藺文愛
(山西農業大學圖書館 山西 太谷 030801)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讀者獲取知識的方式呈現出多樣化、個性化、碎片化等特點,特別是慕課、微課的出現,讀者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在新形勢下,要想讓讀者主動進入圖書館就需要在高校圖書館建設中,運用各種先進的傳播技術來開展讀者服務,有效的把讀者、服務、資源、館員等緊密結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溫馨、快捷的按需服務,打造多元化、綜合化及個性化的綜合服務系統,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以適應讀者的閱讀需求。
高校圖書館是高校文獻信息資源的中心,是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后勤保障,為讀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工作是新時期對圖書館工作的要求。隨著網絡信息的發展,高校圖書館在做好資源建設、對讀者提供個性化服務、考慮讀者閱讀需求的同時,如何運用各種先進的傳播技術將圖書館的讀者信息資源及館藏資源進行深度挖掘,真正實現高校圖書館從“資源型”向“服務型”轉型發展、從“書”到“人”的轉變,是我們高校圖書館人在創新服務發展中有待于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3.1 服務范圍有限,服務方式比較被動。高校圖書館的館藏信息資源一直以來都是為全校的教學和科研服務,但由于圖書館限定了服務范圍,讀者只能在校園內訪問圖書館數據庫、查閱資料,圖書館豐富的文獻資源和高校專業的教育資源沒有走向社會化,忽略了對社會的教育功能和服務功能,沒有將提升整個社會的整體素質做為自己的責任和使命,沒有將其自身優勢和社會服務結合起來;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方式比較被動,基本都是在讀者提出需求后被動滿足,進一步的跟進、跟蹤服務比較欠缺,缺乏為讀者主動服務的理念。
3.2 圖書館員自身素質較低,服務工作觀念落后。館員素質的高低決定著高校圖書館讀者服務的質量。由于各種原因,我國大部分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的配備參差不齊,不僅學歷職稱差別較大,很多館員缺乏圖書館學、情報學等專業化知識和技能,缺少專門的業務培訓,其業務素質和知識結構都不盡人意;其次圖書館館員的服務理念還停留在早期的整理書籍的傳統服務模式,沒有實現從“圖書”到“讀者”的管理理念的完全轉變。
3.3 忽視讀者服務的內涵式發展。隨著網絡技術的發展,讀者利用搜索引擎就能獲取所需的知識信息,圖書館的主體地位喪失,對于讀者來說,圖書館不再是獲取文獻資源的唯一途經,高校圖書館現有的管理設備、服務手段都不能完全滿足讀者所需;近年來,國家對圖書館建設的資金投入逐年增加,對高校圖書館藏書數量、年進書量等有嚴格要求,導致一些圖書館的圖書采購只重數量、輕圖書的實際利用價值和讀者服務的內涵式發展,讀者服務功能未能體現。
3.4 圖書館缺少個性化服務。各個高校圖書館發展層次差別很大,目前大部分還是以傳統的服務模式為主,雖然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增加了與讀者的交流互動、讀者薦購、參考咨詢等簡單的個性化服務,但還是缺少對讀者的主動服務,缺乏深層次的信息服務,對讀者需求的分析能力不足,缺乏對新時期讀者的閱讀需求的把握和對讀者的個性化管理服務。
在高校圖書館建設與讀者服務中,通過轉變服務理念、創新服務模式,有效的把讀者、服務、資源、館員等緊密結合在一起,為讀者提供溫馨、快捷的按需服務,打造多元化、綜合化及個性化的綜合服務系統,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是每個高校圖書館的目標和責任。
4.1 主動為讀者服務,提高管理人員的服務意識。在科技快速發展的今天,圖書館的發展應與時代的發展同步,圖書館的工作人員要始終堅持“以讀者為本”的服務理念,主動為讀者服務,努力提升自身素質,不斷學習新的知識技能,確保具有過硬的業務素質,以良好的思想素質和精湛的業務能力為讀者服務。圖書館的管理人員不僅是圖書管理員,還應該是咨詢工作者,能夠解答讀者的問題,不斷滿足讀者的個性化和多元化的知識需求,引導讀者進行資源檢索、圖書查找、獲取知識,使讀者能迅速準確地掌握有關文獻資料,有效改善圖書館的服務質量,提高圖書利用率。圖書館管理人員始終要秉持“讀者為中心、讀者至上”的服務理念,不斷提升讀者服務水平,為讀者提供優質的服務。
