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姐

【摘 要】目的:本文主要探討婦產科患者圍手術期的相關心理特點進行分析,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措施,從而提高對患者的心理護理效果。方法:分別選擇在2009年6月到2010年2月期間在我院婦產科進行治療的60名患者,并根據患者情況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各30人,對對照組和觀察組都進行常規護理,但觀察組還額外進行心理護理,對兩組患者的護理情況進行分析。結果:在對兩組患者進行臨床護理后分析,觀察組患者SAS評分為(36.5±7.0),SDS評分為(39.4±8.7),對照組患者SAS評分為(42.5±7.6),SDS評分為(44.4±8.7),從結果可以發現,觀察組患者相對對照組患者而言,恢復效果較好,且二者的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需要對婦產科患者的實際心理特點進行充分了解,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有效的心理護理,心理護理對患者的康復和身心健康意義重大。
【關鍵詞】婦產科;圍手術期;心理護理
在社會的快速發展下,我國醫學技術也取得了很大的進步,而人們對醫學護理也重視了起來,醫務界也更加關注患者在心理上的健康程度。就婦產科患者而言,由于其為女性,相比男性更容易感到焦慮、恐懼感、不安。這些負面情緒不僅使得患者在治療期間身心受到了較大的影響,還會影響到胎兒的正常分娩[1]。基于此,就需要更加關注婦產科患者的心理護理情況。下面將主要介紹在我院進行心理護理的60例婦產科患者的主要情況。
1 患者臨床資料分析
1.1 患者一般資料
選取在我院進行婦產科手術患者60名,這些患者都是在2009年6月到2010年2月在我院進行婦產科手術的患者,隨機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每組人數為30人。對觀察組和對照組分別進行常規護理,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還要進行心理護理的相關工作。患者年齡在22歲至56歲之間,患者平均年齡為(40.3±2.4)歲。其中患者進行的婦產科手術包括子宮癌、卵巢囊腫、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肌瘤切除術,患者的病程平均為兩年。患者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上的有34人,初中的有19人,小學的有7人。兩組婦產科手術患者在年齡、性別和病程方面均無沒有明顯的統計學意義,因而,觀察組和對照組具有可比性[2]。
1.2 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
(1)手術前心理護理。在患者進行手術之前,巡回護理需要對患者進行積極的觀察,發現患者的需求,再根據患者的具體需要選擇合適心理護理方法,如心理疏導和支持性的心理治療。通過對患者耐心、細致的溝通和詢問,醫護人員在和患者進行溝通后可初步對患者情況進行心理評估,再以患者實際的心理情況為基礎進行針對性護理。此時,醫護人員需要對鼓勵患者,向患者介紹詳細介紹手術的安全性和手術的意義;針對在處于康復期的患者需要鼓勵患者,并提高患者對自身的信心;針對馬上要進行手術的患者,在進行手術之前的一個小時需要向患者介紹有關的手術醫生、護理人員和麻醉醫師的相關資歷和技術水平,使得患者對醫護人員的信任程度增加。護理人員還可以向患者介紹一些防松方法,如深呼吸,從而緩解患者手術之前的焦慮。除此以外,還需要對患者的家屬進行相應的囑咐,如果有時醫護人員不在,安慰和鼓勵患者的工作家屬也可以進行,讓患者知道不是自己一個人在戰斗,還有親人在身邊,從而可以將醫護人員對患者的干預進行延續[3]。
(2)手術中心理護理。在患者正式進行手術時,需要有患者可以信賴的護理人員進行陪同,對手術室的情況向患者進行介紹,使得患者可以消除對陌生環境的緊張感。在手術進行中,還要對患者做好遮蓋和保暖等方面的措施,并陪在患者身邊對患者進行鼓勵,使患者在心里上具有安全感,并保持心理平衡。在進行麻醉的過程中,需要使用親切的口氣讓患者配合麻醉師的相關體位要求。如果在手術過程中遇到意外情況,也要保持冷靜的態度,不能大聲呼叫。在進行腹腔探查相關工作時,需要護理人員握住患者的手,囑咐患者深呼吸,使得患者降低牽拉引起的不適反應。如果患者出現有如呼吸費力和胸悶等情況時們需要對患者麻醉平面的狀況進行嚴密細致的觀察,并及時進行調整。
