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凱輝 王兆曉 趙存鵬 劉素恩 耿軍義 郭寶生 李 丹
(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 河北 石家莊 050051)
冀葵2號是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棉花研究所選育的早熟豐產抗病油用向日葵新品種,2018年6月通過全國非主要農作物品種登記,登記編號:GPD向日葵(2018)130705。
1.1 品種特性。該品種為油用向日葵雜交種,早熟品種,春播從出苗至成熟平均90 d,夏播80 d左右。平均株高165.6 cm,苗期長勢強,植株健壯,整齊度好,平均葉片數30.6片,平均莖粗2.35 cm,平均花盤直徑18.8 cm,花盤傾斜度5級。籽實黑色,窄卵形,平均單盤粒重71.63 g,百粒重6.22 g,籽仁率76.5%,容重435.3 g/L。
1.2 籽實品質。經過品質檢測,冀葵2號的籽實蛋白質含量20.83%,含油率47.28%。
1.3 抗病性。抗盤腐型、根腐型菌核病,抗黃萎病,高抗黑斑病、褐斑病。
1.4 產量性狀。2015~2017年曲周、南宮、行唐等地多點試驗,表現抗病、抗旱、耐鹽堿、適應性廣、穩產高產,平均畝產276.3 kg。
1.5 適宜范圍。河北省春播、夏播種植。
2.1 播前準備。油葵種子應選擇正規公司生產的藥劑包衣種子,品種生育期長短符合當地氣候條件。播種地塊應避免重茬,注意和玉米、小麥等禾本科作物輪作倒茬,播種前底施復合肥40~50 kg/畝。
2.2 適時播種。冀中南地區春播應盡量早播,夏播應盡量晚播,避免花期和成熟期遇到雨季,花期遇到雨季易造成花粉不育,授粉不良,秕粒多,結實率低,成熟期遇到雨季病害發生嚴重且易倒伏,尤其是盤腐型菌核病重,造成爛盤,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地膜覆蓋在3月上中旬,裸地在3月下旬至4月初,夏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張家口和承德地區播種期在5月底至6月上中旬,使花期和成熟期錯開雨季。畝播種量400~500g,播種深度3cm左右,行距60cm。若地膜覆蓋需大小行種植,小行40 cm,大行80 cm。
2.3 及時定苗。當出現2~3對真葉時及時定苗,株距25~30 cm,留苗密度4 000株/畝左右。
2.4 中耕除草。結合間苗及培土時進行中耕除草,培土在現蕾前進行,培土高度在10 cm以上,可以促進油葵根系生長,防止倒伏。
2.5 澆關鍵水。現蕾開花期根據田間干旱情況,結合追肥,澆足關鍵水,畝追施尿素和硫酸鉀各8~10kg。
2.6 授粉。昆蟲授粉不足時,增加人工輔助授粉。將相近的花盤對在一起輕輕摩擦即可,或采用粉撲法,每隔2~3 d 1次,可進行2~3次,上午9:00~11:00進行。大面積種植時,可在開花前每5畝地放置1箱蜜蜂授粉。
2.7 病蟲害防治
2.7.1 地下害蟲。蠐螬為害取食萌發的種子或幼苗根莖,常導致地上部萎蔫死亡。地老虎為害葉片,咬成小孔、缺刻狀,或在莖基部為害,把幼苗咬斷,嚴重時造成缺苗斷壟。可埋撒毒土防治。
2.7.2 白星花金龜。主要為害花盤,啃食花盤籽粒,嚴重影響產量和品質。在成蟲盛發期,配制成糖醋液誘殺。或噴灑辛硫磷、敵百蟲、甲氰菊酯乳油防治。
2.7.3 棉鈴蟲。主要為害花蕾和花盤,啃食苞葉和花盤,影響花盤生長,造成產量和品質下降。在深秋或初冬翻耕土地,減少蟲源。在低齡幼蟲期,噴灑氯氰菊酯、溴氰菊酯、阿維菌素乳油防治。
2.7.4 菌核病。在油葵開花至成熟期如遇連續低溫多雨天氣,盤腐型菌核病發生嚴重,連作、低洼潮濕、通風不良的地塊發病較重。適期播種使開花至成熟期避開雨季、種植抗耐病品種等措施,能夠減輕或避免菌核病的發生。藥劑防治可噴灑菌核凈或甲基硫菌靈,重點保護花盤背面。
2.7.5 黃萎病。多發生在苗期和開花期,發病重的植株下部葉片全部干枯死亡。重茬年限長、地勢低洼、雨水多年份發病重,種植抗病品種、與禾本科作物輪作、加強田間管理可減輕病害發生。
2.8 及時收獲。植株莖稈變黃,葉片大部分枯黃脫落,舌狀花瓣干枯脫落,花盤背面變成黃褐色,籽粒變硬飽滿時即可收獲,收獲后立即在曬場上攤開曬干并及時脫粒。
2.9 注意事項。出苗期及成熟后預防鳥害;輪作倒茬;播種時注意花期和成熟期避開雨季,避免授粉不良及爛盤造成產量損失;昆蟲授粉不足時,增加人工輔助授粉;花期內不能噴藥,以免殺死昆蟲影響授粉;后代不能繼續留種。
基金項目:河北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油料創新團隊項目(HBCT2018090204);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19226355D);河北省農林科學院現代農業科技創新工程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