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侯健
(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湖南長沙)
財務管理這門課程是大學財經類的必修學科之一,它是工商類專業的核心課程之一,財務管理對于這些專業的學生而言至關重要。長期以來,雖然財務專業的課程開設相對較多,課時也是相對較多,但是對于學生而言,學習難度還是很大,導致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同時,在實際工作中用到的財務知識也是相對較少,另一方面,企業在人才選拔上面希望能夠有高層次的人才,但是相對于本科院校或者研究生畢業的學生而言,能夠得到的實踐機會少之又少,導致學生的所有知識都處于一個簡單的理論階段,不能夠在實際生活中得到良好的運用。如何改變這種教學現狀,需要相關從業者的思考和探索。
全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中心的一份報告中指出“教育必須同經濟、科技、社會實踐緊密結合,才能成為推動科技進步和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睆母叩冉逃呐囵B條件來看,旨在發展和培養應用型本科人才,讓學生能夠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理論基于實踐,但是一定需要應用在實踐中。這樣才能夠凸顯其價值。本科層次的應用型人才,主要指的是能夠運用本專業知識進行社會服務的實踐能力,應用型高等院校專業課程要突出專業知識的拓展和實踐能力的培養。
人才的培養說到底還是時代的需求。不同的時代需求,對于人才的培養條件也是不相同,財務管理課程旨在培養學生的財務管理能力,讓學生畢業之后能夠良好的處理財務相關事務,通過這幾年對于相關從業人員的調查發現,用人單位對于實踐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當代人才需要,需要洗浴高校的人才培養機制進行相關的改革,把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作為財務管理教學的目標。
財務知識管理的過程是一個實際操作的過程,對于學生的實踐能力有著重要的要求。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能夠有更多機會進行實踐學習,將理論知識和實踐良好的結合在一起,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踐能力。當前的很多教學中,老師過分關注與課堂教學,導致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不能夠很好地運用于實踐中。另一方面原因是由于學生的實習機會較少,同時,對于自己的就業定位和興趣發展等等方面不是很明確,導致出現這些問題。在教學中,老師要借助于現代化教學條件,讓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知識運用在生活中,體現實踐的價值。學習新的理論與專業技能,提高自身的職業競爭力。
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置相關的情景,讓學生能夠在實踐中學到知識,把財務知識緊密的聯系到生活的各個方面,創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在具體的設置過程中,老師需要考慮不同學生的基本學習能力,要平衡各個小組之間的力量,不能夠讓其差別太大。設置問題的時候要盡可能的從實際出發,通過設置生活中相關的問題或者基本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能夠主動地參與其中,積極地發表自己的意見。在設置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很好的讓學生學到知識,并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這不僅可以鍛煉學生的交際能力,而且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提前適應工作中所需要的能力,完成好一個工作項目。
在明確基本教學任務和目標的基礎上,老師積極指導學生進行項目學習,整個學習過程中,保證學生能夠自由交換意見,通過不同的思維方式碰撞,產生最終的結果,體會不同同學的學習角度,保證合作學習能夠順利進行。
當前的財務課程中,在教學方式和教材方面都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
財務管理類的課程設置在一定程度上面出現了很多的重復,有些內容在不同的課程教學中出現多次。部分內容在其他的一些課程中都有不同程度的重復,在上課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老師進行花費一些時間選擇,另一方面,課程的設置相對落后,不能夠滿足當代發展需要。
