入企業進行與工廠設計相關的畢業設計,最終使學生熟悉食品企業的運行和管理、工廠設計的流程和評價,以及基本勝任工作的要求。
首先,建立指導教師負責制。提高大學教師的行業基本理論和實踐操作能力,使大學教師不僅有較高的理論水平知識,還要有較多與食品行業,特別是食品工廠相關的實踐教學經驗,建設“雙師型”的教師隊伍,以便在“食品工廠設計”課程教學過程中全面指導和引導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際生產融會貫通,促進教學目標的實現。其次,建立實踐教學激勵機制。安排專業教師到食品企業實習實踐,掛職鍛煉,并將在企業工作的時間轉化為工作量,以提高教師工資待遇,或作為教師評定職稱、評選先進等的必要條件;學生參與企業實踐活動或教師的工廠設計科研項目,取得一定成果的,給予資助或獎勵,同時將學生參與的工廠設計實踐活動作為獎學金評定的重要參考。最后,優化實踐教學的內外部環境。在校內,投資建設小型食品工廠或生產流水線,作為實訓工廠和實訓基地;在校外,與當地食品企業聯合創辦“食品工廠設計”課程實踐教學基地,參與食品工廠的新產品、新工藝、新設計,以及食品工廠的改建、擴建等,把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使實踐教學得以順利運行和真正發展。
對“食品工廠設計”實踐教學進行改革,將為工程類課程實踐教學模式的改革和運行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論研究基礎,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工程能力、創新能力、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等,培養食品行業專業應用型人才,為食品企業和工廠輸送適宜的人才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