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海亮
[摘? ? ? ? ? ?要]? 現在國家非常重視職業教育,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過程中要和區域性的經濟結合在一起,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更加適合當地的具體情況,不斷地優化,促進產業結構的調整。政府主管部門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給出指導性的建議,建立合適的制度,不斷優化專業的不同結構。探討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情況,提出合理的措施,希望能夠給中等職業學校提供一些參考和建議。
[關? ? 鍵? ?詞]?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產業結構;適應性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024-02
中等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要根據自己的辦學條件以及區域的產業結構特點結合起來進行靈活調整,做好科學設置,在調查中我們發現甘肅省中職學校專業設置雖然和整個省的產業動態調整的步伐是一致的,但是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和整個產業結構轉型的新態勢結合起來,在中職學校,很多專業沒有前瞻性,沒有充分服務于甘肅省的高端成長企業和先進型的服務業。在現在的研究中,人們關注比較多的是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是不是相適應,很多研究者關注了一個縣級以下的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情況。在一定程度上說,經濟發展得越快,也希望中職學校能夠通過專業設置為整個區域的產業結構優化服務提供人才上的支撐。
一、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適應性的判斷標準
現在大家越來越重視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區域的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有的研究者站在一定的高度從宏觀的角度分析了我國中職學校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的情況,對中職學校進行了分類,從分產業類的教師數、分產業類的生教比、分產業類的專業點等進行研究,有研究人員構建了相應的評價模型,利用數理統計的知識闡述二者之間的適應性。在研究中我們發現中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上需要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指導和控制,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要突出自己學校的特色和優勢,另外也要充分地和企業結合起來,專業設置要符合企業的需求,滿足未來崗位的需要,促進學生就業。專業設置一定要做好中職學校和高職學校的銜接,要站在一定的高度具有前瞻性,設置一些能夠促進經濟進步、滿足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專業。
二、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適應性的問題解決措施
甘肅省政府要建立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調控和制度。有研究人員分析了河北省的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方面的問題,政府要給學校搭建一個良好的平臺,促進學校的專業結構不斷優化。另外也有研究者指出政府要主導,優化專業結構的設置和產業結構相適應,有研究人員分析了西安市的產業結構調整,對中職學校的專業設置帶來的影響指出了中職院校在設置專業過程中要根據區域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以此為基礎加強宏觀調控。
對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來說,這是公共領域中的一部分,也是公共產品,需要市場去調節,同時也需要政府進行宏觀調控,只有這樣才能夠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朝著更好的方向發展,不斷優化專業設置,因地制宜地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做貢獻。中等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突出自己的特色和優勢,根據市場的具體情況,依托于整個區域內支柱產業的優化,專業設置提升辦學的質量,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打造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特色專業,形成一個良性循環。有研究指出中等職業學校要利用差異化辦學,建立有特色、有規模的優勢專業,不斷整合區域資源,形成人無我有、人有我特的情形。中等職業學校要加強和企業之間的合作,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要征求企業的意見,和企業聯合辦學提升辦學水平,進行校企合作,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要構建中等職業教育專業以及產業發展道路動態機制,激發人們參與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對人才的需求進行分析,共同制訂人才培養計劃,提升師資隊伍的建設,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中等職業學校設置專業就是培養和經濟發展相適應的技術型人才的企業,又是整個市場經濟活動中的參與人員,所以學校要提升和企業之間的合作,滿足市場對人才的需求。
三、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的適應性
