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 雪,仇志鍇
(吉林省中醫藥科學院,吉林 長春130021)
李立新教授為第6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吉林省名中醫,吉林省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家,從事中醫兒科臨床工作30余年,擅長治療小兒熱、咳、喘、泄等相關疾病及疑難雜病,致力于中醫藥防治小兒肺系、神志疾病的研究,臨床經驗豐富。筆者有幸跟師學習,受益匪淺,現將李立新教授運用半夏瀉心湯治療小兒胃咳的經驗介紹如下,以饗讀者。
咳嗽是小兒臨床常見的肺系病證,《素問·咳論》曰:“五臟六腑皆令人咳,非獨肺也。”“脾咳不已,則胃受之,胃咳之狀,咳而嘔,咳甚則長蟲出。”描述了胃咳的主要癥狀,并強調“此皆聚于胃,關于肺”。中醫將胃功能異常引起的咳嗽稱為“胃咳”,臨床表現為咳嗽同時伴有胃部癥狀,如反酸、噯氣、惡心、腹脹等。胃咳與現代醫學的胃-食管反流性咳嗽密切相關。
本病臨床多因小兒脾常不足、飲食不節、肥甘厚味等因素影響中焦氣機,導致脾胃升降失司,胃氣反逆上干于肺,肺失宣肅,肺氣上逆而作咳[1]。李立新教授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認為本病表現為肺胃同病,病機為本虛標實、肺胃氣機紊亂。正如張景岳在《景岳全書·咳嗽》云:“外感之咳,其來在肺,故必由肺以及臟,此肺為本而臟為標也;內傷之咳,先因傷臟,故必由臟以及肺,此臟為本而肺為標也。”臨床中李立新教授多以半夏瀉心湯治療本病,取其辛開苦降、調暢氣機、止咳化痰之功。
半夏瀉心湯出自《傷寒論·辨太陽病脈證并治》149條:“傷寒五六日……但滿而不痛者,此為痞,柴胡不中與之,宜半夏瀉心湯。”其藥物組成為半夏、黃芩、人參、干姜、黃連、炙甘草、大棗,方中各藥配伍考究,其功用為辛開苦降、寒熱并用、攻補兼施,為和解之劑。李立新教授臨床治療胃咳以此為基本方隨證加味,且方中人參可用黨參代替。若痰濕較盛者,可加紫蘇子、茯苓、芥子、蒼術;若痰熱咳嗽者,可加蘆根、浙貝母、薏苡仁;如流涕者,加蒼耳子、防風、辛夷;若干咳劇烈者,已傷肺胃之氣陰,可加北沙參、麥冬、石斛;若伴有喘促者,可酌加地龍、僵蠶;若反酸明顯者,可加煅瓦楞子;若呃逆明顯者,可加旋覆花、代赭石、白芍;若大便稀薄者,可酌加車前子、山藥;若腑氣不通者,可酌加厚樸、佛手等。
患兒,女,10歲,2018年1月8日因“咳嗽1 個半月”就診。1個半月前患兒感寒后開始咳嗽,呈陣發性頻咳,以夜間和晨起咳嗽為主,每遇飽食、平臥時容易加重,嚴重時咳則嘔吐痰涎或胃中食物,痰少,無聲音嘶啞,無犬吠樣咳嗽及雞鳴樣回聲,咽喉干癢,口干,胃脘脹滿,噯氣,納呆,小便可,大便溏。舌淡紅,苔厚膩,脈弦滑。查體雙肺呼吸音粗,未聞及啰音,胸部X 線檢查無明顯異常。曾服用頭孢、阿奇霉素及多種中成藥,效果不佳。辨證為脾胃不調,肺失宣降。治宜辛開苦降,調暢氣機,宣肺止咳。方用半夏瀉心湯加減。處方:姜半夏5g,黃芩片10g,黃連片5g,厚樸8g,百部10g,黨參片10g,白前10g,前胡10g,麥冬10g,干姜3g,炙甘草5g,佛手6g。水煎服,每日2次,6劑。
2018年1月14日二診,患兒自述服上藥咳嗽明顯減輕,夜間可安臥,腹脹好轉,大便黏稠,舌淡紅,苔薄膩,脈弦滑。效不更方,前方去厚樸,余藥不變,6劑,煎服法同前。
2018年1月20日三診,諸癥好轉,偶咳,無痰,無咽癢口干,無脘腹脹滿,無噯氣,納可,眠可,二便調,舌淡紅,苔薄白,脈同前。調方如下:黨參片10g,白術8g,茯苓10g,炙甘草6g,陳皮10g,姜半夏5g,百部10g,麥冬10g,煎服法同前,6劑。隨訪1個月,癥狀穩定,未復發。
按語:本病案咳雖在肺,實因于胃,咳嗽為繼發,故為胃咳。因脾胃虛弱,運化失職,濕濁內生,阻滯氣機,肺氣失宣而咳;脾胃升降失常,則脘腹脹滿,納呆;清氣不升則大便溏;濁氣不降則噯氣,甚則嘔吐;津不上潤,則口干咽癢。故治此類咳癥,主要從調暢中焦脾胃氣機入手[2],治療重點在于和胃降逆、調氣機,脾胃的升降功能正常,繼而肺之宣降有序,則咳嗽自止。方中半夏辛溫,燥濕化痰,化飲散結,又善降逆止嘔,《主治秘要》云:“燥胃濕,化痰,益脾胃氣,消腫散結,除胸中痰涎。”干姜味辛性熱,溫中散寒,溫肺化飲,能助半夏溫脾暖胃。黃芩、黃連清熱燥濕,苦寒泄降,能清泄肺胃之熱。泄肺熱,防止熱邪煉液成痰,使肺宣肅治節功能得到改善,咳嗽得以緩解[3];泄胃熱,使脾胃運化受納功能相得益彰,防止痰熱上干于肺[4]。以上四藥相合,體現了辛開苦降、寒溫平調之法,辛開苦降調暢肺胃氣機,寒溫并用調和陰陽。黨參、甘草甘溫益氣,和中生津,調補中焦,既防止半夏、干姜辛熱傷陰,又防止黃芩、黃連苦寒傷陽,上藥合用可寒熱互用以和其陰陽,苦辛并進以調其升降,補瀉兼施以顧其虛實。再給予百部、前胡、白前、麥冬等溫潤宣肺,化痰止嗽,厚樸、佛手寬中行氣,燥濕健脾,使脾胃健運,濕祛痰消,肺氣宣暢,則咳嗽自止。
半夏瀉心湯是《傷寒雜病論》中調理脾胃的經典方劑之一,因其組方合理精妙,目前已不限于治療消化系統相關疾病。只要抓住疾病的主要病機,辨證準確,可將其廣泛應用于臨床各科疾病的治療,能取得滿意的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