在當前的教學模式下,很多學校的教學模式還是沿襲之前的,很少能夠給學生提供一些實踐的機會。在教學過程中,老師通過講課的方式向學生講解基本的知識,學生被動的學習知識,整個過程中,學生的思維不能夠很好地激發,對于一些知識學習是處于考試需要,而不是自己的興趣。這種教學模式下,導致學生的興趣低下,學習知識很大程度為了考試。在加上實驗內容教學枯燥,學習效果差,導致學生的學習嚴重滯后。
財務課程教學中很多知識是需要進行實踐操作的。但是在實踐教學中,老師的教學手段比較落后,很多時候實踐內容都是借鑒于實驗的模式開展的,這些課程需要學生反復練習和實踐才能夠實現良好的掌握,另一方面,在實踐教學中,很多知識不能夠滿足當代社會發展需要,在當前的財務管理中,很多軟件管理的知識需要學生進行實踐學習才能夠掌握。課程相對落后導致學生不能夠很好地進行實踐。
正如課程學習一樣,實驗內容和實踐學習在考試中面臨一些問題,傳統的紙面考試不能夠很好地讓學生展示自己的操作技能,理論知識雖然扎實,但是實踐操作是另外一回事,需要同學實踐操作才能夠掌握。當前的考試中,很多學生為了敷衍考試,實踐內容不能夠得到很好地體現,考試過程單一,考試方式設置不合理等等問題較為突出。相反的,有些同學的實踐能力較強,但是在考試中基本用不到,這導致學生的各個方面得不到很好地發展。
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直接決定學習質量。在當前的學習中,很多學生的學習興趣低下,教師的考核方式單一,導致學生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夠相對較低,包括課后的作業等等方面,學生的興趣不能夠很好地激發出來,考試只是一個擺設。課后作業的設置也是為了能夠讓學生更加的掌握知識,但是很多知識對于時間操作的作用相對較少,學生的實踐能力不能夠得到很好地提高,實踐問題不能夠在實際中得到解答,這些問題對于學生的學習效果有嚴重影響。
科技的發展給課程的改革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在財務管理的相關知識中,很多知識需要在電腦上面進行,老師在課程選擇方面要根據時代的需要,選擇當前的一些優秀教材,對于傳統的財務課程需要進行一定的改革。另一方面,不同的專業教學中課程需要也不相同,這就需要老師根據時代需要和課程培養計劃,規定良好的教學材料,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率。
簡化課程,避免課程的重復和繁瑣。財務課程本身就是很多課程的結合體,這就不可避免的導致了要學很多的基礎知識,但是我們在教學過程中要突出重點內容,對于其他重復的東西不需要反復講解,把重復的章節老師們自己統計,在上課過程中避免重復。另一方面,教材的選取要遵循學生的發展和就業需要,制定合理的培養方案。
教師作為教學的主導其教學思想直接影響著教學行為和方式,因此面對相對滯后的財務教學現狀而言,轉變教學傳統的教學理念就顯得刻不容緩。對于傳統滯后的教學理念如滿堂灌的教學方式應當逐漸更替,同時,教師還應當充分借鑒先進的教學方式例如合作式教學、啟發式教學以及探究式教學模式,實現師生之間的互動溝通,將教師的創新教學方式同學生的創新學習思維緊密結合,引導學生逐步掌握計算機新知識,最終實現財務管理創新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老師和學生建立平等友好的關系,有助于學生主動的去學習信息技術知識。其次,老師應該創立多媒體情境教學模式,讓學生自主進行討論和解決問題,這樣不僅能提高學生們的思維創新能力,還能提升課堂教學效果和質量。
項目教學中,老師在上課之前把所需要的東西都指定的一個項目中,通過項目來給達到基礎知識和實踐的教學效果。在這個過程中,項目的設立要建立在所學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通過老師的講解和實踐操作,加深同學的記憶,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有意的加入相關的基礎知識。良好的項目教學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培養有著重要的作用。這種教學方式在以后的課程教學中應該多加應用。
在教學中,要認可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老師通過引導學生學習,給學生講解基本的知識點,讓學生實現自主學習。改變傳統的教育模式,把實踐教學落實到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學校還需要建立一些實訓基地,和不同的企業和單位簽訂一些合同,給學生提供一些良好的實習機會,讓知識能夠落地。通過老師和老師,老師和學生,學生和學生之間的實際操作,老師指出學生需要注意的知識點,這樣能夠顯著的提高教學效果。實踐操作的教學方式下,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方面,學生的興趣能夠極大地得到尊重,能夠形成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一方面,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能夠得到充分地發揮。
