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大地
(遼寧省軍區興城干休所,遼寧 葫蘆島125100)
患者,女,38歲,2018年1月5日就診。現病史:無明顯誘因出現低頭時腰部疼痛,為間歇性鈍痛,腰部活動正常,無臀部及下肢疼痛;頸部無明顯不適,無頭痛、頭暈、眼干、耳鳴、失眠、記憶力下降,無肩背部疼痛及雙上肢痛麻等不適。觸診檢查:第6頸椎(C6)棘突左偏,棘突左側壓痛(+);腰椎觸診(-)。頸、腰椎DR 片檢查示:頸椎生理曲度存在,部分椎體有骨質增生改變,骨質未見異常,C6棘突左偏;腰椎生理曲度存在,椎間隙未見明顯狹窄,骨質未見異常。頸椎CT片示:C6棘突左偏,伴有小關節不對稱。排除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錯位、腰肌勞損、風濕等疾病。診斷:C6錯位。治療:正骨調脊手法[1]。拇指推正法:患者取坐位,囑低頭,醫者站于患者左側,觸診明確C6棘突偏歪方向,右手拇指定點在C6偏歪棘突左側,左手拇指放在右手拇指上,其余手指并攏自然伸直扶持頸背部,雙拇指同時用“巧勁”向右持續滑推患椎30s至1min,緩慢推正偏歪的C6棘突。治療后,觸診檢查C6棘突無左偏,C6棘突左側壓痛(-),同時患者低頭時腰痛消失,手法復位成功。正骨調脊手法治療1次,上述癥狀及體征消失,隨訪6個月無復發。
C6錯位引起頸根部疼痛、肩部疼痛、背部疼痛、手指痛麻、胸痛、胸悶等癥狀,腰部疼痛臨床較為少見。C6錯位引起腰痛可能與肌筋膜鏈理論有關。根據肌筋膜鏈理論,組成第1條線后表鏈的豎脊肌將頸椎和腰椎聯系在一起,也可能是“頸腰綜合征”的主要解剖學基礎之一[2]。究其原因可能是C6錯位牽拉刺激頸部局部豎脊肌,導致頸部局部豎脊肌出現緊張、收縮牽拉腰部豎脊肌,腰部豎脊肌受到牽拉刺激出現局部緊張、收縮,卡壓局部血管引起血液供應障礙,造成腰部局部缺血、缺氧,繼發無菌性炎癥引起腰部疼痛。但機體如何做到這種“牽一發而動全身”的現象,仍有待進一步探索和研究。
人體是一個整體,治療脊柱相關性疾病時要有整體觀念,既強調傳統局部正骨,又注重脊柱整體調衡[3],有利于脊柱相關性疾病的康復。手法治療醫師診治本病有一定優勢,診斷以觸診為主。治療以正骨為主。未經正骨訓練的醫師要慎重診治,不要盲目正骨,防止導致醫源性損傷。對手法治療醫師來說,本病診斷、治療方法簡單,療效顯著,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