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宏
摘要:新型城鎮化下對農產品物流的研究既具有重要性,也具有必要性。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發展農產品物流方面有著先天優勢,但同時,河南省在探索農產品物流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具體的問題,如物流產品信息化程度低、基礎設施建設落后、農產品物流成本偏高、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等。基于此,在城鎮化進程背景下,應當推動農產品物流企業與服務業的融合、培育新興的農產品物流主體、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以及加強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引進。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農產品物流;發展;河南省
基金項目:2020年度河南省教育廳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新型城鎮化背景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路徑研究(編號:2020-ZDJH-352)
農產品作為農業、農村和農民發展的成果,對其進行營銷,是提高農民收入、促進農村問題解決的有效方法,農產品集群的發展,也是新型城鎮化發展的一種動力與支撐,能夠帶動新型城鎮化的建設提供產業的發展,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有序推進。河南省作為農業大省,在具體的農產品物流發展過程中,涌現出了一些典型的成果,推動了農產品和農產品物流的快速發展。但是,其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問題,成為農產品物流發展過程中的制約性因素,本文主要圍繞新型城鎮化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中的問題進行探討,并提出解決策略,促進該省農產品物流的更好發展,更好地為河南省的新型城鎮化服務。
一、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區位優勢分析
(一)地理位置優勢
作為我國的交通樞紐,河南省在發展農產品物流方面地理位置優勢明顯。隨著“一帶一路”的推進,以及相關鐵路、高速公路網絡的完善,河南省已經形成了向周邊區域輻射的能力,為其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了充足的交通等條件的支撐。
(二)農產品優勢
河南省存在著溫帶季風氣候和亞熱帶季風氣候,擁有廣袤的平原,這不僅為其農產品種植提供了基礎,而且還形成了多種多樣的農產品類型,能夠充分滿足市場需求。隨著相關農業技術的不斷發展,河南省在農業種植方面還具備了種植其他氣候類型中的農產品,為農產品物流發展提供了產品基礎。
(三)市場優勢
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以及網絡貿易的發展,居民在特色農產品等的消費需求上不斷提升,這也為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和市場需求,為其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充足的市場基礎。
(四)政策優勢
隨著新型城鎮化建設的推進,以及國家對“三農”問題的力度不斷加大,為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包括國家方面在新型城鎮化建設中的相關政策,以及河南省的地方政策,這些政策與新型城鎮化建設本質上是一體化,也表明了對農產品物流發展的支持。
二、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中存在的問題
(一)物流產品信息化程度低
首先,由于河南省在農產品經營上主要體現出分散式經營的特點,并且經營農產品的地方也相對比較落后,導致其在農產品生產信息的獲得上主要還是依靠傳統的方式,與現代化的信息獲取方式不相符合。
其次,河南省在農產品物流發展過程中的信息實時更新能力不強,由于從整個河南省省域來看,為農產品服務的物流企業,多數屬于中小型物流企業,在配送過程中,不能及時更新產品的配送信息,影響到具體的服務質量。
最后,河南省農產品物流在市場信息獲取方面,也存在著信息化能力較弱的問題,在有關信息的獲取上,還使用著比較傳統的方式,如依靠自身的上門詢問等,相關市場、政府等信息發布能力較弱,影響到農產品物流企業信息化獲取的能力,同時也加大了農產品物流企業的成本支出。
(二)基礎設施建設落后
對于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發展來說,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也是一個明顯的問題,這主要體現在有關農產品批發市場的建設、農產品倉儲設施的建設以及農產品運輸基礎條件的建設等方面。對于一些小宗的農產品散單來說,農產品在配送上的信息化更新設施、保鮮設施等的相對落后。對于一些大宗的農產品物流運輸來說,各個環節中的基礎設施均相對落后,尤其是對于一些保鮮期較短的農產品,由于運送過程中的基礎設施相對較差,如果再遇到運銷地批發市場保鮮能力相對不足的情況,會導致很多產品在未流轉到零售商和消費者手中的時候,就因為保鮮期的問題影響到具體產品的價值,造成減損。
