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長壽
在當前小學教育中,部分教師和學生家長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和課外興趣培養,一些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在日常教學和家庭教育中被忽視,學生自立、自強意識和良好品德的培養相對不足。為探索這一問題的解決路徑,本文以在小學教育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為起點,對當前小學在傳統文化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進行了深入分析,進而從人才培養、教學方法創新、教學觀念改變等角度,對中華傳統文化在小學教育中的滲透路徑進行了初步探索,提出了一些意見和建議。
一、小學教育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
中華傳統文化,源于我們中華大地這片沃土,是中華民族歷史上道德傳承、文化思想、精神觀念共同組成的一個有機整體,是對中華文明的提煉和升華,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源泉與動力。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在小學教育中,對繼承和發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一方面,能夠有效豐富小學教學的文化內涵,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學生多元化的教學需求,推動學生自覺將中華傳統文化融入知識體系中;另一方面,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弘揚以愛國主義為核心,團結統一、愛好和平、勤勞勇敢、自強不息的偉大民族精神,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使其養成自立自強、求真務實、誠實勇敢的良好學習生活習慣和思想品德。
二、當下小學傳統文化教育存在的問題
1.師資力量薄弱,缺乏能夠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里的優秀教師
我國非常重視義務教育。但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偏遠地區農村小學教育師資力量的配備仍然相對薄弱。另外,即使是在城市等教育資源相對豐富的地區,由于部分教師未接受傳統文化教育的系統培訓,或其自身中華傳統文化素養相對不足。這些原因導致小學尤其是偏遠地區農村小學普遍缺乏能夠在日常教學中充分滲透中華傳統文化的優秀教師。
2.教學方法單一,缺乏能夠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里的駕馭能力
在當前的小學教育中,不少教師對中華傳統文化的教學還處在“照本宣科”階段,一味對教材進行“照搬”,沒有將教學活動與我國傳統節日、傳統藝術、傳統服飾、傳統器具、傳統活動等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有機結合起來,教學活動缺乏趣味性,教學內容片面,不成體系,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不高,教學效果普遍不好。
3.重視程度不足,缺乏能夠將傳統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中的系統性力量
雖然素質教育在我國已推行多年,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無論是學生家長還是授課教師,仍然存在過于重視學生學習成績,相對輕視學生綜合素質提升的問題。例如在實際教學中,不少學生家長對傳統文化教育的支持力度不足,不少教師對傳統文化教育活動的準備不足,不少學校缺乏開展傳統文化教育的相關設施等。沒有形成一種系統性力量,推動傳統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中。
三、將傳統文化教育滲透進小學教育的路徑探究
1.人才引進和強化培訓并行,培養一批能夠將傳統文化充分滲透在日常教學里的優秀教師
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因素。提升小學教師自身文化素養、充實傳統文化知識儲備,才能保證在日常教學中,相關教師能夠做到言傳身教,游刃有余地將中華傳統文化滲透在日常教學中。為了達到這一目標:一方面,相關教師應努力提高自身的傳統文化知識水平,及時充電、自覺學習、自我完善,提升在日常教學中駕馭中華傳統文化的能力;另一方面,學校等教育機構也要積極引進相關專業人才,充實教師隊伍,積極組織關于傳統文化滲透日常教學的系統性培訓,培養一批能夠將傳統文化充分滲透在日常教學里的優秀教師隊伍。
2.轉換思維和創新方法齊抓,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性
隨著社會的發展,傳統的教學思維和教學方法已經很難滿足學生的求知欲。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該轉換教學思維,創新教學方法,充分調動學生學習中華傳統文化的積極性。如開展遠足、參觀等活動,帶領小學生進入博物館、進入文化景點實地參觀,進行情景復原,現場講授相關傳統文化,讓學生在傳統文化氛圍里,自覺接受傳統文化的熏陶。又如開展古詩詞朗誦比賽、觀看詩詞大會類節目等活動,組織評優評獎,動員學生積極誦讀古詩詞,督促學生養成朗誦古詩詞的習慣,陶冶情操、提升文化素養。
3.改變觀念與營造氛圍共舉,將傳統文化精髓融入學生的道德教育
優秀的中華傳統文化,蘊含著豐富的德育內容,將傳統文化滲透進小學教育中,對小學生良好生活學習習慣的培養、健全人格的塑造,優秀道德品質的養成,具有積極推動作用。家長、學校、教師要積極改變分數優先的教育觀念,將傳統文化教育放在更為重要的位置上,形成一種課上課下結合,校內校外都有的系統性力量,推動學生自覺學習優秀中華傳統文化。一是營造書香氛圍,如學校通過懸掛古代畫作和名家名篇,樹立文化雕塑等措施,在校園內營造一種書香氣息,讓小學生在校園內時刻接受優秀傳統文化的熏陶。二是加強家校聯合,開展各類體驗中華傳統文化活動,讓學生切實體會中華傳統文化之美,促使學生主動愛上中華傳統文化,自覺傳承中華傳統文化。
四、結束語
在小學階段的日常教學中滲透中華傳統文化,對學生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塑造獨立自強的意志品質、培養健康積極的人生態度,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在小學教育中全面實現傳統文化與現代教育的融合,不但能提升小學教學水平,還能更好傳承中華文明,讓傳統文化教育遍地開花結果。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