案例教學通常被認為是提高學生學習枯燥理論知識的興趣和效率的較好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教學財務管理基本原理、基本理論時可以結合當前我國企業的實際,利用案例教學法把抽象的、枯燥的理論形象化、通俗化。把“洋理論”本土化,這些案例可小、可大但一定是聯系現實經濟生活的。比如,在講授資金時間價值概念時,可舉按揭貸款買房多種付款方式的選擇問題的例子;在講授固定成本與變動成本的概念、杠桿原理時,可以向學生提出開出租車怎么更賺錢的問題讓學生討論,這些生活中的例子可以引起學生對身邊的財務問題思考的興趣;在講籌資決策時,可以某一公司為例,讓學生在具體的環境中預測資金需要量、計算資金成本。選擇合適的籌資方式,講授股利分配政策時,通過網絡或其他途徑列出某一上市公司股利分配方案,分析所采用的股利分配方法,采用的原因、效果,可以和學過的現金流、業績評價指標等內容結合起來分析。這樣結合具體案例,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了,對理論知識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和透徹。由此提高了學生融會貫通所學知識以及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利用校企合作的平臺,按照會計職位要求,對典型工作任務進行分析,從學習領域轉換為工作領域,對專業課程進行整合,從而構建出以技能和職業等級證書融合的綜合化課程體系,其中應該包含基礎知識模塊、專業知識基礎模塊、崗位知識模塊以及專業技能模塊等,將職業教育和專業教育進行有效的結合,達到提升教育質量的目的,培養出適合社會發展需求的會計專業技能型人才。其次,在財務類專業教學過程中,加強實踐教學,要求學生不僅需要具備專業基礎理論知識,還應該以會計職業技能課程為基礎,將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展開專業核心課程一系列教學活動,即會計基礎技能培訓、財務會計實訓、企業審計實訓等等,并且根據會計崗位能力的要求,明確實訓內容和目標以及考核方式、評價標準,不斷提升學生的崗位技能,培養學生的職業素質和能力,為今后的就業奠定基礎保障。
首先應該建立和完善教學和實踐環節相結合,通過內部評價和外部評價的過程和結果,讓學校和社會以及企業共同參與職業教育質量的評價。同時,定期對課堂教學、頂崗實習、過程考核等進行檢查,通過開展公開課等活動進行教師評學、學生評教,要求企業和相關行業專業會計師參與學校相關文件的修訂,健全各項質量標準和管理規定,充分的發揮出學校、社會、企業三方的作用,從而提升教育質量、畢業就業率、企業滿意度等作為衡量人才培養質量的指標,通過學校、社會以及企業共同參與分析評價教學結果為基礎,不斷反饋信息,完善畢業生跟蹤調查機制。
良好的鼓勵學生的學習的肯定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情景化的教學過程中,老師們要形成一個良好的激勵機制,鼓勵學生對于所學還是進行創新,對于學生提出來的一些具有創意的部分要給與一定的鼓勵,在上課過程中鼓勵學生參與課堂內容的討論,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對于教學成果,老師要給與客觀的評價的同時還要給與一定的鼓勵,增加學生的學習熱情。鼓勵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生活中,在具體的操作中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技能水平,從而達到整個學習的目的。當對學生的評價不完全局限于考試成績時,才能更好地對學生的學習過程提供相對應的支持,進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認識到財務管理知識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性,不斷地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
財務管理工作是整個企業發展的核心內容,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加入一些實踐教學,讓學生能夠從實踐中運用知識,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方面也需要建立一支優秀的教學團隊,通過校企合作或者其他的一些途徑,給學生增加實習的機會,讓學生能夠實踐知識,提高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時代的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