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莉
(貴州省交通職業技術學院,貴州貴陽 550018)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英語已經逐漸成為工作中的必備技能,是一種十分重要的溝通方式。在我國,高等教育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其一是普通的高等教育,其二便是高職教育。與前者不同,后者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更加重視。自從新時期以來,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發生了改變,以突出辦學特點為主要目的,以培養技術性人才為發展方向,進而使學生具備在職場生活中靈活使用英語的能力。但是,大多數高職院校學生仍然缺乏職業英語能力,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無法滿足相關企業的用人需求。所以,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需要進行改革,對其教學模式進行創新,這樣不但可以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之處,還可以運用新型教學模式,從而有利于建立與各個領域之間的聯系。
開展高職英語教學,主要是提升學生在職場中使用英語的靈活性,以及對高素質技術型人才進行培育。但是,我國高職院校學生普遍學習能力較差,基礎水平不高,缺乏英語學習的積極性。應用傳統的教學模式,加上無趣的學習氛圍,將會對教學質量產生不利影響。
在高職院校中,英語作為一門公共基礎必修課,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有諸多益處。但是,目前大部分高職院校的領導者不具備先進的管理思想,專業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較為落后。他們認為高職學生只需要學好專業課程,忽視了其余的課程。這種教學理念是錯誤的,對學生的全面發展起到了抑制作用。這樣一來,將會使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時長被減少,或者專業課程占用其時間。此外,設立課程時沒有進行綜合性考慮,沒有重視畢業生英語職業能力的培養。與此同時,一部分英語教師仍沿用先前的教學理念,單方面地向學生輸送知識,只關注考試結果。對于英語課,只重視等級考試的通過率,忽視了技術性人才的培育工作。沒有做到利用課堂教學來進行職場環境的模擬,從而沒有達到提高學生英語交際水平的目標。因此,在職業能力培養方面,我國高職英語教學需要進一步改變。
創辦高職院校,主要目的是為社會發展提供大量的應用型、技術性人才。在進行英語教學時,主要教學內容應該是職業英語,其次才是基礎英語,要充分體現實踐性,這樣才能使學生在教學期間得以提高職業水平,增強綜合素養。但是,在設置英語課程的過程中,大多數高職院校忽視了職業能力的培養,對其未加以重視,缺乏全方位、多角度的考慮。英語教學更加注重基礎知識的傳授,而職業英語的教學比例相對較小,最終導致畢業生就業存在一定困難。雖然部分專業有專門的英語教材,但仍有一些不足,這些教材對英語基礎要求相對較高,沒有突出實踐性,大多數高職生英語水平不高,所以其使用價值過低。
現階段,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師大部分接受了傳統的教學模式,在此情況下成長起來的。他們自身學習的就是通用英語教育。所以,這些教師在企業工作的經驗很少,在相關領域的經歷也很少。在教學時間之外,進行的培訓工作與行業英語的聯系不緊密。所欲,在職業英語的教學內容方面,經常會出現專業不滿足行業的狀況。
通過英語的應用,達到與人溝通和解決問題的目的,這就是英語職業能力,也是跨職業專業能力的重點培養內容?,F階段,要想實現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必須對高職英語的教學模式進行深入改革。對于學校管理者以及專業課教師而言,需要對教學理念進行創新,實現精準定位。在制定教學方案時,應加大英語教學的重視程度,這樣才能使高職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從而使其職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需要摒棄傳統的教學方式,運用全新的教學模式,課堂教學期間師生間應進行充分地互動,注重培養高職生的英語職業能力,這樣有利于畢業生的行業發展,為其打造基石,將課堂教學作為基礎,進而使學生主動進行思考。
對于高職院校來說,進行英語課程目標確立期間,應該始終遵循應用原則、職業性原則以及創新原則。在實踐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其與社會發展方向相一致,這樣英語教學便具備了應用性。要想具有職業性,學生需要對自身的英語職業素養不斷進行增強,進而提升英語職業勝任能力。技術性是指要培養學生運用所學英語專業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進行課程內容設置的過程中,應充分了解未來的實際工作需求,并綜合考慮高職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為參考依據,教學內容大致分為三部分,分別是英語閱讀、英語翻譯及英語寫作。將職業英語變為一門選修課,各個專業的學生均可進行選擇,這樣能夠為有效提升綜合職業能力。選修課的內容應與具體專業相符合,從而使英語教學模式多樣化,使學習內容更加豐富,高職學生將會對未來相關行業英語有更深入地體會和理解,拓展英語知識面,最終使他們的英語綜合素質得到很大進步。教師可以對學生的知識接受能力進行劃分,采取分級、分專業的教學模式,這樣才能使英語教學更加科學、合理,從而加快教學進度,達到提高高職英語教學質量的目標。
高職院校英語教學能否取得進步,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團隊的綜合素養。目前,雙師教學隊伍具有很大優勢,不僅具備極強的英語語言水平,而且具有充足的實踐經驗。這樣一來,他們可以對學生進行基礎英語教學,此外,也可以為學生解決與專業相關的很多問題。要想彌補英語教學上的缺陷,高職院校應該聘請相關領域的行業精英或者專業來進行授課。與此同時,應該對現任英語教師進行定期的培訓教育工作,使其對教學相關的行業知識有進一步地了解,從而使其職業英語能力得到大幅度提高,最終積累足夠的知識運用到所學專業的職業英語教學中。還可以讓教師定期到相關企業開展實踐活動,從而使其獲取該行業的最新資訊,積累實踐經驗,從而對職業英語教學加深了解程度。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改革將會逐漸得到深化。對于高職院校而言,其管理層及專業教師應該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工作給予充足的重視。應采取一系列措施,逐漸加強學生的英語職業素養,使其競爭能力得到提升,最終為經濟社會發展培養高素質的技能型人才,從而實現高職院校的發展目標和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