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青蓮
(廣東嶺南職業技術學院,廣東廣州)
盡管中國目前各方面的發展已經獲得了極大進步,科技水平已達到了世界前列,但是我國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依然需要大批擁有工匠精神的優秀人才,來為國家提供充足的技術儲備。大國工匠講求務實、腳踏實地、堅持不懈不服輸的偉大精神,只有秉承著這樣優秀的精神意識,才能以極高的覺悟為國家貢獻力量。因此,工匠精神具有極其重要的指導意義,是各大院校培養人才的指南針。對于職高學生來說更是如此,商務英語專業的學生除了要掌握足夠的英語技能以外,也要擁有偉大的工匠精神以及職業操守,以最高的覺悟對待自己未來的工作,積極進取創新,為自身的個人長久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我國社會目前面臨著兩大問題:招工難、就業難,這兩大問題看似矛盾,但的確是當前的社會就業形勢。就業難除了與我國畢業人數年年激增有關,還與畢業生實際操作水平達不到要求有關。筆者經過調查發現,在校成績優秀的畢業生卻未必能夠迅速找到專業對口的工作,因為這類學生大部分僅僅是在校成績優秀,卻并沒有真正的得到職業素養方面的培訓,實際操作水平低下,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也就導致了就業難的問題。部分高校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過于看重理論教學,忽視了對于畢業生來說最為重要的實操部分,大部分學生只是通過了學校的畢業考試,卻未能掌握專業化的職業技能,缺乏獨立操作能力以及創新意識,應試教育的弊端顯而易見。時代的發展需要創新和進取,尤其是現代互聯網社會,原地停滯不前只會淪為落后之輩,被時代所淘汰。因此,職高必須意識到工匠精神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的重要性,讓畢業生與企業需求接軌,對學生的技能素養培養到位,才能夠為國家輸送優秀的高層次人才。職高需要秉承工匠精神,防止教學內容單一枯燥,追求靈活、適合學生的教學方式,構建一所具有工匠形象的優秀高校。
經調查發現,大部分高校依然采取傳統的應試教育方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忽視了學生與教師應當是同一主體的重要觀念,落后的“教”與“被教”的教學模式導致了教學水平低下,教學收效甚微。應試教育下培養的學生最多成為一個優秀的學生,卻不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員工,而企業往往更需要的是能夠滿足自身發展需求的具有實際工作能力的員工,因此,這類僅僅理論合格的學生容易遭到企業、專業的淘汰,難以找到對口工作。單一枯燥的學習方式不但無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一成不變的學習方式也容易致使學生對學習產生厭惡和抵觸心理。填鴨式教學的弊端早已被教育界所詬病,新型的開放式教學以及學生為本的教學觀念才是當代高校應當秉承的教學精神。因此,高校必須意識到轉變教學模式與教學觀念的重要性,應秉承工匠精神,要求教師將新型的以學生為本的教學方式貫徹到課堂中去,商務英語對于學生的實踐水平要求較高,更需要工匠精神式教學。
商務英語是一門語言學,語言學的特征之一便是傳統與革新齊頭并進,使用它的人也必須不斷隨著時代進步,擴寬自身的語言池,以保證能夠實時理解新興詞語的意思以及翻譯方式。但大多高校存在著教材落后、教學資源停滯的情況,無論是使用陳舊的課件以及課本,還是教師自身的商務英語水平停滯不前,都會為學生的商務英語學習帶來極大的不利影響。部分高校在教學工作的安排方面存在一定的不合理性,教師沒有充足的個人時間去進行科研創新,也很少有機會去參加近期的商務活動,導致自身的商務英語水平難以得到提升,存在一定的落后性,無法滿足創新時代的要求,導致學生也難以學習到新興的專業知識。如近年來發展得如火如荼的“一帶一路”,對于高水平的商務英語人才需求極大,但是由于許多高校都忽視了對學生的個人知識技能培養,教材也沒有及時更新,因此學生往往會錯過這樣的重要機遇,無法滿足個人以及國家的發展要求。
