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前 張秀娟
摘 要 羅勒是藥食兩用植物,現逐步被人們發掘出了更多效用,如何栽培出優質羅勒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注。基于此,簡述羅勒的功效、生物學特性以及生態學特性,分析了其傳統栽培技術和無土栽培技術,并提出了相關的改進意見,以期為羅勒種植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羅勒;應用價值;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73+.9 文獻標志碼:B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19.27.006
羅勒(Ocimum basilicum L.)是唇形科羅勒屬一年生草本植物,原產亞洲和非洲,現多在我國新疆、河北、吉林、湖北等省(區)栽植,莖、葉及花穗含有芳香油,主要成分為草藁素和芳樟醇,含量在0.10%~0.12%。羅勒可作調香料,配制化妝品、食用香精及藥用等,因其具有芳香氣味,還可制牙膏、漱口劑;嫩葉部分可食,可泡茶,有祛風、健胃及發汗作用;莖葉為產科用藥,可使分娩前血行良好;種子名光明子,主治目翳,并試用于避孕。近年來,羅勒還應用到抗蚊蟲活性[1]、抗血栓[2]、羅勒多糖抑制腫瘤擴散[3-4]等方面。基于此,對羅勒的生物學和生態學特性以及栽培技術進行總結介紹,為高效栽培羅勒提供指導。
1 生物學特性及生態學特性
1.1 生物學特性
羅勒高20~80 cm,莖直立,上部微具槽,基部無毛,綠色,常帶有紅色,多分枝。葉卵圓形至卵圓狀長圓形,長2.5~5.0 cm,寬1.0~2.5 cm,先端微鈍或急尖,基部漸狹,兩面近無毛。總狀花序頂生于莖、枝上,各部均被微柔毛,通常長10~20 cm,由多數具6花交互對生的輪傘花序組成。花期通常7—9月,果期9—12月。
1.2 生態學特性
羅勒不耐寒,種子發芽溫度應保持15~30 ℃,最佳生長溫度為20~30 ℃,喜濕也能忍耐輕度干旱,喜光,遮蔭后不利于幼苗生長,也會抑制花青素的合成[5-6]。
2 栽培技術研究現狀
2.1 傳統栽培技術
2.1.1 種子的選擇與處理
針對不同種植需求和種植地區選擇合適的羅勒品種。羅勒品種不同,精油成分、香氣成分不同[7],可根據其不同精油成分和香型特征等按需選擇種子。不同地區適宜種植的羅勒品種不同,可以根據引種比較試驗發掘適宜推廣種植的品種。種子應從健康母株上采集,千粒質量較重的為好。還可以嘗試種植新品種,如姝麗,更為適應干旱和遮光環境。
將干燥種子用2.5%咯菌腈懸浮種衣劑(適樂時)包衣消毒至顆粒呈紅色,溫水浸種或者使用100 mg·L-1的GA3或25 mg·L-1的IBA浸種,可以促進羅勒種子發芽和幼苗生長[8]。種子洗凈后放于25~30 ℃的恒溫培養箱進行催芽。
2.1.2 土壤與施肥
定植土壤選擇水分充足、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可將菜園土與有機肥按照2∶1的比例混合施入土壤,并翻整、鎮壓,腐熟有機肥施用量一般為3.00~3.75 kg·m-2。
2.1.3 播種
北方播種時間在4—5月,南方3—4月。在溫室大棚播種,準備含有基質的苗盤澆透水,每穴播2~3粒種子,覆土1 cm,澆水滲入基質2~3 cm。播種后控制溫度在20 ℃左右,濕度保持在50%~70%。苗期管理時進行間苗、拔草、病蟲害防治,現蕾后噴葉面肥(0.1%磷酸二氫鉀+0.1%硼砂)[9]。直接在大田播種對播種深度、土壤條件等有較高要求,選取有充足光照的土壤,5月上旬播種為好。播種深度要適宜,太深苗細頂土吃力,播種淺容易失水干枯。土壤水分要充足但不能有積水。華樹妹等[10]實驗證明羅勒直接在大田種植的成活率低于在大棚基質種植的成活率。
2.1.4 定植與大田管理
在棚內或者溫室羅勒長出4片以上真葉時在大田進行定植,定植前一周翻整土壤挖間距10~30 cm、深10~20 cm的定植溝,定植溝間距40 cm。定植前給羅勒苗澆一次水,連同基質一同栽入定植溝,澆水以濕透土壤5~6 cm。
晴天無雨情況下定植后3天左右澆水一次,以滲入土壤4~5 cm為宜,看情況澆水,防止旱澇。
羅勒成活后進入大田管理階段,在晴天進行中耕除草。每7 d澆水一次,以滲入土壤10~15 cm為宜。1個月后根據土壤測試結果追肥。治療羅勒蟲害主要用物理方法,即噴水驅逐、手捉、玻璃容器誘殺等。預防病害要靠良好的土地耕作、防止土壤過濕、注意通風、降低種植密度等,小面積發生葉枯病可使用6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噴灑2~3次;根腐病發病初期,可用5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霧防治,每隔10 d噴1次,連噴2~3次[11];預防猝倒病可選取耐真菌性雜交品種。
