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雪菲
(河北省灤州市教育局 河北 灤州 063700)
初一學生剛剛接觸道德與法治內容的學習,學起來沒有興趣,缺乏頭緒,教師要幫助學生理清這門課的學習思路,指導學生正確的學習。如可以布置預習任務,利用剛上課的前6分鐘時間,全班進行統一預習。通過課前預習,學生對學習內容有所了解,明白了怎樣閱讀文字與觀察圖片、怎樣勾劃重點內容、發現問題如何歸納推理、不同問題采用何種方法解決等,為學習效果的提高打下良好的基礎。
道德與法治課堂教學的核心目標是教師通過正確的引導與教育,讓學生在態度、情感以及思想認識等方面不斷得到提升。在課堂教學開始,可以設置多種導入方式引入新課,激發學生探索學習的興趣,促進學生積極參與互動交流。
2.1 利用身邊事導入新課。教師借助貼近學生生活的事情展開教學,學生比較熟悉,也感興趣,學習起來更能產生思想上的共鳴,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的。
2.2 利用新聞時事導入。教師要關注每日新聞,搜集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有感染力的時事資料,課堂向學生展示,再找準時機提問問題,引起學生的思考,接下來再學習新課內容便水到渠成了。
2.3 設置問題導入。設置學生感興趣的問題,要求學生回答時必須結合相關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學生在回答問題的過程中,要經過認真思考,整理、歸納相關知識點等環節,這個過程培養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由于學生的課業負擔很重,導致他們的課余時間很有限,不可能有充足的時間上網查閱學習資料。因此,需要教師課前搜集整理一些課堂教學所需的網絡材料。此時可以充分發揮多媒體的多項功能,把復雜的教學過程進行簡化。針對學生的實際需要和教學的實際情況,發揮教學媒體的最好效果,提高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