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國新
(遷安市農業農村局植保站 河北 遷安 064400)
冬小麥抽穗楊花期正是麥蚜、麥葉蜂、小麥白粉病等重大病蟲害發生危害的關鍵期,做好小麥中后期病蟲害的監測預警,適時科學指導小麥“一噴三防”,是保障小麥生產安全的重要措施。
5月10日據植保站對遷安市扣莊鎮、夏官營鎮和遷安鎮等麥區的定點調查和大田普查,一般百株蚜量262~338頭,低于上年同期的380~576頭;蚜株率45%~70%,低于上年同期的50%~100%。今年以來,遷安市麥蚜發生偏晚,發生量偏少,較上年同期偏輕。分析原因:4月下旬以來,遷安市氣溫較常年偏低,小麥蚜蟲及麥葉蜂等蟲害的發生擴展受到一定抑制。據遷安市氣象部門預報,未來7天,遷安市平均氣溫18℃~22℃;有兩次雷陣雨降水過程,氣象條件比較利于麥蚜的繁殖危害。預測小麥蚜蟲中偏重發生,個別地塊大發生;小麥白粉病輕發生,個別品種中等發生。
各鎮(街)要加強監測調查,結合實際適時開展防治指導,對大面積集中連片為害達到防治指標的,建議采取專業化統防統治;對個別地塊為害達到防治指標的,建議挑治。實現控制病蟲為害,并減少農藥使用量的目的。
2.1 防治指標。麥蚜百株蚜量達800頭以上或天敵與蚜蟲比例小于1∶150;白粉病病葉率達10%以上。
2.2 防治時期。5月中下旬。
2.3 藥劑推薦。防治麥蚜等常用殺蟲劑可選用噻蟲嗪、吡蟲啉、苦參堿、吡蚜酮、抗蚜威、聯苯·噻蟲胺等。有條件的鎮村,提倡釋放蚜繭蜂、瓢蟲等進行生物防治。防治小麥白粉病等常用藥劑可選用醚菌酯、腈菌唑、丙環唑、氟環唑、戊唑醇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可選用磷酸二氫鉀、蕓苔素等。
2.4 推薦藥劑配方。畝用25%噻蟲嗪水分散粒劑10 g+25%丙環唑乳油20 ml+98%磷酸二氫鉀100 g,或畝用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10 g+30%的醚菌酯30~50 ml+98%磷酸二氫鉀100 g,均兌水45 kg噴霧。
2.5 注意事項
2.5.1 噻蟲嗪。預計大風天或1 h內有雨請勿施藥。噴灑完畢,噴霧器械應徹底清洗干凈。
2.5.2 丙環唑。按照推薦用量使用,勿隨意加大用藥量,否則抑制生長,造成減產。
2.5.3 噴藥宜選在上午10:00前或下午4:00后。嚴格農藥操作規程以免不安全事故發生。
2.5.4 防治后田間病蟲數量仍高于防治指標時,應進行第二次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