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冰 張艷霞 任衛華 王坤宇
(1河南省西華縣自然資源局竹木檢查站 河南 周口 466600;2周口市林業監測站 河南 周口 466600;3周口市川匯區城南辦事處 河南 周口 466600)
西華地處黃河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土層深厚,西北略高于東南,海拔47.8~55.8 m。屬暖溫帶半濕潤氣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平均氣溫14℃,平均降水量750 mm,平均日照時數1 971 h,無霜期224 d,這種溫暖半濕潤氣候適宜多種植物生長。近年來,西華縣以建設森林周口、推進“六化”建設和創建省級森林城市為契機,利用毗鄰周口市區優勢,全力打造城市園林化,共栽植常綠及落葉木本植物、藤本及草坪地被植物近50余種,僅草坪地被植物就有10余種,城市園林化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目前西華縣城市園林中種植的草坪地被植物有麥冬、白三葉草、紅花酢漿草、鳶尾、蔥蘭和美人蕉等,現將園林綠化中這些草坪地被植物的養護管理總結如下,以供參考。
1.1 形態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葉生于基部,叢生,葉狹窄、線形,品種不同則葉寬不同。葉叢常高于花莖,花莖稍彎下垂,總狀花序頂生,花莖比葉稍短或近等長。根較粗,中間或近末端常膨大成橢圓形或紡錘形的小塊根。花白色或淡紫色,花期5~8月。果期8~9月,漿果黑色。
1.2 生長習性。性喜溫暖,要求光照充足,有一定耐寒力,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高,但在土質疏松、肥沃濕潤、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沙質壤土中生長良好,在黏重干旱的土壤中生長較差,抗鹽堿性差。
1.3 養護管理。栽培管理簡單。栽培宜選擇通風良好的半陰環境,經常保持土壤濕潤。由于生長迅速,除應有較充足的基肥外,生長期還應追施2~3次液體肥。常見病害有黑斑病,發病期可割除病葉,噴1∶100倍波爾多液,每隔10~14 d噴1次,連續噴3~4次;蟲害有蠐螬、螻蛄、金針蟲和地老虎等,要注意防治。可分株繁殖。
2.1 形態特征。多年生草本植物。復葉有三小葉,小葉倒卵形或倒心形,頂端圓或微凹,基部寬楔形。分枝多,匍匐枝匐地生長,節間著地即生根,并萌生新芽。夏秋開花,白色,花色也有淡紅色,但較少。白三葉草邊開花邊結籽,由于邊開花邊結籽,所以種子的成熟期不一致,所生種子細而小。果實為莢果,長圓形。
2.2 生長習性。白三葉草喜光,也能耐半陰。喜溫暖濕潤環境,對高溫不耐受,夏季由于高溫,部分植株會處于半休眠狀態。由于白三葉草不耐干旱,在生長期遇干旱時,部分葉片會出現邊緣枯焦。對土壤要求不高,尤其喜歡黏土耐酸性土壤,也可在砂質土中生長,不耐鹽堿。
2.3 養護管理。由于白三葉草生活力強,有自播能力,植株矮小而匍匐,所以作為地被植物,覆蓋效果較好。白三葉草本身有固氮能力,故對肥料要求不多。但在久旱時,要及時澆水抗旱,澆水宜本著少次多量的原則進行。
3.1 形態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植株叢生。葉具長柄,基生,倒心臟形,葉正面和背面均被絨毛,有黃色斑點分布于邊緣。花期4~11月,其中盛花期為4~7月和9~11月,8月花少。花色淡紅或深桃紅,基部抽出花莖。
3.2 生長習性。紅花草性喜光、喜濕潤環境。能耐半陰,但花數少。不耐酷暑但耐寒,當夏季高溫時,會現出半休眠狀態,開花不良。能適應多種土壤,但最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沙質土壤。
3.3 養護管理。春至初夏旺盛生長季節,每10~15 d澆稀薄肥水1次。越冬最低氣溫不低于5℃。全年均可進行分株栽植,即使是盛花期分株移栽,在種植時,只要壓緊根部泥土并澆足水,也極易成活。
4.1 形態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30~60cm。根狀莖、節間短,莖匍匐并多節。劍形葉交互排列成2行,長30~50 cm,寬2.5~3 cm。4~5月開花,總狀花序,花莖與葉等長,花蝶形,藍紫色,1~3朵。果期6~8月,蒴果大,長橢圓體形,具6棱。
4.2 生長習性。性喜陽,稍耐陰,有較強耐寒性。喜肥,視生長情況可適當施肥。喜濕潤、排水良好、微酸性土壤,也耐干燥環境,能在沙質土和黏土上生長。
4.3 養護管理。春、秋季或開花后分株種植,從根狀莖結合處分開,分出的小株至少要帶1~3個芽,分株后應將葉片剪去1/2左右,種植后澆水。主要蟲害有蝕夜蛾,可用99%敵百蟲1 200倍液灌根防治。病害有軟腐病,可用1∶100倍波爾多液防治;發生銹病在發病初期可用25%的粉銹寧400倍液防治。
5.1 形態特征。多年生常綠草本植物,株高15~20 cm。葉生于基部,葉線形、暗綠色、肉質,直立或稍傾斜。花葶中空、較短。花頂生,單生,花白色,長橢圓形至披針形,花期7~9月。
5.2 生長習性。喜光,耐半陰;喜溫暖,有較強的耐寒性;喜濕潤,耐低濕;喜肥沃而略黏質、排水良好的土壤。蔥蘭極易自然分球,分株繁殖容易,栽培需注意冬季適當防寒。
5.3 養護管理。管理簡單。一般在春天將大株分成數株,然后將小株栽植澆水,成活的植株當年能開花。
6.1 形態特征。球根花卉,多年生。地下莖不分枝、肉質。葉長橢圓狀披針形,互生。花色較多且花期較長。頂生總狀花序,花大,花冠瓣狀,由5枚退化雄蕊和扁平的花柱組成,上有紅、粉紅、黃、乳白、橙等各色斑點。5~11月開花。蒴果有突起、具刺,種子黑色。
6.2 生長習性。喜陽光充足、高溫炎熱環境,對土壤要求較高,最適于肥沃、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雖是地被植物卻畏強風和霜害;可抗氯氣及二氧化硫,適合于氯氣及二氧化硫污染的地區栽種。
6.3 管理養護。春季4~5月栽種,萌芽后莖頂形成花序,小花自下而上開放,花期6月至霜降前,花期長,初霜后起球晾干,儲藏于溫室干沙中,保持5~7 d,越冬。一般用分株、塊莖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