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美潔,于菲菲
(山東省乳山市中醫院,山東 威海264500)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及其周圍組織的一組感染性疾病[1],纏綿難愈,可導致不孕、輸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炎癥反復發作等[2].近年來慢性盆腔炎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女性的身心健康.徐元山主任醫師系全國首批500名中醫藥專家學術繼承人,第1批威海市名中醫藥專家,從事中醫臨床工作40余年,中醫理論根基厚實,臨床經驗豐富,在省內中醫婦科領域享有較高聲譽,對慢性盆腔炎診治頗有研究.現將徐元山主任醫師辨治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臨床經驗總結如下.
體質是人體在先天稟賦和后天調養基礎上形成的,先天稟賦決定了體質的遺傳性、相對穩定性和多樣性;后天因素決定了體質的可變性.在相同的時空背景下,特定人群的體質呈現趨同性[3].徐元山主任醫師認為威海地區位于山東半島東端,三面臨海,空氣濕度較高,人們在潮濕的環境中感受外濕機會甚多.如《素問·異法方宜論》云:“東方之域,天地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故其民皆黑色梳理.”因環境潮濕,腠理疏松,更易感受濕邪,濕邪重濁黏滯,易阻遏氣機,氣不行則濕不化,膠著難解.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為干預形成冬暖夏涼的生活環境與自然界的嚴冬酷暑形成了鮮明差異,這種乍暖乍寒的溫度差異,使人體腠理驟開驟閉,衛外功能調節失司,久而久之,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遭到破壞,內環境失穩,閉阻于體內的濁氣即化為濕邪致病[4].再者,現代人們多重膏粱厚味,進食補品,久則損傷脾胃,濕熱自內生.因地域差異,本地海鮮豐富,本地人多具有喜食魚、蝦、貝等海鮮及飲食偏咸等習慣,使熱自內生.因此,威海地區濕熱質已成為普遍的偏頗體質.
證的基礎是體質,是特定的體質接受了某種病因的刺激而表現出的某種特異性的類型[5].體質是辨證的基礎,體質決定疾病的臨床證型[6].不同體質其發病傾向不同,特定的體質與相應的病邪之間具有特殊的親和能力,即所謂“同氣相求”.體質的特異性決定著對某些致病因素的易感性和發病后病變類型的傾向性,從而影響著疾病的證候類型[3].徐元山主任醫師認為濕熱體質者體內蘊濕藏熱,故而更易感受濕熱之邪而發病.濕熱之邪阻滯胞宮而致氣血運行不暢,“血非氣不運”,氣機阻滯而血行受阻則為瘀,瘀滯于脈,濕熱瘀三者互為因果,形成惡性循環,而致本病纏綿難愈,反復發作,可見濕熱體質是導致濕熱瘀結證的前提條件,也是濕熱瘀結證成為此類體質類型患者主要臨床證候的原因.因此威海地區慢性盆腔炎患者多為濕熱瘀結型.
根據威海地區慢性盆腔炎患者體質與證型的特點,徐元山主任醫師自擬清熱除濕湯治療濕熱瘀結型慢性盆腔炎,療效顯著.清熱除濕湯基本組成為石見穿、紅藤、敗醬草、蒲公英、白頭翁、麩炒白術、薏苡仁、當歸、香附、川楝子、車前子、甘草.其中石見穿活血化瘀、清熱利濕,具有辛散而不燥,通而不竄,微苦而不寒的特點,其藥性平和,久用無敗胃傷正之弊.麩炒白術可健脾益胃、燥濕和中、利水,徐元山主任醫師認為其可除濕、固束帶脈,對盆腔炎腰骶疼痛、少腹掣痛、雙下肢酸軟或沉重乏力者(其腰骶疼痛特點以夜間尤甚,稍活動后可減輕或緩解),重用白術有奇效,二藥共為君藥.紅藤、當歸可活血化瘀止痛;敗醬草、車前子、蒲公英、白頭翁清熱解毒利濕;川楝子、香附疏肝泄熱、行氣止痛;薏苡仁健脾利濕;甘草調和諸藥.全方共奏清熱除濕、化瘀行滯之效.因“五臟之傷,窮必及腎”“胞絡者,系于腎”“婦人患帶下者,病在帶脈也……總屬腎虛”.故本病遷延日久必累及于腎,導致腎的陰陽失調.徐元山主任醫師在治療本病時,對病程較長的患者常加續斷、芡實補腎祛濕.
因本病遷延難愈,反復發作,徐元山主任醫師認為預防重于治療,如《素問·四氣調神大論》言:“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夫病已成而后藥之,亂已成而后治之,譬猶渴而穿井,斗而鑄錐,不亦晚乎!”在濕熱體質患者未患盆腔炎或初患盆腔炎時,給予清熱利濕治療,并給予飲食調攝,進食薏苡仁、紅小豆等食物,少食肥甘厚味,糾正其偏頗體質,在未發病階段或發病后未轉化的前期預防疾病的發生和傳變.
患者,女,38歲,因“左下腹隱痛1年余,加重6個月”于2018年5月就診.患者1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左下腹隱痛,伴腰酸,白帶偏多,色黃,無異味,近6個月上述癥狀加重,小便色黃,大便黏膩不爽,平時喜食肥甘厚味,舌紅,苔黃膩,脈弦滑.婦科檢查示:外陰陰道無異常,宮頸光滑,子宮后位,大小正常,活動欠佳,無壓痛,左側附件增厚,壓痛,右側附件未觸及明顯異常.B超示:盆腔積液.白帶檢查未見明顯異常.診斷:慢性盆腔炎.辨證:濕熱瘀結型.治法:清熱除濕,化瘀行滯.方藥:石見穿15 g,紅藤15 g,敗醬草15 g,蒲公英15 g,白頭翁15 g,麩炒白術30 g,薏苡仁15 g,當歸12 g,香附12 g,川楝子12 g,車前子15 g(包煎),續斷片15 g,芡實12 g,白果仁12 g,甘草片9 g.每日1劑,并囑其清淡飲食.服藥6劑后,腹痛明顯減輕,白帶量較前減少,大便正常,上方去苦寒之敗醬草,繼續服用,1個月后子宮附件B超檢查未見明顯異常.上述癥狀均已改善.
按語:此患者體質屬濕熱質,根據“同氣相求”原理,其盆腔炎類型為濕熱瘀結型,故給予清熱除濕湯以清熱除濕,化瘀行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