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
摘要:舞蹈數基層群眾茶余飯后的一種重要文化藝術生活形式,文化館作為服務廣大基層群眾的文化事業機構,也在引領、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水平上發揮著重要作用。對基層文化館工作人員來說,需要從實際工作經驗出發,充分掌握群眾舞蹈內涵、特點和類型,精心編排與創作群眾舞蹈,從而豐富人們業余生活,為構建扣諧社會作出貢獻。本文主要探討了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與創作的內容,包括合理選材、形象塑造、道具運用以及動作設計等方面。
關鍵詞: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編排創作
中圖分類號:G242;J722.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 (2019) 30-0091-01
當代社會的快速發展和進步,群眾的生活水平不斷的提升,群眾的精神文化也需要提高。群眾的習慣和精神文化在逐漸的發生改變,群眾的業余生活越來越豐富多彩起來。舞蹈是群眾藝術生活不可缺少的,讓群眾在業余時間里放松心情、強身健體。基層文化館是群眾精神文化的直接服務機構,基層文化館具有引導群眾的義務,基層文化館對于群眾舞蹈應該重視起來,增加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積極推進群眾文化建設工作。
一、合理選材
群眾舞蹈材料的選擇應該按照群眾的自身特點,把適合群眾的生活習慣和審美能力的選材當做編排舞蹈的素材。比如,群眾基本上都喜歡看電視劇,然而,我國的電視劇多半都符合群眾的喜好,我國電視劇劇情基本上都是家庭、生活、工作等材料的電視劇,這些都很符合群眾的生活內容,能夠引起群眾的情感①。所以群眾舞蹈編排創作工作在選擇材料的時候可以借鑒電視劇的劇情,把群眾的日常生活、群眾的情感需求都結合到舞蹈的編排中。群眾在舞蹈編排中找到情感需求,能夠很大程度上提高群眾的舞蹈參與程度。“藝術來自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群眾舞蹈是群眾表達自己情感的方式所在,在進行群眾舞蹈選材的時候需要注意符合群眾的實際情況,融合情感內容,把群眾舞蹈發揚光大。此外,在選擇群眾舞蹈材料的時候,應該思考群眾舞蹈的“區域性”,根據具體的區域文化、不同的風俗選擇適合區域群眾的選材,從本質上對群眾舞蹈進行創作,才能發揚群眾舞蹈的特點。
二、形象塑造
群眾舞蹈的核心是“群眾”,群眾舞蹈在進行編排的過程中不但需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還應該注意群眾舞蹈中人物的樹立。我國受區域限制、水平文化等的影響,群眾的藝術水平相對薄弱,所以在進行群眾舞蹈編排工作中需要注意“通俗易懂”的基本原則,群眾舞蹈過于繁瑣會讓群眾看不懂,也會增加編排的難度,就很難調動群眾的積極主動參與性。所以,群眾舞蹈的人物塑造應該符合群眾的日常生活,通俗易懂。
比如,我國舉行的舞蹈藝術大賽上,《選村官》這只舞蹈就運用村官為選材,展現了我國農村當代的背景,貼近我們的生活,因此廣泛受到好評,《選村官》最后獲得了“群星獎”。
三、道具運用
群眾舞蹈在進行編排的時候,相關的道具、場景的布置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道具在群眾舞蹈中廣泛的進行運用,不但吸引觀眾的目光也給舞蹈表演人員作為參照物,道具能夠幫助舞蹈人員更好的完成舞蹈作品和創造表演的環境,提高了舞蹈的表演真實性;對此,需要高度重視道具在群眾舞蹈編排中的作用。在進行群眾舞蹈編排工作中道具千變萬化,但不是什么道具都可以運用到群眾舞蹈的編排工作中,適合的才是最好的;比如泉州市舞蹈大賽中《歡樂茶鄉》就利用綠色綢扇的道具獲得了創意獎,綠色綢扇展示了茶園的環境,緊緊扣題;事實表明,道具在群眾舞蹈編排工作中需要堅持基本的原則,就是需要和選材緊緊結合,以選材為中心,找到適合群眾舞蹈的道具,這需要創作者們高度的重視起來。
四、動作設計
動作設計是群眾舞蹈的組成部分,動作是舞蹈的核心、內容的載體;群眾舞蹈依靠的就是動作設計來完成的作品、人物的情感等思想表達,動作設計對于群眾舞蹈人物、作品等都是不可缺少的;就是觀眾看到舞蹈動作,就知道這只舞蹈需要表達的什么情感、舞蹈的內容等◎。群眾舞蹈作品,動作設計不是中心,不能為了展現主題、情感等而設計相關的動作,其原因是群眾舞蹈的演員是群眾,群眾的藝術意識和水平能力相對薄弱,動作設計相對繁瑣,對群眾而言就有難度,在進行編排的過程中會出現很多問題,就樣不利于群眾舞蹈的創作。因此,基層文化館在群眾舞蹈編排與創作中,也要保證動作設計的科學性與合理性,能夠滿足人們的要求,做到簡單、流程,才能進一步發揮出群眾舞蹈在促進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
五、結語
群眾舞蹈在基層文化建設中不可缺少,基層文化館應該高度重視,在群眾舞蹈編排的時候進行服務,給群眾編排出符合群眾當代生活的群眾舞蹈,才能發揮出群眾舞蹈的作用。基層文化館需要發揮文化館的主導服務意識,優質的人才資源,在群眾舞蹈編排過程中為群眾服務,促進基層文化館和群眾舞蹈的相互輔助。
注釋:
①顏庭梅,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淺析[J].文化創新比較研究,2019 (24):155-156.
②李雪馨.基層文化館群眾舞蹈的編排創作[J].戲劇之家,2019(08):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