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紫娟
[摘? ? ? ? ? ?要]? 創新創業型人才的培養是當今職業教育的重要任務。人才的培養離不開教師,雙師型教師是中職學校人才隊伍建設的主要力量。但是中職學校對雙師型教師的培養還存在一些問題,限制了雙創型人才的培養。對“雙創”背景下中職學校在培養雙師型教師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分析和研究,提出培養“雙師型”教師的路徑。
[關? ? 鍵? ?詞]? 雙創;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 G715?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9)29-0204-02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目標的提出對中職學校來說是機遇也是挑戰。雙創教育的關鍵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中職學校是培養人才的重要場所,雙師型教師是中職學校培養雙創型人才的關鍵。雙師指的是擁有雙職稱、雙素質等的教師。中職學校中雙師型教師不但能夠把理論基礎知識傳授給學生,同時還能夠帶領學生積極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并取得相應的成果。目前我國中職學校中已擁有一定數量的雙師型教師,但是遠遠滿足不了中職學校教育教學的需求,需要進一步完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路徑,為中職學校培養出更多的雙師型教師,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雙創型人才。
一、雙創背景下“雙師型”教師的培養現狀
現在的中職學校所擁有的雙師型教師遠遠滿足不了創新創業教育的需求。由于中職學校開展雙創教育起步較晚,尚未形成成熟的教學體系,因此中職學校的教師所能接觸和了解的雙創知識數量有限。而中職學校在招聘新教師時能夠招聘到擁有創新創業能力的教師數量極少,因此要想讓本校教師完成雙師型教師的轉變非常困難,因此在教學中無法保障創新創業的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影響中職學校雙師型隊伍建設的因素較多,但是最關鍵的是中職學校教師的專業化水平低,缺乏專門從事創新創業教育的專業教師。現在大部分中職學校的教師都沒有接受過創新創業教育,缺乏創新創業的經驗,也沒有接受過與此相關的系統培訓。由于中職學校師資力量少,許多教師忙于教學工作而缺乏足夠的時間去研究與創新創業有關的課程。有的教師幾乎沒有接觸過創新創業的相關教材,因而在備課時不知從何處下手,只能憑借網上搜索的知識進行教學。中職學校中的大部分教師是在大學畢業后就直接參加了教學工作,沒有真正參與過創新創業項目,缺乏相關的實踐經驗,因此達不到雙創背景下對雙師型教師的要求標準。雖然國家大力出臺了一些鼓勵職業院校師生進行創新創業的政策,中職學校也在校園內大力推行創新創業教育,但是許多中職學校的教師卻缺乏把創新創業教育引入課堂教學中的意識,甚至有些教師也缺乏這種能力。這與他們沒有接受過專業的創新創業教育的培訓而且也缺乏成為雙師型教師的意識有關。他們還沒有從思想上真正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應該成為一門系統學科的必要性,這也對中職學校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產生了阻礙。此外,社會上對中職學校的教師還存在偏見,也缺乏促進中職學校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的保障體系,使得許多中職學校教師不愿意去企業參加實踐鍛煉活動,因而也很難獲得實踐經驗,導致他們缺乏創業的實踐能力,因而達不到雙創背景下中職學校雙師型教師的標準。雙創背景下高校沒有構建滿足創新創業教育需求的雙師型教師的培養機制,也缺乏培訓雙師型教師的共享平臺。中職學校與企業合作只處于表層,因而中職學校教師要想轉變為雙師型教師還存在一定的困難。企業與中職學校進行合作的目的就是為了盈利,因此對教師是否是雙師型教師并不關心,更不關心如何促進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也不愿意給教師提供掛職鍛煉的機會。中職學校的教師由于缺乏對雙創教育的正確認識,學校也缺乏與此相關的激勵機制,因此他們對參與企業實踐培訓不感興趣。他們認為自己只要把專業知識傳授給學生即可,不愿意研究與本專業無關的內容,認為這樣會浪費自己的時間,因而失去提升自身素質的機會。
二、雙創背景下中職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必要性
創新創業型人才是我國快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實現中國夢的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因此,培養創新創業型的實用人才是社會和國家發展的要求,這也是中職學校的職責。教師是創新創業型人才培養的重要組成,他們的素質直接影響著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雙創教育對中職學校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中職學校教師的素質遠遠滿足不了雙創教育的需求,因此培養雙師型教師是創新創業背景下社會和國家提出的要求,也是中職學校可持續性發展的必然要求。雙創背景下雙師型對推動大眾創新創業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他們能夠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實用型人才,幫助學生解決他們在創新創業過程中遇到的難題。中職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是當前教育改革的需要,教學改革進程中教師只有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積累實踐經驗,對學生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為他們提供參與社會實踐的機會,促進他們實踐能力的提高,才能夠滿足當前教育對教師提出的要求。要想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首先需要教師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面對社會現實,緊跟時代潮流,引領學生進行實踐,通過實踐提高他們的創新創業能力。