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 琦,袁照穩
(惠州經濟職業技術學院,廣東惠州 516057)
伴隨著經濟事業的快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步伐也在逐步加快,而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轉型的一個重要方向就是將傳統的外貿發展模式轉變為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模式。在外貿企業轉型的全新時期,對于傳統外貿人才的需求明顯下降,對于新型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兩則迅速增加。這就給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給出了重要提示和指導,那就是要根據行業企業發展變化對人才需求變化的具體情況,改革人才培養方案,把新目標瞄準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并對傳統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變革,增加院校教育實力和院校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
在對系列招聘網站進行綜合調查,發現在外貿類的人才招聘崗位當中,排名前5位的分別是外貿業務員、跟單員、單證員、報關報檢員、貨代員。在對招聘網站外貿業務有關崗位的招聘要求進行綜合分析和梳理歸納后,得到了一個重要結論那就是外向型企業對于外貿業務有關崗位的職責與任職條件要求產生了變化,變化的焦點體現在對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方面。也就是說,企業對于擁有外語能力、電商能力、外貿業務知識的人才,對于熟悉貨代、報關、退稅等流程,能夠順利完成平臺操作與平臺運營等的復合型人才更為青睞。互聯網+背景下,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必須具備的職業素養主要包括:熱愛本職工作,能夠根據工作需求積極采取行動,同時對跨境電子商務外貿新業態有濃厚興趣和強烈參與熱情;溝通能力強,掌握了豐富的溝通知識與技巧方法;學習能力強,能夠及時學習和掌握與跨境電商發展有關的知識與技能;具備較強的責任心和抗壓能力,可以有效應對行業、企業和崗位帶來的諸多壓力與挑戰。必須具備的職業能力主要包括:外語技能;國際貿易業務操作技能;國際物流操作技能;跨境電商業務處理技能;跨境網絡營銷技能。
高職院校作為優秀職業人才培養的搖籃,也承擔著互聯網+背景下培育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教育職責,而要保證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與行業企業輸送大量優秀人才,就必須首先加強對人才培養問題的分析。第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比較模糊。培育專門的跨境電商人才必須有準確的定位,認識到跨境電商專業和傳統專業相比,在各方面的能力素質要求方面要更高,對于實際操作能力也有著非常嚴格的標準。但是目前在培養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過程當中,存在著目標定位模糊的問題,沒有認識到英語以及跨境電子商務英語在本質上的差異,造成跨境電商人才只是具備某一方面或者是某幾方面的能力,在理論掌握和實踐技能運用方面存在偏差,無法滿足如今跨境電商發展對于復合型人才的迫切需要。第二,相關課程體系設置不夠科學。課程設置是否合理科學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跨境電商課程教學成果,但是通過對目前的課程安排進行統籌分析,發現課程設置不合理、前后脫節、課程難易度安排不當,缺少關聯性等的問題表現的非常明顯。在培養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時,沒有權威性和系統性的教材作為必要支持。另外,在理論和實踐教學環節的安排上存在一定的偏差,把更多的關注點放在的理論知識教學方面,沒有和學生的實踐生活相關聯,造成了理論和實踐脫節的問題,降低了人才培養效果。第三,師資力量匱乏。師資力量會直接影響高職院校的專業建設與人才培養質量,但是目前高職院校在培育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時存在著明顯的師資力量匱乏問題,教師的整體數量和質量都無法滿足復合人才的培養需要,另外,在專兼職教師隊伍方面配置也不夠合理,無法為學生提供全面綜合和高深性的學習服務,降低了人才培養有效性。
