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瑛 閆慧敏
(河北省張家口市氣象局 河北 張家口 075000)
不同區域氣候溫度不同,所產生的氣候災害問題也不同。對不同農作物的氣候環境進行分析,也是農業氣象保險工作的一個重要內容,在農業安全保障中占據著重要地位。
現代農業發展受自然風險、社會風險、經濟風險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因此農業風險機制的脆弱性是由多種因素導致的,需要創建轉移分散風險、分攤經濟損失的風險管理制度。而農業保險為促進農業生產提供了一份保障,為農民免去了農業氣象災害帶來的后顧之憂,農業保險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重視。
1.1 對農民個人的影響。農業保險能夠讓投保農戶在保險范圍內的災害發生后得到一定程度的補償,農業保險可以通過轉移與風險分散的方式,賠償受災農民的經濟損失,確保農民經濟收入不受影響。
1.2 對農村經濟的影響。農業保險有利于農業生產順利進行,讓大額的不定的農業風險損失轉化為小額固定的農業保險費繳納。
1.3 對國民經濟的影響。農業保險不但可以推動農業生產經營活動的發展,還有助于推動社會和諧發展及經濟進步。此外,農業保險還能夠保證農業生產的順利進行,確保農產品供求穩定。
2.1 干旱、陰害。干旱:南方地區干旱主要發生時間為夏、秋、冬三季,夏季炎熱,太陽輻射強,降水量少;秋季溫差大,容易出現秋旱。干旱災害對農作物的影響是作物因得不到充足水分而枯死。北方地區干旱主要集中于夏、冬兩季,冷空氣來勢洶洶,寒冷的大風可使北方多地大幅降溫,而冬季正處于冬小麥返青的重要時期,快速降溫會對麥苗恢復生長產生負面影響。陰害:每到汛期降雨增多,陰雨天氣光照不充足會影響農作物生產,特別是對水稻的生長與產量提高產生危害,這種弱光氣候造成的危害稱為陰害。水稻生長過程中會因為光合作用缺乏、營養供給不足、授粉不良,導致植株分蘗數降低,干物質重與比葉重降低。
2.2 洪澇與濕漬害。部分地區水系發達、河網密布、降水增多,容易生成洪澇災害,影響農業生產,降低作物產量甚至導致絕收。受季風進退持續時間與強度影響,農作物可能因低洼地勢水分多、地下水位增高而形成濕漬害,農作物根莖得不到充足的養分,發育遲緩,從而引發各種農作物疾病。
2.3 冷害與凍害。冷害指的是農作物生長季節,0℃以上環境對作物產生的影響。冷害主要集中于秋季,受寒露風影響,抽穗的晚稻容易受低溫冷害影響開花、授粉、灌漿,最終導致水稻癟粒或稻谷空殼,降低水稻產量。凍害指的是溫度達到0℃以后,農作物體內的液體突然結冰發生凍害。立春后,受強冷空氣影響部分地區會出現大風、低溫天氣,容易發生農作物低溫凍害。冬季寒潮天氣也會發生冰凍害,導致農作物死亡,其中以油菜、溫室大棚蔬菜受害嚴重。
2.4 霜凍、大風。霜凍指的是農作物生產過程中,隨著空氣溫度降低,地表溫度快速降低,農作物體內液體發生凍結而產生的傷害。特別是在晴朗天氣的夜晚或清晨,隨著地面與作物表面溫度降低,農作物體內細胞脫水結冰,使得農作物生長受到影響。大風指的是風力大于或等于8級的風,一般風力達到6級以上就會出現災害,在氣象災害中大風災害影響較大。
3.1 農業保險供需矛盾。農業生產與經營風險是無法避免的,因而對農業保險的需求較大。但現階段,我國農業保險的有效需求不足。
3.2 資金的來源單一。現階段,農業保險基金主要源于農戶繳納的保險費,農業保險費率高于農業效益。投保農業險將影響農民經濟收入,一旦農戶收入減少,農村公共商品供應的弱化將使農戶隱形負擔增加。這種單一、不穩定的來源渠道成為農業保險沒有全面落實的主要因素。
3.3 資金、人才資源缺乏。農業保險的全面實施離不開政府的幫扶,尤其是資金的供給,但政府能夠拿出的資金是有限的,農業保險經常面臨資金不足的困難。此外,現階段農業保險在理論研究上也比較落后,發展緩慢,保險業受其他因素影響導致人才資源匱乏。
3.4 保險的再保險機制不成熟。傳統農業保險因為再保險規劃不得當導致保險經營主體風險較大。
4.1 完善農業的氣象災害預警制度。災害來臨前做好預防控制工作,對災害可能產生的影響綜合評估并積極展開防范工作,盡可能的避免氣象災害影響。首先,做好機器設備調度,科學有效的進行氣象監測與數據傳輸,便于更好的進行數據預測和分析。其次,工作人員端正態度,任何一組數據都要科學分析,及時總結并應用到防御控制中,結合預測數據制定應對方案。此外,創建氣象災害防御應急制度,利用各部門職能與優勢建立合作關系,全面配合共同進行氣象災害監測預警與應急技術研究,實現人才資源、數據信息、技術等的協調運作,制定農業氣象災害的風險區劃與防御規劃,讓防御措施更加全面、有效。
4.2 加強災后治理。氣象災害將給地表植被造成影響,降低土壤保水性,使生態環境受到影響,水土流失嚴重。因此,災后治理也是一項重要工作。如洪澇災害發生后需及時清溝排水,避免雨水存積,保證農作物能夠進行充足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及時清理田間雜草,使作物光照充足;做好培土加固處理;及時破壞板結的土層,為農作物營造適宜的生長條件;追加肥料,為農作物提供充足的營養供給。若發生干旱,通過人工降雨讓農作物吸收充足的水分,并提供適宜作物生長的條件。
4.3 政府加大補貼,保證農民利益不受影響,減少損失。
4.4 合理應用天氣指數保險。氣象災害風險增加的同時也會擴大農業損失,使得農業保險管理費用增加。所以,天氣指數保險可以保證農業生產順利進行,使理賠形式高效、透明,解決市場失靈等問題,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經營效率。各地區主動學習其他地區天氣指數保險,因地制宜的應用天氣指數保險,彌補不足,發揮優勢,確保農業保險發揮有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