如電商、微商是當前比較流行的創業模式,國家也出臺了大量支持學生進行創新創業的政策。中職學校的教師只有順應時代發展,及時了解一些流行領域的相關動態,在教學中把相關知識滲透給學生,進而促進他們創新創業能力的提高。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國家對人才的要求越來越高,使得中職學校的學生面對巨大的就業壓力。中職學校只有培養出滿足社會發展需要的創新創業型實用人才,才能夠滿足教育改革的需求,不被歷史所淘汰。現在的學生接觸的新鮮事物逐漸增多,他們對社會的發展有著自己的看法,他們也能夠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的重要性,因此希望在學習中得到學校和教師的幫助和指導。人才的培養質量與教師的素質有關,中職學校只有加強雙師型教師培養力度,培養出更多更好的雙師型教師才能夠滿足教學及學生的需求。因此中職學校要重視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加大培訓力度,從政策上引導教師積極向雙師型教師轉變。使中職學校的教師轉變意識,正確對待雙創教育,根據學生的特點和社會需求,把創新創業思想滲透給學生,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多的實用型人才。
三、雙創背景下中職學校培養“雙師型”教師的路徑
(一)制定規則為雙師型教師的培訓提供保障
雙創背景下的中職學校要順應時代發展,加大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力度,為構建雙師型教師隊伍提供必要的保障。為了激發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的積極性,中職學校要加大宣傳力度,使教師真正認識到雙師型教師培養的必要性,讓他們從思想上引起重視,并樹立正確的職業教育觀念。雙創背景下國家對職業教育的發展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規定每年五月的第二個星期為職業教育活動周。因此中職學校要抓住機遇,積極宣傳職業教育,制定相關的政策鼓勵教師,通過宣傳提高中職學校教師的職業認同感和幸福感。中職學校也要制定一些關于培養雙師型教師的制度,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保障。如聘請具有創新創業實踐經驗人才擔任學校的兼職教師。建立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基地,給校內外教師提供相互交流互動的平臺,在學校營造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的氛圍,通過培訓提高教師素質,促進中職學校的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此外,還要在本校選擇出一批具備較強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雙師型教師帶頭人,給其他教師樹立榜樣,并為他們提供平臺和機會促進他們轉型的積極性。聘請一些高素質人才作為學校的兼職教師,讓他們把創新創業的前沿信息傳遞給本校教師,幫助本校教師看清市場發展方向,積極轉型成為指導學生創新創業的主力軍。
(二)加強校企、校校合作促進教師的轉變
校企合作是學校和企業進行溝通的橋梁,是學校和行業發展的共同需求,也是培養雙師型教師的有效途徑之一。中職學校可以與企業共同合作建立引企入校或者引校入企的模式,構建人才交流共享平臺,為雙師型人才的培養和交流提供便利。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肯定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的創新創業問題,這為中職學校教師提供了良好的教學素材。校企合作為對接企業需求,為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提供了保障,同時也為中職學校的教師提供實踐機會,有利于他們向雙師型教師轉變。不同的中職學校的優勢不同,深化校校合作,加強校與校間的交流互動,建立互調制度和人才互聘制度為優秀教師的輪換提供了必要的保障。有利于教師間的交流合作,進而促進教師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提高。
(三)制定激勵政策拓寬教師來源
中職學校教師隊伍的建設是一個長期過程,需要學校和教師付出時間和精力。教師創新創業能力的提升也非一日就能完成。中職學校要結合當前雙創教育實際情況建立一些激勵制度,可以是精神激勵,也可以是物質激勵,目的是調動教師向雙師型教師轉變的積極性。學校在對教師進行評價時不要只關注他們的科研及教學工作,還要關注教師在創新創業實踐中取得的成果。從制度上激勵和引導教師提高對創新創業教育的認識,讓他們積極主動地通過多種方式提高自身素質,真正成為為學生創新創業提供幫助和指導的雙師型教師。中職學校還可以招聘或者聘請一些高素質的具有創新創業精神的教師,在充實學校教師隊伍的同時讓他們把先進的創新創業思想和經驗帶進校園,給其他教師樹立榜樣。
四、結束語
中職學校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重要場所,中職學校的教師是培養創新創業型人才的主要力量。中職學校要順應社會發展,為培養雙師型教師提供保障,引導中職學校的教師轉變認識,并為他們向雙師型教師轉變提供平臺,進而促進他們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的提高,為社會培養出更多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人才。
參考文獻:
[1]鄧莎莎.“雙創”背景下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培養與配置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電子刊),2017(10):764.
[2]楊紅玲.雙創背景下職業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J].教育與職業,2019(3):57-61.
[3]高晶晶.高校雙創雙師型教師建設對創新型人才培養的影響[J].山西青年,2017(1):22-23.
[4]黃杰.雙師型視域下許昌學院播音專業雙創教育新觀[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3(6):148-149.
[5]趙艷云.“雙創”背景下職業教育“雙師”隊伍的建設[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8,14(12):169-170.
◎編輯 武生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