不管是課程的安排,還是各項教學活動的設計,都必須要有明確科學的人才培養目標作為根本依據,這也是在互聯網+背景下培育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基本要求。為了保證人才培養目標設置的準確性,保證明確的人才培養定位,在制定人才培育方案之前,就要做好需求分析和需求預測,基于市場以及企業對于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需求著手,把崗位需求作為根本出發點來確定人才培養目標,提高人才培養的針對性和導向性。在培養跨境電商人才時,必須堅持有重點和有亮點,所以重點和亮點在教學目標方面就需要進行明確體現。具體來說可以由學校、企業與相關的電子商務專家成立專門的調研小組,深入一線考察,涵蓋對跨境電商平臺、網絡市場、企業內部等的綜合調查,調研不同層次的差異化人才需求,以便將獲得的研究數據作為制定人才培養目標和方案的依據,突出人才培養的目的性,更讓人才培養和企業、市場接軌。
課程體系的設置會直接影響到學生能否可以系統性學習和掌握必要的職業技能,在培養高技能型跨境電商人才的過程中,需要考量目前課程設置方面存在的實際問題和顯著缺陷,在此基礎之上制定針對性的課程改進方案,增加課程設置的合理性。首先,在制定課程設置方案時,要對人才培養目標進行統籌分析,把握人才培養的具體需求,明確學生需要的能力建設內容,保證課程安排和學生的能力培養相適應,保證課程規劃的合理性。其次,考慮到當前高職院校學生的外語能力普遍較低,對于各國文化知識累積非常欠缺,導致學生在跨文化交際當中非常困難的實際情況,學校在設置課程的過程當中,可以把核心專業課程作為中心,在此基礎之上增設文化類課程,著重提高學生政治、經濟與文化類方面的素養,另外,還需要設置跨境電子商務禮儀、跨境電子商務溝通等必修課程,以便全方位鍛煉學生專業素質。最后,為了引導學生建立國際視野,可以在建設專業課程的過程當中加入國際化教學理念與教學案例,增強學生對全球市場的把握與判斷能力。
教師的教育教學能力和專業素質是影響互聯網+背景下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效果的關鍵因素,所以在踐行人才培養要求和戰略的過程中要把打造優秀的教師隊伍作為重中之重,使得教師能夠真正擔當起培育高素質人才的責任,扮演好領路人的角色。第一,堅持引進來原則,積極引進優秀師資,給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師資團隊注入新鮮血液。高職院校可以加強與其他學校、企業、社會教育機構的交流和合作,外聘優秀的跨境電商骨干人才成為本校兼職教師,并且適當提高人才選拔聘用標準。第二,堅持走出去原則,加大對本校教師綜合能力的鍛煉。具體來說,可以把校企合作作為重要平臺,利用掛職鍛煉的方法外派教師去到企業,參與到跨境電商的具體工作當中,豐富教師的實踐經驗,保證教師在校傳播知識和技能時能夠引入先進的知識方法,帶來一線信息和技巧,保證因材施教的落實。第三,促進內外融合,關注高職院校教師內部的交流溝通與相互學習。不論是在培養優秀人才,還是助推課程建設的過程中,一線教師最有發言權,所以要注重學校內部教學交流活動和科研活動的實施,構建專門的激勵機制,激勵教師創新人才培育模式,培育合格的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
在跨境電商人才需求量逐步增多,企業發展規模不斷擴大的背景下,要保證培養出來的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與企業的崗位需要相適應,能夠為企業做大做強提供人力資源保障,就必須走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的發展道路,加強校企整合程度,培育復合型和實踐應用型人才。就目前而言,企業訂單是培養模式就是一個比較成功的校企合作和產教融合培育優秀人才的模式,在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當中有著非常廣泛的應用。其成功的關鍵在于利用了學校與企業雙重環境的交互作用,讓學生可以在校完成專業知識和實踐技能的學習,同時又可以在企業的實習實訓過程中鍛煉各方面的能力與素質,保證企業崗位和學校人才的有效對接。另外,高職院校還需要特別注重校內外實訓基地的建設,以彌補當前學生實踐技能欠缺的不足。在校內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可以引入教學工廠的方法,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戰環境。而在校外實訓基地的建設過程中要關注實習和就業的一體化建設,促使學生順利完成從學生到員工的轉變。
在全新的互聯網+時代背景下,以現代網絡信息技術手段為根本依托的跨境電商獲得了爆發式發展,也給高職院校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培養指明了新方向和提出了高要求。縱觀當前跨境電商企業的人才需求和現有人才的質量,企業的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非常稀缺,在質量和數量方面都在面臨著巨大挑戰。根據這樣的情況,高職院校需要認清形勢,加大對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力度,通過創新人才培育模式來提高跨境電商人才的綜合素質與實操技能,保證高技能跨境電商人才的培養質量,也為跨境電商行業企業的穩定持續發展注入必要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