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加水
(山東省濟南市章丘區中醫醫院,山東 濟南250200)
中藥飲片是中醫治療疾病最為主要的手段,中藥飲片質量的優劣及中藥炮制、中藥煎煮等環節都影響著治療效果.通過中藥師承學習,筆者深刻認識到中藥傳統調劑方式中藥物性狀鑒別、臨方炮制等技藝的優勢及其內含的人文精神,體現了服務患者、服務臨床、保證質量、提高療效的宗旨,對維護人們健康發揮著重要作用,需要積極傳承.近年來,為了解決中藥房工作量大、工作強度大的問題,小包裝中藥飲片逐漸應用于藥房工作.小包裝中藥飲片指中藥飲片廠將中藥飲片按需要規格,使用塑料袋等包裝材料進行包裝,調配時無需稱量.由于調劑小包裝中藥飲片具有藥房環境整潔、調配操作方便等優勢,很多醫院將傳統中藥飲片改為小包裝中藥飲片,導致傳統調劑優勢的流失,同時還存在中藥價格較高、占用空間較大、臨方炮制受局限等弊端.
1.1 中藥飲片的質量方面 中藥飲片質量是中醫療效的關鍵,但中藥質量的標準并不是某一種或某幾種化學成分決定的.從傳承角度來看,傳統性狀鑒別是把握中藥質量十分重要的手段.性狀鑒別主要采用眼觀、手摸、鼻聞、口嘗、水試、火燒等鑒定方法,具有簡單、易行、迅速的特點.如觀察甘草的菊花心、大黃的錦紋;手試蜜麻黃手握成團、松之既散的炮制程度;品嘗黃連、龍膽的苦味;聞荊芥、白芷的濃郁氣味、火燒檀香后的濃郁香氣;觀察水浸泡秦皮的碧藍色熒光等.熟練掌握藥物性狀鑒別方法是中藥工作者的必備基本功,中藥的入庫驗收、貯存管理及調劑都可以通過性狀鑒別迅速判定中藥質量的真偽優劣及質量變化.傳統中藥斗櫥中為散裝中藥,可以觀其形、聞其氣、嘗其味,甚至可以水試、火試,十分方便.而小包裝飲片使用塑料袋密封,每袋都有固定克數,不能拆開,不方便使用上述簡便的檢查方法,且部分小規格的小包裝中藥飲片為了能裝入袋中需要破碎,影響藥物性狀的鑒別.如鑒別何首烏與大黃時,需要觀察何首烏的斷面云錦花紋、大黃髓部的星點等特征,破碎的中藥飲片直接影響鑒別,不利于中藥質量的檢查.
1.2 中藥臨方處置炮制 大多醫院采購果實種子類中藥時,為保證質量多采購未破碎的完整中藥,以便于鑒別真偽.中藥傳統調劑對果實種子類藥,如蘇子、萊菔子等在調配時打碎,其他如茯苓、龍骨等質地堅實的中藥也需打碎,打碎后煎煮中藥成分才能充分溶出,否則影響治療效果.小包裝中藥飲片因使用塑料袋包裝而無法進行打碎操作,也無法集中粉碎后裝斗,中藥無法充分煎煮,進而影響療效.
1.3 處方劑量方面 傳統中藥調配需根據患者病情,依據醫師處方調配不同劑量,符合中醫治病規律,而小包裝中藥規格固定,醫師開具處方不方便或藥房調配不方便.大部分小包裝中藥飲片有3、5、10 g 3種規格,而醫師開具處方需要根據患者年齡、病情調整藥物劑量,中藥用量不可能正好符合規格要求.
1.4 中藥包裝方面 所有小包裝中藥飲片都用塑料袋包裝,增加了塑料袋成本、人工成本及包裝機器成本等,導致中藥價格升高.中藥材質量是分等級的,在與小包裝同一價位上,傳統散裝中藥的質量更具有優勢.同時由于多數廠家應用的塑料袋不能降解,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環境污染.
1.5 中藥人員素養方面 在傳統調劑模式下,中藥人員可通過日常調劑工作養成良好的中藥素養,藥房工作人員通過手抓中藥判斷中藥的質地軟硬,聞氣味判斷中藥的新陳,眼觀判斷是否霉變、走油變色、質量優劣;通過臨方搗碎或炮制加工提高藥效;通過準確稱量鍛造自己公平良善之心.小包裝中藥飲片調劑模式隔絕了中藥師與中藥的直接接觸,每次調配都是準確的機械動作,沒有了技術,沒有了人文.
1.6 小包裝中藥飲片的創新 雖然從傳承角度來講小包裝中藥有諸多弊端,但小包裝中藥應用現代科技,在中藥包裝方面也有創新.揮發性中藥比如冰片、樟腦等,稱量不便的粉類中藥如三七粉、琥珀粉等,采用傳統方式不宜儲存和調劑,小包裝中藥飲片就很好地解決了這些弊端.將這些特殊藥物包成小包裝后,隔絕空氣和濕氣,減少了藥效揮發,有利于儲存;粉性中藥包成小包裝后便于調劑,不失為一種現代成果的創新應用.
中藥傳統調劑方式立足于服務患者、服務臨床、保證質量、提高療效,使傳統中藥調劑能滿足醫師對不同劑量的需求,中藥師能通過傳統性狀鑒別中藥質量,在日常調劑中不斷提高藥師素養,對維護人民健康具有重要作用.小包裝中藥飲片具有藥房環境整潔、調配操作方便等特點,但由于隔絕了中藥工作者與中藥的直接接觸,造成藥物傳統性狀鑒別、臨方炮制等需要傳承的優勢丟失,使藥房中藥師喪失鑒別中藥必需的技能,還會產生中藥價格較高、占用空間大、環境污染等弊端.筆者建議保持傳統中藥調劑方式,少數特殊中藥可以利用小包裝的優勢,以便于儲存與調劑,將傳統優勢與現代科技成果很好結合,更好地發揮中藥工作者與中藥在保障人民健康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