4.2 營造更好的讀者服務體驗,拓展服務功能。讀者的滿意程度是檢驗圖書館服務的標準,因此在圖書館服務過程中,一定要關注讀者的閱讀體驗,無論是在圖書館環境優化方面、還是資源獲取及技術開發方面,都要以讀者的滿意度為考量標準,在圖書館工作中,要加強讀者導讀、提供參考咨詢、與學生交流互動,讓讀者參與到圖書館創新服務中,做真正讓讀者滿意的服務;其次要加強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共享建設,拓展其社會化服務功能,實現高校圖書館教學科研及社會化服務,使讀者享受各種便捷服務,建立圖書館可持續發展模式。
4.3 重視圖書館的資源服務。隨著高校教學科研工作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必須配置品種豐富、具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優質館藏資源,包括紙質圖書及數字資源,根據學校的專業設置,結合學校的辦學特色和重點學科建設,形成一個系統的、能滿足長遠發展需要的文獻資源收藏體系。高校圖書館只有構建適合學校自身發展的優質館藏資源,才能提升為讀者服務的能力,滿足讀者對于資源獲取的需求,資源服務是創新讀者服務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服務。
4.4 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素養,打造專業技術團隊。做好讀者服務工作還要求管理人員具備較高的技術技能,能夠熟練利用圖書館的各種設備,掌握圖書館的各種信息知識資源,能夠把握讀者的借閱需求、行為習慣,為讀者提供全方位的服務,做到讀者滿意。圖書管理人員不僅要有學科知識分析能力和創新服務意識,還要具備豐富的知識儲備,具有資源采集、處理、開發、傳播方面的知識能力,擁有較強的資源管理能力和信息服務能力,以便為讀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因此,圖書館管理隊伍的建設是圖書館向前發展和為讀者提供優質服務的根本,一是要注重引進圖書館學專業的人才,引領圖書館學科的發展方向;二是要調動館員工作的積極性,加強館員的專業培訓,提高館員的業務能力和知識素養,培養一支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綜合素質較高的管理人員隊伍,才能為讀者提供創新性服務,不斷滿足讀者的個性化需求,充分發揮圖書館自身優勢,解決讀者的各種問題。
4.5 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特色化服務。高校圖書館可以運用RFID及物聯網等新技術,將各種館藏資源進行整合、加工、分類、處理,充分挖掘整合網絡資源,加大知識和信息資源的開發、開放力度,建立起可供讀者隨時隨地使用的數據庫;可以利用RFID自助機為讀者提供便捷的圖書借還、查詢服務等;圖書館可以設置自助文印系統,讀者通過借閱證等進行身份認證就可以進行自助打印、復印;通過微信平臺進行微信預約選座等到館就能學習、省時省力;拓展和豐富館藏資源,通過利用數據統計功能對讀者信息的把握、加強對讀者的引導、提供讀者參考咨詢服務等方式,把讀者需要的館藏資源呈現在讀者面前,根據學生的年級、學科、專業及性別等差異為讀者提供個性化、精準化服務,提高讀者服務的效率,提升讀者的滿意度。
圖書館還可以運用自身的資源優勢,開展特色服務,為讀者提供便捷的服務,如中國人民大學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上一級菜單里就有“特色服務”欄目,讀者可以以此為入口,迅速查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資源;北京大學圖書館更是走在特色服務的前列,圖書館基于FOLIO微服務平臺開放框架開發了上門服務系統,率先開通了圖書館上門服務,“借書送上門、還書上門取”,讀者們只需在圖書館主頁上點擊“上門借還服務”,便可以享受上門服務,這一服務的開通為平時忙于教學科研沒有時間來圖書館借還書的老師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受到了讀者的喜愛,體現了圖書館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
“圖書館是一個生長著的有機體”,新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應緊跟時代腳步,優化圖書館信息資源,創新讀者服務模式,牢固樹立以讀者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化被動服務為主動服務,通過新技術開發和深度資源挖掘,提高服務水平,吸引讀者主動到圖書館學習、查閱資料,充分發揮館藏資源和技術優勢,使圖書館真正成為傳播先進文化、科學知識的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