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宇 劉萬科 李俊強
(河北省昌黎縣林業局 河北 昌黎 066600)
1.1 夏剪目標。控制樹體生長勢過旺,促進樹體成花并使樹體通風透光。通過對梨樹進行夏季修剪,使梨樹的枝、葉、花、果在樹冠合理均勻的分布,能夠合理充分有效的利用陽光,改善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的關系,減少樹體無用營養的消耗。通過夏季修剪平衡樹勢、培養結果枝組、調整枝組角度和枝條的疏密度,改善樹體的光照條件。
1.2 修剪依據。①因樹、因枝條修剪:梨樹極性較強,成枝率弱,應因樹因枝修剪造形。②平衡樹勢,主次明了。梨樹干性較強,要求有中央領導干,中央領導干周圍合理配備主枝,主枝上配備側枝。③充分利用空間,且通風透光。
1.3 修剪方法。幼樹通過拉枝培養結果樹形;結果樹要全面推行夏季修剪,達到控制冠高,保持豐產樹形,調節內外膛光照和通風,控制夏梢生長,促進花芽分化。
1.3.1 扭梢。對當年生長旺盛、角度直立的長梢,有生長空間的可進行扭梢,可改善枝條的生長勢和生長角度,使枝條由直立生長轉變為水平或斜向下生長。
1.3.2 拉枝。對于有空間利用的地方,通過對各種枝條進行拉枝,采用以拉代剪技術,緩和樹體生長勢,解決通風透光問題。拉枝在每年的5~6月份進行,對于主枝,拉到與中心干成70°左右,對于輔養枝,拉到與中心干成80°為宜。
1.3.3 環割。對于無法通過拉枝開角的主枝,在5~7月份通過環割,控制梨樹樹體生長勢和新梢生長,促進成花和果實生長。
1.4 夏季修剪應注意的問題。夏天修剪一般在5~7月份,宜在幼樹、旺枝生長較多的樹上應用,修剪的傷口不宜過多和過大。
2.1 肥水管理。5月中旬施壯果肥,促進果實膨大,以P、K型復合肥為好,畝用量40 kg,施肥深度20 cm左右,施肥后應及時灌水、覆土。
2.2 土壤管理。應在雨后或灌水后及時進行松土和中耕除草。減少土壤水分的蒸發,并除掉雜草,減少一些病蟲害的滋生。
蟲害主要為梨木虱、梨二叉蚜、梨小食心蟲、梨網蝽、臭蝽象等;病害主要有梨黑星病、輪紋病、腐爛病、輪紋病等。
3.1 蟲害防治措施。主要采取噴施化學藥劑、物理誘殺成蟲和利用天敵治蟲等辦法。
3.1.1 梨二叉蚜。①噴施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4 000倍液、20%殺滅菊酯2 500倍液。②保護蚜蟲的天敵瓢蟲、草蛉、食蚜蠅等。
3.1.2 梨小食心蟲。在成蟲發生高峰期用5%的阿維蟲清5 000倍液防治。
3.1.3 梨木虱。①農業措施。越冬前和生長季清理干凈果園內枯枝落葉和各種雜草;冬天澆封凍水;萌芽前刮除各種老翹樹皮,壓低越冬蟲源基數。②化學防治。防治梨木虱有2個重要的用藥時期:3月中旬越冬成蟲出蟄期可選菊酯類藥噴霧;第1代若蟲孵化盛期可選用吡蟲啉、螨克等藥劑防治;其他時期可根據梨木虱發生數量和危害程度合理用藥。
3.1.4 臭蝽象。冬天人工捕捉成蟲;實行套袋栽培;若蟲期用48%樂斯本乳油1000~1500倍液噴霧防治。
3.2 病害防治措施
3.2.1 梨黑星病。①農業防治:合理修剪,改善樹膛通風透光性;果實套袋,防止病原菌對果實危害、侵染;增施有機肥和微肥,避免因偏施氮肥造成枝條徒長;栽培抗性品種;人工剪除病枝、病葉,并集中銷毀。②化學防治:雨后用藥;從病芽梢發現病害開始,每隔10 d噴布1次殺菌劑。內吸殺菌劑選擇特普唑可濕性粉劑,保護劑選擇1∶2∶200倍波爾多液、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
3.2.2 輪紋病。通過加強栽培管理措施,增施有機肥和微肥,增強樹體抗性;夏季將枝干上的病斑及時刮除,然后用腐必清消毒傷口,將刮掉的病斑集中燒毀;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每隔20 d噴藥1次。
3.2.3 腐爛病。合理施有機肥和化肥,合理澆水,控制果樹產量,增強樹勢;秋季梨樹落葉后對易感病的品種進行枝干涂白,防止凍傷和日灼;夏季刮除病斑,刮后用腐必清進行消毒,有良好防效。
4.1 疏果。疏果要求在花后半個月內進行,一般在4月底5月初疏果。
4.2 果實套袋。套袋應在疏果后立即進行,時間愈早愈好。套袋前噴殺菌劑和殺蟲劑,殺除果面附著的病菌蟲卵,噴藥后3~5 d內完成套袋,未套完袋的要再噴殺菌劑和殺蟲劑后再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