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路 郭柏旭
(1松原市寧江區大洼鎮水利工作站 吉林 松原 138000;2松原市寧江區水利工作總站 吉林 松原 138000)
為了促進新農村建設,必須要結合當前農村飲水現狀和當地的實際情況,對造成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原因進行分析,并采取相應對策,提高飲水安全水平。
造成農村飲水安全問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1 農村飲水安全管理過程中的管理主體缺位。我國的很多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管理都是由專業的管理部門或者第三方機構承擔,但仍有很多地區存在農田水利基礎設施使用頻繁,而管理欠缺,甚至無人管理的情況,尤其是在一些農村改革相對滯后的地區,以前集體所有制下的農田和農田設施因為制度改革變成了農民分散經營,但是農田水利基礎設施產權不明確,導致農村水利設施陷入無人管理和修建的困境,村民飲水難問題越來越嚴重。
1.2 部分農民思想觀念比較陳舊,對農村飲水安全的重視程度不夠,所以導致農村地區的飲水安全問題越來越嚴重。
1.3 水資源分布不均,飲水安全挑戰大。我國的水資源分布不均勻,很多農村地區經濟較為落后,在生產過程中依舊采用比較傳統的方法進行生產,水資源浪費嚴重;還有一些水資源比較缺乏的地區,地下水開采超量,水量供給不足,導致農村人口飲水安全依舊得不到解決。
1.4 農村經濟發展加快,水源污染加重。農村經濟快速發展也加劇了水源污染情況,比如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大量使用化肥、農藥等,導致水體受到污染,水源富營養化和有毒成分急劇富集,對人們的身體健康造成嚴重威脅。有的農村地區調整產業結構,開辦了大量養殖場、加工廠等,對當地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水源污染嚴重,農村飲水安全問題越來越突出。
2.1 大力推廣用水戶全過程參與的飲水管理機制。在農村飲水安全過程中要調動農民積極性,讓所有用水戶參與到水源管理過程中,明確農村飲水工程的所有權和經營管理權,將具體的管理責任落實到具體的責任人身上。在農村飲水安全管理中可以堅持“責、權、利”相統一的管理機制,根據水利部頒布的 《農村人畜飲水項目建設管理辦法》和 《關于加強村鎮供水工程管理的意見》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對飲水工程的運行、維護以及水費計費收費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另外,還應該要積極應用市場管理機制,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建立更加靈活、有效的農村飲水安全運行機制。
2.2 飲水工程與環保一起抓,相互促進。從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角度來看,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礎是保證飲水資源干凈、清潔。由于當前農村飲水受到的污染比較嚴重,所以,一方面應該要加強水污染治理,減少污染來源,限制有害有毒物質的使用,農業生產過程中減少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有效遏制污染,確保水體更潔凈。另一方面,應該加強對環保事業的重視,普及環保知識,并且不斷培養群眾的環保意識,將飲水工程管理和環保事業一起抓,從源頭上減少各種污染物的產生,加強對水資源的保護。
2.3 加大技術創新和新技術推廣,科學飲水。由于我國一部分地區的水質不好,水源中的氟、砷等元素含量高,口感苦咸,達不到飲水標準,在調水比較困難的情況下,可以加強對現代科學技術的應用,對水質凈化設備、工藝等進行改進,直接對本地的水源進行凈化,使農村飲水達到安全可飲用的標準。在水源比較缺乏的地區,還可以加強對水循環利用技術的推廣,充分利用本地的水資源,有效緩解水源不足的問題。
2.4 加強安全飲水工程建設。隨著農村經濟水平和人們的生活要求不斷提高,農村飲水工程建設也變得越來越重要,加強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成為農村飲水安全管理的重要途徑。結合新農村建設的重要契機,可以積極加強飲水安全工程的規劃與建設,充分利用本地的水源,集中建設供水點,實現飲用水的集中處理和運輸,促進飲水由分散式逐步向集中式轉變,提高農村飲水工程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