(三)農產品物流成本偏高
首先,農產品物流運送的過程中,由于運送過程中農產品的腐爛等問題,導致農產品本身的價值量減少,進而增加農產品的物流配送成本;其次,農產品運送過程本身的成本相對較高,不僅包括運送的人力費用,還包括一些燃油費、過路費等費用,而農產品本身的盈利相對較低,在較高的運送成本上,會導致其自身盈利不足,而農產品物流要考慮到自身的盈利等問題,在多種費用的影響下,自身的物流收費定然也是居高不下。
導致以上兩種問題的原因,不僅僅是某一方面的,而是體現在多個方面上,包括農產品物流企業本身的運輸設施以及由信息不對稱而導致的相關價值增加等方面,這些都從各方面影響著農產品物流本身的價格,同時也對農產品的營銷造成一定的影響。
(四)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缺乏
當前,雖然我國多數高校開設有物流管理專業,但是真正具體到農產品物流專業的學校相對較少,這就導致多數學校培養出的物流方面的學生,與農產品物流的專業性符合程度相對較低。同時,由于多數畢業生在畢業后一般會選擇較大的城市去發展,而農產品物流一般都根據農產品的種植地或者生產地去設置,相對位置較偏,與高校畢業生的期待有所差距,這也就導致了畢業生在擇業問題上,往往偏重于一些較大的城市,能夠回流到鄉村的很少,顯現在農產品物流上,就是缺乏專業性人才。
三、新型城鎮化視角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的策略
(一)推動農產品物流企業與服務業的結合
農產品物流企業與服務業的結合是有效提供農產品物流發展的一種思路。對于河南省來說,本身的旅游資源相對較為豐富,旅游業也相對較為發達,因此,在具體的發展過程中,可以通過農產品物流業與旅游業的聯動,帶動農產品物流的發展。如,在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向游客營銷當地農產品,在遇到大宗需求的游客上,將相關信息轉送給農產品企業和農產品物流企業,為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提供信息支撐,從而促進農產品物流業和農產品行業的共同發展。
(二)培育新興農產品物流主體
對于河南省來說,當前培育新興的農產品物流主體,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內容,這也是有效帶動農產品物流產業發展的關鍵。當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的組織化程度相對較低,通過培育一批新興主體,能夠發揮出行業的帶動性,促進農產品物流業更好地發展。同時,培育新興主體,也能夠促進農產品物流業的集約化發展,有效提高農產品和農產品物流在市場中的競爭力。此外,在培育農產品物流主體的過程中,也要引導農產品物流進行多元模式的探索,在農產品、加工企業、農產品物流企業之間形成穩定的合作和健全的生產鏈,促進農產品和農產品物流業的創新發展。
(三)加強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
針對河南省農產品物流業中當前存在的農產品基礎設施建設落后的問題,其應利用新型城鎮化政策的紅利,加大農產品物流基礎設施建設,為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穩健的支撐。在基礎設施的發展上,河南省應當鼓勵和引導各地在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聯動作用,通過政府投資、招商引資、企業出資等形式,完善農產品物流業的基礎設施,為農產品物流業的發展提供更加優越的設施支持。加強農產品物流保鮮設施、裝卸設施、信息技術設備等的建設,通過完善基礎設施,提高農產品物流效率和服務能力,降低農產品物流成本。
(四)加強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引進
針對農產品物流專業人才缺乏的問題,河南省應當鼓勵各地依托新型城鎮化建設,從高校畢業生中進行人才招攬,以“人才回流”為主,“人才引進”為輔,鼓勵本地物流專業畢業生回鄉發展,為農產品物流的發展提供人才支撐。同時,河南省還可以通過吸引大型農產品物流企業的落戶,帶動人才的流動,進而起到“人為我用”的效果,以此來推動新型城鎮化進程。
結語
就當前來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在新型城鎮化不斷推進背景下,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斷被放大,處理好城鎮化進程中農產品物流企業與農產品行業的關系,需要從多個主體出發,進行聯動的解決。
參考文獻:
[1]梁錦凱.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J].農家參謀,2018(19):34.
[2]付浩然.城鎮化背景下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模式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12):128-129.
[3]鄭海燕.電商背景下河南省現代農產品物流發展現狀研究[J].農業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8(02):36-40.
[4]張新崢. 河南省農產品物流發展研究[D].河南農業大學,2018.
[5]申合帥.河南省農產品物流整合發展研究[J].漯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16(05):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