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嘉樂
(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辦事處 浙江 嘉興 314001)
隨著街道轄屬各村的資產資源價值的快速提升,每年股份分紅數額也在逐年提高,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成為人民群眾越來越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之一,這就對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近幾年來新城街道不斷加強制度建設,不斷完善農村集體“三資”監管體系,如推行村級財務“雙代理”、農村集體資產產權交易、建立開支共同審批審核制度(加街道農經負責人和街道分管領導)等,特別是創新“網銀支付”在“三資”管理中的運用,使得村級“三資”規范化管理水平有了明顯的提高。
街道自2012年8月率先在全區試點實施的“村賬街道代理”模式,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村級按月及時結賬、會計核算科目運用統一、票據審核手續規范、財務公開及時清晰),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模式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村級集體“三資”管理主體職責弱化,也不利于村紀監委監督責任的有效落實。二是會計業務由街道代管,導致村級財務人員業務能力有所弱化,責任心缺失。三是“三資”管理實際操作過程中,由于村與街道的路程遠,找領導簽字審批不一定及時找到人,因此出現有些工程類款項支付、大額的采購支付等現象事后審批時有發生,也就是當單據到街道分管領導和農經負責人審批時,款項有時已經支付。另外,街道分管領導和農經負責人公務繁忙,村報賬員找其簽字可能要往返多次,也會導致資料積壓,或是粗略過目就直接簽字了事,使真正的審查作用流于形式。近年來的執紀審查過程中,別的地方有村干部因為資金支付缺乏有效監管違反議事規則而受到黨紀處分,急需引起高度重視并從源頭規范村級集體資金的收入和使用。
2.1 明確任務,率先開展試點。根據 《關于印發秀洲區村級資金審批管理系統實施方案(試行)的通知》(秀洲政辦發[2018]53號),明確街道對村級3 000元及以上的資金支出審核審批進行網上電子審核和線上支付。同時作為秀洲區的試點率先開展,召開3次多層級的調研會議,制定工作計劃,明確實施進度。
2.2 完善硬件基礎,加強培訓指導。各村先后配置了掃描儀等設施,由報帳員將村級財務收支的原始憑證、村級資產資源的實物圖片、承包租賃合同、招投標文件等原始資料掃入管理系統。在相關的“審批鏈”上的人員的手機和電腦上裝上農村集體“三資”監管系統、村級資金審批APP等系統,多渠道完成村級資金線上審批。同時邀請杭州金安易公司參加座談調研會,一是提高農經人員、三資中心財務人員、各村財務負責人、村監事會主任和報賬員的業務能力,二是把基層最直接的需求反應給軟件公司,由軟件公司做到最方便和快捷。截至2018年12月底,共舉辦培訓班3期,累計培訓80余人次。
2.3 規范流程,分級審核(批)。村級資金審批系統中對村集體經濟組織超過3 000元的資金使用和相關附件、以及審批過程進行管理。短信提醒相關人員,由相關人員依次、逐級在網上實現審核、審批,所有審核審批完成后,才能向銀行提出支付申請,避免了先支付、后審核審批行為的發生,監管方式也由原來的事后監管轉變為事前監管。
3.1 率先開展,傳經送寶。截至2018年8月底,新城街道3個村已全部開展村級資金線上審批,在全區范圍內率先實現全覆蓋,共完成線上審批122筆,涉及資金1 322萬元。在2018年6月28日,秀洲區新城街道木橋港村代表全區試點通過嘉興新聞一線 《小馬快跑》欄目,將此項工作進行了全面宣傳。
3.2 提高效率,確保安全?,F經過審批、支付“一站式”完成,進一步提高了農村集體財務管理水平。而在以前,村級業務多的村,村報賬員每天要到街道三資中心進行報賬,3 000元以上審批都是由街道農經負責人和分管領導在紙質憑證上手工簽字完成?,F在,每一個審批環節,可以通過電腦客戶端或手機APP上隨時隨地審核,大大縮短了審核時間,提高了辦事效率,同時也保障了報賬員的人身安全和資金安全。
3.3 運用網絡,業務全程留痕。通過實時手機短信提醒,及時將審核審批申請信息發送給相關審核審批責任人,由他們通過互聯網完成審核審批,系統采用密鑰和權限管理,村報賬員制單、村監事會審核、代理會計審核、街道農經部門審核、分管領導審核、村董事長審批均由特定的人員完成,且系統會自動記錄審核審批的時間,還可以通過系統查看審批的進度狀況和追溯核查。彌補了村集體“三資”管理存在的薄弱環節,有效促進了農村基層黨風廉政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