商務英語是一門實用性極高的語言學科,對于使用者的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擁有著極高的要求,部分高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往往只是簡單的將課講完了,用課件展示一下課本的內容,甚至忽略了商務英語與時俱進的特點,直接使用老舊的教學資料,對于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不加培養,導致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未能達到要求,難以找到對口工作。而唯一的檢測和考核方式就是期中期末考試,難以從一個全面可靠的角度去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致使大多學生學習興趣較低,學習技巧掌握極差,僅僅掌握了理論知識,卻無法進行合格的表達。對于語言學學者來說,其表達能力以及理解能力都需要達到一定的水準,才能夠進行實踐操作,滿足企業和國家的發展需求。因此,加大學生商務英語實踐能力培訓十分關鍵,對于學生的實訓培養也不得馬虎和敷衍。
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應當主動秉承工匠精神進行教學,教育學生如何為人處世,培養學生的專業實操能力,提高學生的職業操守,以身作則,有利于學生耳濡目染,意識到工匠精神的重要性,感受到教師的人格魅力,主動向教師進行學習。目前的社會發展速度非凡,更促使了急功近利現象的盛行,但是,僅僅追求速度是完全不夠的,高質量高效率的工作水準才是被企業所需求的重要指標,作為學生更應該摒棄急功近利的心理,應靜下心來求學,進行實踐培訓,專心鉆研創新。教師自身也必須杜絕焦躁心,以極大的耐心與包容心去進行教學工作,營造和諧有效的課堂,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拉近與學生的心理距離。
傳統的職高商務英語教學往往只是走一個實訓的過場,實訓的過程簡單且枯燥單一,一成不變的實訓模式以及內容無法滿足時代需求,導致這個實訓經歷可有可無,對學生的幫助并不大,繁重的實訓翻譯任務甚至會導致學生的厭學心理,對英語學習產生更嚴重的抵觸心理。教師必須意識到跟上時代步伐的重要性,并積極利用互聯網等新興的多媒體教學工具,通過多媒體為學生提供更加多樣化、創新性的實訓體驗,努力進行教學創新,杜絕教育的枯燥和單一性,培養學生的職業操守,提高學生的專業技巧。
互聯網時代為工匠精神的貫徹帶來了更好的條件基礎,互聯網與工匠精神共同的特點便是創新、進取,追求永無止境的發展。因此,高校必須認識到及時更新教學資源的重要性,積極引進國外先進教學設備,及時更新過于陳舊的電腦以及教學設施等,請專人進行教學資源的維護與更新,保障教師都能夠正常使用多媒體設備,并且主動進行教學模式的創新,保障教學水平。教師應當主動引導學生使用互聯網搜索相關教學咨詢,及時跟上時代步伐,積累新型詞匯以及句子的翻譯方式,以滿足各大企業的發展需求,加大就業籌碼。除了在課件中為學生提供相關咨詢網站以外,還可以為學生提供相關商務會議的參加集會,讓學生打開眼界的同時鍛煉實際操作水平。
在招聘會中,企業通常會格外看中員工的實踐能力,因此高校在培養理論知識的同時不能忽視了實操教育的重要性,同時良好的理論支撐能夠為學生提供更加優秀穩定的實際操作能力。對于大部分職高學生來說,在畢業以后就需要進入社會工作,因此學校應當格外注重學生的就業培訓,為其提供充足的就業底氣。由于商務英語應用范圍廣泛,對學生的各類能力有著不同的要求,教師可以進行教學版塊分層式教育,將商務英語的教學劃分為多個板塊,幫助學生逐個擊破,成為一名全面發展的優秀人才。分版塊式的英語教育既能夠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也能夠讓學生明確自身的學習目標,找到最適合自身的部分,并以此為奮斗方向。如今企業的發展要求越來越苛刻,因此對于高層次的復合型人才需求與日俱增,如果學生能夠將自身打造成一名全能型人才,無疑會是招聘會上的搶手資源,就業難的問題也就不復存在。
結論:綜上所述,職高在英語教學中必須貫徹工匠精神,秉承奮進、砥礪、務實、創新等優秀精神,將學生打造成能擔當專業重任的大國工匠,滿足企業、國家的發展需求,為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讓學校成為優秀的大國工匠溫床,提高自身教學水平,把商務英語鑄就成一個高水準的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