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遠
(河北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當前農業生產中,受制于“一家一戶”生產種植模式,農業生產易受氣候、病蟲害、市場價格影響,造成收益低,農民增收致富難。針對這種情況,張家口蔚縣另辟蹊徑,從外圍引進世界級企業,通過打造雜糧產業,一舉突破技術、市場等產業發展瓶頸。實現了農民脫貧增收,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
張家口蔚縣經濟發展較弱。但全縣自然環境較好,境內地勢平坦,土地肥沃,有京西著名的“米糧川”之譽,尤其是抗災力強而又耐旱的谷物適宜于在這種環境下生長,故在糧食作物種植上,小米成為蔚縣首選,歷代相襲。2010年,蔚縣貢米被確定為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益海嘉里集團作為世界500強企業,主營業務為糧油食品加工、銷售。通過細致的產業考察,企業與當地政府形成共識,立足當地雜糧優勢,打造“金龍魚”牌蔚州貢米,探索和開創了“訂單種植、溢價收購、品牌營銷、利潤反哺”的雜糧全產業鏈整合發展模式,促進農民增收。
2.1 建設產業龍頭企業。益海嘉里集團與當地龍頭企業張家口蘿川貢米有限公司合資成立了“益海嘉里(張家口)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投資3 000萬元在蔚縣經濟開發區建設了萬噸貢米加工廠。蔚縣以合資企業為龍頭,帶動和輻射全縣發展綠色谷子種植20萬畝,推行規模化種植,提高機械化程度,發展現代農業產業,培育新品種,培植貢米品牌,做強做大貢米產業。
2.2 實現雜糧全產業鏈整合。依托龍頭企業優勢資源,蔚縣小米實現了從種到銷的全產業鏈整合。一是訂單種植。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農戶”的訂單種植模式,實行統一規劃、統一供種、統一種植、統一標準方案、統一技術要求、統一收購倉儲的“六統一”管理體制。合作社與農戶簽訂種植收購協議,連片開發,規模種植。二是溢價收購。蘿川貢米公司與各合作社簽訂谷子種植訂單,實行保護價收購,解決農戶賣糧難問題。市場價低于保護價,按保護價收購;市場價高于保護價,按高于市場價10%~20%的價格收購。對建檔立卡貧困戶的谷子,按照普通農戶的收購價格標準,再上浮15%,直接帶動貧困戶實現增收。三是品牌營銷。通過品牌提高產品附加值,培養內生脫貧動力,增強產業造血能力。益海嘉里與縣政府和當地龍頭企業將“蔚縣貢米”這一品牌與集團知名品牌有機結合、整體包裝,共同開發打造“金龍魚·蔚州貢米”品牌,讓蔚縣小米實現溢價增值。在營銷上,益海嘉里采取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方式,線上渠道聯手京東、天貓,線下渠道聯手沃爾瑪、家樂福、華聯、京客隆、物美等知名超市,形成線上、線下全覆蓋的強大營銷網絡,讓蔚州貢米更便捷地走進千家萬戶。四是利潤反哺。益海嘉里把小米銷售純利潤以專項資金的形式全部投入到蔚縣的精準脫貧事業,用于貧困村基礎設施建設、扶貧助學、脫貧產業發展等,讓脫貧資金擁有源頭活水。另外,每售出一袋金龍魚牌“愛心桃花小米”,就有一元錢捐贈給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定向用于蔚縣兒童愛心助學活動。
2.3 強化與農戶利益聯結。產業整合最終目的是農民增收。為此蔚縣強化企業與農戶的利益聯結。一是實現產業升級。對接益海嘉里集團所轄企業產品生產需求,擴大蔚縣黃豆、蕎麥等雜糧生產種植基地,促進全縣農業種植結構調整,帶動農民增收,把蔚縣打造成供應北京市安全綠色農產品基地。二是依托小米產業扶貧項目,面向蔚縣本地為小米加工廠招錄員工,并持續提升其專業能力。三是從當地初中畢業的貧困家庭待業青年中選拔可塑之才,由集團資助到揚州旅游商校金龍魚烹飪班接受國內頂級餐飲大師的培訓,并安排就業。四是與蔚縣職教中心合作委培專業技工,定向委培定點實習,培訓合格在京津冀區域集團工廠安排就業。
全鏈整合的組團式扶貧,發揮行業龍頭企業的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產業鏈上下游共同參與,是益海嘉里蔚縣雜糧產業整合的一個重要創新。益海嘉里以小米加工為核心,把農戶和專業合作社、地方龍頭企業、經銷商及渠道客戶等產業鏈上下游的不同主體和資源進行整合,根據各自的優勢合理分工,發揮出1+1>2的效果。益海嘉里蔚縣小米產業整合模式,破解了傳統糧食種植縣產業發展的難題,確保了農戶通過生產實現增收脫貧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2018年在宋家莊、南留莊、下宮村、柏樹、桃花5鄉鎮與6個合作社、42個村730戶簽訂谷子種植協議11 833畝。其中貧困戶288戶,谷子面積3 565畝。輻射帶動周邊農戶發展綠色谷子種植3萬畝。利用3~5年時間,擴大到20萬畝,涵蓋21個鄉鎮,生產優質原糧5萬噸,直接帶動全縣40%以上的貧困戶持續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