現在甘肅省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上取得了一些成就,這些成就也給我們的研究提供了理論和實踐經驗。也有一些人對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進行了研究,本次調研的過程中深入地學習前人的研究,前人的研究存在一些不足,如很多都是宏觀性研究,而很少有人進行微觀的分析。在對中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進行研究的過程中需要深入研究,研究者關注比較多的是全國整體的情況,而對一個省的具體情況很少有關注,另外在研究中很多都是本體性的研究,很少有相關性的共同研究。從現在的研究來看,很多研究人員對相關利益主體之間的調研比較少,研究者深入企業進行的調研比較少,眾所周知職業教育是公共產品,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也是屬于公共領域,公共領域就會有很多利益相關的主體,所以我們在研究職業院校專業設置的過程中,需要關注利益的主體,不能僅僅局限于對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這兩個主題的研究,而要以更寬廣的眼界去研究相關的影響因素。現在的研究中很多都是現實性的解決問題,很少有預測性的關注。海上有研究人員對未來進行關注,對一個問題反復研究。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也要利用科學合理的方式預測未來的情況,進一步提升研究的科學性。
四、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適應性研究前瞻
在研究的過程中,我們要繼續深化各個細節,積累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在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等方面的研究。注意研究,省下面是和縣中職院校的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的問題,立足甘肅省的現實情況進行調查,提升研究的科學性,在研究的過程中利用訪談法以及文獻法,注重統計方法和定量方法的應用。調查研究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的適應性,里面的細致問題和現實問題,尤其是對相關利益的主體進一步調查研究,為產業結構適應性以及專業設置提供科學的依據,另外在研究的過程中也要進行多元視角的研究,提升理論探索,逐步提高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的研究水平。現在研究者從經濟學、教育學系統、科學社會學等多個視角分析研究了這方面的問題,豐富了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以及產業結構適應性的研究內容,我們在研究的過程中打破單一的視角,使用多角度來審視這一問題。
五、甘肅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調整優化的對策
為了能夠幫助甘肅省中等職業學校進行更好的專業布局,不斷優化專業設置,讓專業設置和產業結構各項符合政府部門可以利用宏觀調控的方式,設置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逐漸優化專業結構的布局,建立合理的專業,預警機制并且利用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合作,提升人才培養的質量。
(一)制定科學合理的專業設置的指導性制度
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要考慮專業結構以及區域產業結構之間的關系,提升對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宏觀調控,正是利用調控來幫助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專業設置,這樣能夠避免家長、學校和學生沒有考慮到市場的需求而盲目地選擇熱門專業,造成了一定的資源浪費現象,另外對那些供不應求的專業可以利用有關政策進行協調,比如設置獎學金以及專業發展基金,降低學費給學生提供就業優惠的政策,對學校的專業設置進行干預,有效改變學生選擇專業的行為保障,市場上那些冷門專業也有相應的人才滿足市場的需求,對那些應用型主導的專業來說,政府要減小宏觀調控的力度,充分讓市場來調節學校的招生以及專業設置環境,使國內學校出現更多的特色專業。對那些和社會經濟發展相關性比較強,具有辦學特色的專業以及辦學成本比較高,社會工科類的專業來說政府要給予相應的扶持,對政府的宏觀機制來說也要分區域對待,甘肅省省級主管部門要提高制度建設,建立和專業設置動態相符合的機制,不斷優化專業的申報審批流程。各縣的教育行政部門要根據自己當地的社會以及經濟發展的需求根據職業教育資源以及布局的調整,做好專業建設的規劃工作,并且對本區域的中等職業學校在專業建設的過程中給予支持以及針對性的指導,加大專業申報審查的力度,調控當地的學校專業結構設置,安排科學合理的專業布點,讓熱門專業和冷門專業都能夠實現均衡發展。
(二)逐步建立健全專業設置管理動態預警機制
逐漸建立和健全動態預警機制能夠促進學校的專業設置更加合理,給學校的專業健康提供保障。現在有些中職學校沒有考慮到學生的長久發展以及自身的辦學條件,某某開設新的專業,針對這種情況要建立專業的預警機制,對專業進行監測,教育主管部門可以聘請專家,采集各種預警指標數據,形成一個動態的數據庫,對監測的結果進行科學合理的分析,然后根據不同專業預警程度提出相應的策略,能夠讓中等職業學校的專業設置朝著科學健康的方向發展,最終解除專業設置的警險。成立一個評估專家組,定期對中等職業學校進行專業建設的評估工作,商討專業的調整以及設置問題,對不同的專業和不同的學校制定出不同的質量標準,形成質量控制以及監管的體系進行全程的監管,另外也要和民間的監管機構進行合作。讓社會媒體充分參與進來,對中等職業學校進行評估和調查,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透明度,組建完成專業的調整以及設置和專業的發展規劃等工作,全面提升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水平和質量。
(三)深化產教融合,促進校企共建專業
中等職業學校要逐步深化產教融合,用產教融合統領學校的專業內涵建設,促進學校的改革,校企合作能夠提升人才的培養質量,實現雙贏,每次中等職業學校可以邀請行業內的專家來討論專業設置情況,制定出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逐漸優化人才的質量,比如推行廠中校以及校中廠等學校和企業的合作模式,利用聯合辦學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把企業引入學校,創辦校中廠,學校根據課程的需要開展生產性的實訓,利用給學生創設真實的職業情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老師也可以隨時到企業中和技術骨干進行交流,向生產人員學習生產技術,學校把教室搬到工廠中,共享資源。
總而言之,在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設置的過程中,學校要和企業合作,了解市場的需求,不能盲目地設置專業。政府要進行宏觀調控,提升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能力,讓學生的所學和當地的經濟發展相適應。
參考文獻:
[1]盧曼萍,許璟.江西省中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適應性分析[J].人力資源管理,2017(2):163-166.
[2]徐莉亞.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產業結構適應性分析[J].教育與職業,2016(3):5-8.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