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佑國
摘 要:書法是我國一門比較古老的藝術,它蘊含著中華民族深遠的民族文化,沉淀著強烈的民族精神,體現著精美的藝術造詣,其中還流傳著許多道德佳話。小學階段是培養學生書法技能的關鍵時期,也是培養學生道德素養的關鍵時期。所以小學書法教學中,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一定的書寫技能,還要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從而陶冶學生的情操,培養學生認真、堅持、勤奮的學習品質和強烈的愛國情感。
關鍵詞:小學;書法;德育
書法傳遞的不僅是漢字的形,還傳遞著漢字的神韻,更蘊藏著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而且書法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對練習書法者的思想品德及綜合文化素養的培養。因此,教師可以把書法教育作為德育的有效陣地,從而切實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一、書法教育可以培養學生的意志品質
書法技能的形成過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無論是毛筆字還是鋼筆字,無論是楷書、隸書、行書還是草書,都需要學生凝神靜氣,勤加練習。所以,學生練習書法的過程,就是堅持、細心、專注、勤奮等良好意志品質的培養過程。
首先,書法可以讓學生形成持之以恒的良好學習品質。如果學生想要系統地學習書法知識,并寫出一副拿得出手的好字,那么就需要一個比較長的學習周期,那么也就意味著學生要堅持不懈地展開臨摹與練習。如一個從小學一年級開始練習書法的學生,他有可能會堅持到小學畢業,堅持到初中畢業,堅持到高中畢業,甚至堅持到他無法拿起筆的那一時刻。當學生養成了書法練習的習慣,那么書法練習就成為學生生活中的一部分,像吃飯睡覺一樣不可或缺。而且書法練習的時間越長,學生就越能體會到堅持的意義,因而也就越容易形成堅持不懈的良好品質。
其次,書法可以促使學生形成細心的良好學習品質。書法中的一撇一捺,一橫一豎,都有著一定的書寫特點。而且不同書法字體對不同筆畫有著不同的要求,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會有意識地 加以區分,所以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形成認真細心的良好品質。
再次,書法可以促使學生形成專注的良好學習品質。專注力是非常好的學習品質,一個人的專注力越高,他的成功率也就越高。而書法練習最需要的就是專注力,因為稍有分心,字體的結構框架以及筆畫、力度就會出現偏差。所以學生練習書法的過程中,一般都會全神貫注,凝神靜氣。
二、書法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審美情趣
每一個漢字都是一種美的統一,每一種書法字體都會帶給觀看者美的享受。所以學生書法練習的過程,同樣是審美情趣的提升過程。
首先,字體本身就會帶給學生美的感受。漢字的最初形成階段就是圖形表意,即很多漢字都是被“畫”下來的,具體有“月”,人們就會在甲骨上畫一個類似月亮的符號,還有“日、羊、馬”等漢字,都會被畫成相應的簡單圖形,結構框架特別逼真、勻稱。然后隨著時代的發展,漢字變成了現在的簡體字,有上下結構、左右結構等不同的結構框架,方方正正的漢字同樣會給人以美的享受。
其次,書法練習口訣中也體現著一定的美學原則。比如楷書,楷書的練習者基本上要遵循“上緊下松、左緊右松、外松內緊”的原則,而這些書寫原則就是美學原則的直觀體現。上緊下松,給人以穩重扎實的感受,如果換成是上松下緊,那么就會給人以搖搖欲墜、不堪承受的感覺,讓觀看者心里不舒服。所以,書法練習的過程,就是欣賞美、創造美、延伸美的過程。
再次,書法佳作的欣賞臨摹同樣會帶給學生美的感受。我國的書法歷史發展中,涌現出了很多著名的書法家,他們給后人留下了很多的書法名作,比較著名的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其中的漢字書寫以及文章內容本身,都讓人驚嘆不已。
三、書法教育可以陶冶學生的愛國情感
漢字從某種意義上說,就是中華民族的象征,可以說,只要有中國人在的地方,就有中國字。而且很多著名的書法家,本身就是一個愛國主義者,所以教師可以通過書法教育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感。
首先,教師可以通過書法歷史的發展,培養學生強烈的民族認同感。我國的書法發展大致經歷了甲骨文、小篆、隸書、草書、楷書、行書等階段。可以說,書法字體的發展史就是中華民族的發展史。甲骨文對應的是商朝,小篆和隸書對應的是秦朝,草書對應的是漢朝,等等。所以學生在練習書法的過程中,就會接觸到各個歷史時期的人文典故,如顏真卿的《多寶塔碑》,王獻之的《洛神賦十三行》等。學生對歷史知識了解得越多,學生的民族認同感就會越強烈。
其次,教師可以結合書法家的愛國行為,對學生進行愛國情感的培養。如唐代大書法家顏真卿就是一個愛國將士。顏真卿因為人剛正,不肯趨炎附勢,得罪當時的權臣楊國忠,被貶至平原。即便是顏真卿遭受了不公平的待遇,在國家有危難之時,即安史之亂之時,顏真卿依然奮力抵抗敵軍的入侵。后來為了維護大唐的統一,英勇就義。如此,學生每每臨摹顏真卿的作品,就會想到顏真卿的事跡,就會受到愛國情感的熏陶。
總而言之,書法教育過程中,教師要深入挖掘其中的德育素材,對學生適時地進行意志品質、審美情趣以及愛國情感方面的熏陶,從而促使學生成長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楊孟一.德育與書法篆刻教育之間的關系分析[J].美與時代(中),2016(7).
[2]李瑩波.現代書法教育育德功能的可行性實施[J].戲劇之家,2015(10).
編輯 王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