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瀟
摘 ?要:伴隨著我國義務教育事業改革的深入,情感態度元素在初中階段英語學科教學實務過程中的重要影響作用日漸凸顯。引導學生接受健康的情感態度,學習新的文化和新的語言已經成為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
關鍵詞:初中英語;情感態度;培養;
在當下的初中英語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情感態度,積極參與英語學習,已成為當前英語教學的重要手段,也是當前英語教學方法轉變的當務之急。本文在探討初中生的學習特點的基礎上,探索培養學生情感態度,提高英語教學效果的途徑。
一、培養學生團隊參與能力
英語教學由于其自身的語言特點使其特殊,需要在一定的語言環境中表達和交流,而且由于我國缺乏這樣一種語言環境和氛圍,所以學習過程中存在很多的問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充分認識自己的特點,充分展示自己的性格特點,引導學生積極配合師生,真誠合作,在一個友善的互助氛圍逐漸形成和諧,健康,進步的情感態度。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幫助學生掌握基本的閱讀和寫作技巧。在此基礎上,逐步引導學生利用掌握的英語知識在教師精心策劃的某個課題下進行對話交流。合作探究是教與學的最佳模式,它不僅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語段在課文中的表達,還能培養學生的積極情感,增進學生之間的友誼和學生學習興趣。對此,教師在課堂上,營造積極活潑的學習氛圍,鼓勵學生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優化探究任務,精心設計教學內容,選擇吸引學生感興趣的內容進行探索或表達,提高學習目標,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語言,加上身體動作,豐富的外觀,夸張的手勢,這些都是了解外來文化魅力的必由之路,也是要真正理解英語對話的內容。文章的內容有助于學生掌握句子的真實情感,培養合作中的情感態度。
二、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感
如何培養初中生的積極情緒,激發他們的主觀能動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已經成為英語教學成功的關鍵。在教學中,教師要相信和尊重學生,把自己定義為學生的朋友,強調學生是教學的主體,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教學互動的積極性,指導學生樹立自己的學習目標,明確一定階段的學習任務;教師還需要結合學生的年齡和心理需求,通過情境模擬、演講比賽和新聞直播的方式,把適當的英語和動畫、歌曲和故事等分享給學生,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樂于參與在其中,獲得精神上的快樂,滿足和榮譽;教師要堅持按照自己的方式教學,不能一味地批評,同時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只有讓孩子知道自己被認可了,他才會激發自己的學習動力,所以保護學生的自尊心和學習積極性非常必要;教師要注意培養學生的能力,初中學生模仿能力強,通過模仿視頻、音頻等相關的內容,能快速復制和延伸知識鏈,更好地運用知識解決問題。
三、幫助學生樹立學習自信心
英語作為第二種語言,對于大多數初中生來說,學習起來都具有相當大的難度,尤其是英語字母的書寫和漢語拼音的書寫一樣,初中生經?;煜?。作為初學者,面對英語的學習,既有激情和興趣,同時又充滿畏難情緒,幫助初中生克服畏難情緒,是對學生情感態度培養的一個重要方面。其重要地位等同興趣、動機的培養,尤其是在英語口語教學方面,其地位更不容忽視。教師要善于觀察學生,根據學生不同的性格積極引導學生的自信心。對于課堂上樂于回答問題、不怕出錯的學生要鞏固自信,在回答錯誤時注意語言的技巧,不能挫傷積極性,也要注意學生的舉手次數,不能舉手多次卻不提問,會影響孩子的自尊心;對于課堂上沉默、被動學習的學生,要主動溝通,積極鼓勵,告訴學生要敢于表達、不怕錯誤,幫助其樹立自信心。打造這樣自由開放的學習環境,一定深得學生喜愛,既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更能讓學生展示自己的語言天賦,滿足他們學有所成的心理,增強語言學習自信心,充分體現“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四、增強自主化學習行為的實施力度,充分提升教師個體的情感修養
作為以“教書育人”為主要工作任務的職業勞動者,教師不僅應當使用自身的知識和學科修養來對學生展開知識以及觀念層次的教育指引行為,還應當切實運用自身具有的人格修養魅力對學生群體施加影響。教師的工作實踐行為應當兼具“言傳”和“身教”的雙重控制維度。
信息以及知識資源對象從教師到學生群體之間的傳遞實踐過程,除了要依靠教師的語言表意實踐行為,更應當扎實借助教師實際展現的教態,以及體態等非語言因素的輔助作用,而穩定優秀的教態以及體態特征,在理性考量意義視角之下是教師實際具備的人格修養、自身綜合氣質,以及整體化素質建設發展水平的深切展現。
在這樣客觀發展背景之下,教師要自覺加強多個領域的知識以及信息內容的學習,以及領會實踐行為,要逐步拓展教師個體在知識信息儲備形態的廣度,要逐步減少教師與學生之間在溝通過程中因意識認知元素而引致的障礙,逐步獲取教師與學生個體之間在情感溝通過程中的順暢性,用教師的情感表現促進學生情感意志的切實形成。
五、創新教學實務過程的開展手段,有效培養學生群體的學習興趣
英語學科教學工作的良好成果與教學實務開展手段的創新實踐力度密切相關。
要基于形式角度,針對教學工作實施方式展開充分的創新工作,教師可以根據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中實際涉及的知識內容,以英語墻報、英語小天地的形式實現對教材中涉及內容的靜態化宣講教育,在實際的課堂講授教學實務工作的進行過程中,可以充分運用實物、掛圖、PPT等輔助教學形式,實現對具象化教學實踐場景的建設以及運用,與此同時,還可以切實通過開辦“英語角”以及“專題英語晚會”等比較具備趣味化特質的戶外活動,為學生群體的外語知識學習實踐活動創造穩定有序的發展支持氛圍,并在此基礎上助力初中學生英語學科學習過程中情感態度品質的建制與發展水平的有效提升。
針對初中英語教學中培養學生情感態度的路徑及意義問題,本文結合仁愛版初中英語教材在編寫實務過程中的具象特征展開了相應的論述,預期為相關領域的一線教師提供借鑒意義。
參考文獻:
[1]丁惠芳. 初中英語師生互動教學模式初探[J]. 中國校外教育,2010,05:98+101.
[2]施素紅. 情感因素對初中英語教學的影響[J]. 海外英語,2010,02:8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