(3)手術后心理護理。在手術完成之后,需要向患者的家屬告知患者手術的情況,并向患者介紹手術后需要患者配合的有關內容,注意傳達的手術信息應更加有力,降低患者的焦慮狀態。如果患者出現了一些不良預后情況,痛苦難以承受,甚至危及患者生命時,此時患者非常脆弱,不能經受任何有關的精神刺激,應及時告知患者大多數情況下在24小時內切口會有疼痛感;在手術后48小時內需要加強對患者的觀察,查看其是否有疼痛感和手術后出血等癥狀。醫護人員需要對患者的體力情況進行了解,并對患者進行耐心的心理疏導,避免直接將患者情況告知患者;若手術過程中不可避免的會對患者的外形和身體器官進行損害,醫護人員需要使用親切的話語對患者進行積極主動的關懷和安慰,引導患者積極對待現實,提高患者對現實的信心,幫助患者逐漸接受身體和傷口的變化,讓患者的情緒更加積極向上。
1.3 統計學處理
收集患者的數據后,使用SPSS13.0軟件進行處理,采用均數標準差()表示,使用t檢驗的方法進行比較,如果P<0.05,表明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具有統計學差異。
2 結果
在對觀察組和對照組患者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方法進行分析后可得知,兩組患者在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評分差異明顯,且觀察組和對照組之間的差異也較為明顯(P<0.05),具體數據如表1所示。
3 討論
護理心理學作為一門實用性非常強的應用學科,在目前很多臨床護理中都得到了普遍的認可和應用。在目前我國護理模式中,心理護理地位非常重要,在圍手術期臨床護理的全過程中心理護理工作都占據著非常重要的地位。在社會不斷發展下,人們生活水平也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也日益增多,自我保健意識也大大增強,不僅關注身體上的健康,更加關注心理上的健康。而就婦產科患者而言,更容易出現焦慮和抑郁的情況,導致患者在手術后的恢復和安全受到了嚴重的影響,因此,需要醫護人員對患者進行更加積極的心理護理,從而降低患者的痛苦程度,不斷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為提高社會效益做出更大的貢獻。
在對婦產科患者進行圍手術期的心理護理時,護理人員不僅需要進行常規護理,在此基礎之上,還要加強對患者心理護理的相關工作。護理人員需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經驗,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合理護理;護理人員還應主動探訪產婦,和產婦進行溝通,對手術過程中的麻醉方式、手術方式和手術結束后會出現的有關心理問題進行講解,從而降低患者手術后的恐懼、緊張和焦慮情況。與此同時,還要對患者的家屬做思想工作,讓他們可以在患者產前和產后對患者進行鼓勵,也可以有效緩解患者的緊張情緒。
做好患者手術之前的護理工作對患者手術后的恢復也促進作用,這樣才可以調解好患者手術前后的心率和血壓,消除患者在手術之前和手術之后的不良情緒?;颊咴谑中g之前焦慮的原因主要是擔心手術后體型的變化、擔心病情的惡化等問題,針對患者擔心的主要問題進行疏導可以降低患者的焦慮。在手術中需要醫護人員陪同患者進行手術,這個過程對患者起到了感情支持作用,也是心里護理對患者心態影響的重要部分。在手術結束后,對患者進行心理護理可以提高患者對以后生活的信心,使得患者可以積極面對以后的生活?;颊咴卺t護人員的精心呵護、醫院的積極配合下,可以獲得良好的治療和護理效果,讓患者可以早日康復,從而不斷提高醫院的經濟效益,并為社會做出更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慶云,王星,張齡玉,魏丹.婦產科手術中心理護理的臨床應用價值探析[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3(30):121+131.
[2]張志文.心理護理在婦產科感染問題中的應用研究[J].心理月刊,2018(05):11-12.
[3]左娜.心理護理在婦產科子宮切除術中的應用效果[J].醫療裝備,2018,31(09):193-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