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 輝
(遼寧省北票市北四家林果服務站 遼寧 北票 122300)
1.1 北票市油松純林生長特點。油松純林是北票市現有水土保持林中最早最原始的林分之一,在北票市分布比較廣,所占面積也比較大,林齡以20~60年居多,一般胸徑4.5~15.5 cm,樹高3.5~8.8 m,單位面積林木蓄積量8.13~37.55 m3/hm2。由于地力條件較差,經營管理不到位,病蟲為害加劇,油松純林樹木生長發育表現為樹勢弱、生長總量小,林分優化土壤結構功能低,絕大部分油松純林難以發揮水土保持林的多功能效能。
1.2 北票市油松、刺槐混交林生長特點。油松、刺槐混交林在遼西地區的北票市所占比例較大,此類混交林多以塊狀、帶狀混栽為主。由于刺槐具有側根比較發達、根系萌蘗能力強且多有根瘤菌的特點,在保持水土與改良土壤效能方面作用十分顯著。刺槐與油松實施混交后,10~15年生的林分蓄積量可達到97.08m3/hm2,是北票市水土保持林中功能表現極好的混交林分類型之一。
1.3 北票市油松、沙棘混交林生長特點。沙棘是一種對干旱、瘠薄、低溫抗性強的樹種,沙棘根系十分發達,但是主根較淺,并且根系的萌蘗能力十分強,5~6年生平均樹高可達2.0~2.4 m,水土保持功能極好,沙棘和油松實施喬灌混交后,其水土保持功能顯著增加,實施混交后的油松林木樹總高度、胸徑粗分別比純油松林提升4.5%和15.0%。
1.4 北票市油松、大扁杏混交林的林分生長特點。大扁杏具有生長速度快、結果早、抗旱抗寒的特性,可植于土壤與氣候較差的環境條件下,極其適宜在北票市純油松林內實施混交林改造,形成新的油松、大扁杏混交林。油松、大扁杏混交林是北票市兼生態與經濟型于一體的優良水土保持林之一。
1.5 北票市油松、紫穗槐混交林的林分生長特點。紫穗槐是一種抗寒、抗旱、抗病蟲性能極強的樹種,作為用材林其經濟價值較高,用途比較廣泛,具有改善土壤結構的效能。在遼西地區的北票市紫穗槐與油松呈塊狀、帶狀混交,具有極好的水土保持效果。
2.1 北票市不同類型林分的層次結構分析。不同的林分層次結構,對于衍生林地物種的多樣性有所不同。對于油松純林而言,其層次結構十分簡單,層次極不明顯。而混交林其層次結構便比較復雜,分層十分明顯,自上而下依次為喬木層、灌木層、更新層、草木層、枯枝落葉層。混交林林分的物種多樣性指數與純林比較具有較大的優勢,改造后的混交林其水土保持效果、物種多樣性指數與油松純林比較,都具有一定的優勢。
2.2 北票市不同類型林分的立木徑級結構與樹高結構分析。經測定,北票市的油松純林以小徑木的比例較大,而各種類型混交林里的油松,大徑階油松的林木比例較大,由此可以得知,油松純林經改造轉為混交林后,對于油松林木的徑向生長極為有利,林木的樹高增幅也較大。不僅如此,混交林與純林的林分樹高幅度及各樹高林木所占比例也不一致。未改造的油松純林樹高幅度為1.80~7.25 m,其中,中等樹高(以4.0 m計)以下林木株數占55.5%~62.5%,而混交林中的油松樹高幅度為3.45~7.88 m,樹高5.5 m以上林木株數占70%~75%。
2.3 北票市不同類型林分的生物量比較。對北票市的典型水土保持林里的喬木類型混交林、喬灌類型混交林、油松純林的生物量進行分別測定后,喬木混交林的林分總生物量與喬灌混交林比較、與油松純林比較,都顯示出極大的優勢。喬灌混交林的生物總量次之,油松純林的生物總量最低。
2.4 北票市不同類型林分的土壤狀況分析。各種類型的混交林與油松純林比較,其土壤結構與土壤肥力狀況均具有較顯著的區別,油松純林經實施改造后,轉化為油松闊葉混交林,林地土壤理化性狀改善幅度較大。經實地測定,混交林下的林地土壤容重比油松純林減少0.04~0.25 g/cm3,土壤孔隙度提升0.75%~3.85%,有機質提高0.028%~0.822%,全氮含量提高0.003%~0.048%。由此可以證明,油松與闊葉樹形成的混交林,對改善林地的土壤理化性狀作用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