2.1.5 采收
羅勒分枝性強,采用分次進行收割的方法,收割之后注意追肥促進新枝葉生長。羅勒蘭香的調香用葉片采收以開花前為宜;做烹調或蔬菜食用時,可直接采摘未抽花序的嫩心葉;作為全草藥材或精油用途的羅勒要開花盛期進行收割。花部位精油產量最高但產量少,宜開花期收割作為精油原料,當作觀賞植物時,則可以任其生長與開花,多注意整枝即可[12]。
2.2 無土栽培技術
相比陸地栽培,無土栽培對環境要求不高,只要符合光照、溫度、水分等條件就可進行,適合大面積種植且成功率較高。而且,無土栽培只需要更換營養液,不限制播種收獲次數,并且沒有土壤,減少了病蟲害。
2.2.1 基質栽培
苗高10 cm左右定植,栽培基質采用泥炭、蛭石、珍珠巖按6∶3∶1的比例配制,1 m3混合100 g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生長初期基質保持濕潤,緩苗后1周,在蓄水池中配制營養液。營養生長階段宜用標準濃度的營養液(高氮型),pH為5.5~6.5[13]。
2.2.2 水培
肖艷輝等[14]曾將育苗后的羅勒移栽于裝有珍珠巖的杯子中,并置于水培箱(霍格蘭培養液15 L)內,每個水培箱培養12株,不間斷供氧,pH為6.6~6.7。趙偉玉等[15]將長出4片真葉后的羅勒洗凈放入水培容器,清水緩苗長出新根后加入低倍營養液,長到6~10 cm進行間苗,生長期可用0.1%尿素稀釋液肥進行根外施肥。
3 羅勒栽培技術改進意見
目前,羅勒生產栽培技術還可以從以下3方面改進。1)可以通過不同的種植區、種植需求選擇合適的羅勒品種,進行新品種選育工作,用植物生長調節劑浸種等。2)病蟲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物理方法等減少農藥使用量,進而提高羅勒質量。3)應深入開展無土栽培技術和設施栽培技術。
參考文獻:
[1] 丁銳,劉超祥,劉耀武,等.羅勒化學成分及抗蚊蟲活性研究進展[J].長江大學學報(自科版),2018,15(10):37-40.
[2] 周文婷,依把代提·托合提,田樹革,等.羅勒提取物抗血栓作用及其作用機制的研究[J].中成藥,2010,32(5):722-726.
[3] 于華靜.羅勒多糖理化性質及對紫杉醇抑瘤增效作用的藥效學研究[D].濟南:山東中醫藥大學,2016.
[4] 付偉.羅勒多糖對卵巢癌SKOV3細胞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表達的調控作用及對其侵襲能力的影響[D].濟南:山東大學,2014.
[5] 張麗萍,胡永亮,王應清,等.丁香羅勒栽培及其研究進展[J].熱帶農業科技,2017,40(2):22-25.
[6] 李運麗.光強對羅勒葉中花青素含量及光合特性的影響[D].南京:南京農業大學,2011.
[7] 薛子瞻,張玄兵,王健,等.不同羅勒品種香氣成分GC-MS分析[J].南方農業學報,2016,47(3):449-453.
[8] 李秋,王福超,李方安.植物生長調節劑對羅勒種子發芽及幼苗生長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1,27(8):74-78.
[9] 王艷,任吉君,周榮,等.葉面肥對羅勒采種的影響[J].種子世界,2017(11):29-30.
[10] 華樹妹,雷伏貴,賀佩珍,等.國外芳香蔬菜引種試驗初報[J].三明農業科技,2010(2):17-19,33,1.
[11] 穆合塔爾·麥提圖爾蓀,嚴軍,凱麥爾妮薩·艾合麥提托合提.藥食兩用植物羅勒及其栽培技術研究[J].園藝與種苗,2016(7):9-10.
[12] 孔祥義,許如意,李勁松,等.羅勒栽培技術[J].特種經濟動植物,2007(6):41.
[13] 孟力力,聞婧,張俊,等.芳香蔬菜羅勒高效無土栽培技術[J].江蘇農業科學,2011,39(6):282-283.
[14] 肖艷輝,何金明,潘春香,等.鉛對羅勒植株生長及鉛吸收累積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13,52(23):5708-5710.
[15] 趙偉玉,翟玉瑩,祁雨威,等.羅勒研究應用現狀及發展趨勢[J].鄉村科技,2018(31):28-29.
(責任編輯:劉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