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高職英語教學方式改革,微課作為一種新型信息化教學方式,近年來在高職院校英語教學中方興未艾,鼓勵教師精進微課設計技能的微課大賽也如火如茶地開展起來。本文試探究微課在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問題,以期為創新高職英語教學方式提供一些參考。
關鍵詞:信息化;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微課
中圖分類號:H319.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5-5312(2019)27-0210-02
一、引言
為適應當今社會對綜合型人才的需求,高職院校一直在深化教育改革,加強對綜合型實用型人才的培養。具體到英語教學方面,高職英語教學既要培養學生的英語實用能力,又要培養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微課以互聯網為平臺,可以有效解決公共英語教學中出現的一些困難,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改善教學效果,同時培養學生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
二、當今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現狀
隨著信息化的發展和時代的進步,如今高職院校學生和以往相比,呈現出不同的特點,如主體意識增強,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等,因此當今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教學現狀更加值得分析。
首先,學生對電子產品更加依賴,獲取信息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智能設備的普及增加了學生對電子產品的依賴性。學生課間和課后基本大部分時間都花費在電子產品上,難以主動完成課后學習任務。上課期間專注力不斷下降,時不時拿出手機,對上課內容難以產生持久興趣。隨著獲取信息的方式多樣化,學生對于很多資訊的獲取甚至比老師都要及時,對知識點的疑惑也能通過網絡進行查詢,因此對教師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對傳統的上課方式提出質疑。
其次,高職院校學生的英語基礎一般比較薄弱,且對英語課程不感興趣,不夠重視。即使短暫提起興趣后,很多學生因為基礎差,課程內容跟不上而逐漸放棄學習。又因為英語水平參差不齊,而針對英語課程的分層教學實施難度較大,所以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只能找到平衡點,按照平均水平來上課,就有可能導致基礎好的學生覺得太簡單不想學,基礎差的學生覺得難不愿意學。
同時,公共英語教學的模式還是比較單一,雖然針對高職教學的改革一直在進行,但是大部分高職院校的課堂還是以教師為主體進行講授,學生的參與程度不高,互動性較差。因此如果教師不進行改變,尋求創新的教學模式,那么教學效果難以提升。
三、微課教學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優勢分析
微課英文名稱一般解釋為micro-lecture,mini-course或micro-lessen,其本質是指一種微型課程。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微課受到國內外教育界的普遍重視。微課并不是單一指微課視頻,還包括教學課件、練習測試、學生反饋、教師點評等。微課教學視頻是核心教學途徑,內容一般控制在在5-10分鐘左右,形式雖“微”,但內容上“精”。綜合來看,微課在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有如下幾種優勢:
首先,微課的學習方式順應了信息化發展的潮流。隨著我國信息技術和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將二者融入到教學工作中是因勢利導,既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又符合當代大學生的特點。相對于拿著教材對著文字學習,幾分鐘的學習視頻更容易讓學生看下去,學下去。微課以圖片和視頻的形式呈現出來,在形式上更受學生喜愛。且借助互聯網技術,學習資源易于保存,方便觀看,可以多次反復學習,不限時間地點,極大地方便了學生的學習。
其次,微課的形式更利于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對于高職院校的學生來說,英語基礎普遍比較薄弱,且水平參差不齊。如果教師在課堂上反復講解某個知識點,一方面會使基礎稍好的同學感覺到枯燥,另一方面也會給基礎薄弱同學帶來困擾,感覺自已拖了后腿。并且學生上課注意力集中時間有限,反復強化反而會適得其反,造成課堂氣氛沉悶,教學效果差。而使用微課的形式把教學重點呈現出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程度自行播放視頻進行學習。同時學生也可以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自行調整學習時間。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學生學習的自主性。除了幫助學生在校期間自主學習,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促進學生形成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面對社會的挑戰,走上工作崗位并不等于學習的停止;相反,如果要在工作崗位上有所作為,終身學習能力必不可少。如果學生在校期間養成平時學習微課的習慣,那么學生不僅可以產生對英語學習的熱情,還可以培養自己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同時,合理使用微課可以有效提高學習效果。一方面,微課內容短小精,主題都是學習的重難點或者學生日后工作中會應用到的重點問題,通過微課的形式,可以讓學生有針對性、有目的性地進行學習,這樣可以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攻克學習重難點,提高學習效率,改善教學效果。另一方面,微課既可用于課前知識點的預習,也可用于課后學生的自主復習。傳統的教學方式是教師在課堂上直接講解各類知識點,因為學生基礎薄弱,講解時間占據課堂的大部分時間,留給學生自己展示發揮的時間就非常少,在課堂上難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把微課引入課堂之后,教師可以提前通過網絡布置微課學習內容,讓學生了解課堂重點學習內容,提前對學習內容有所了解之后,在課堂上老師再根據學生反饋,重點解決學生提出的問題,這樣可以有的放矢,了解學生真正不足之處。特別是在聽說課上,學生提前對學習內容有了了解之后,在課堂上就可以留出較多時間進行演練,不僅可以提高課堂參與度,還可以加深學生對知識點的印象。課后通過微課自主進行復習,學生根據自己的接受程度和學習進度,自主選擇復習部分,再配以適度練習,可以有效鞏固學習效果。
四、微課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困境
綜上可知,微課的合理運用對于高職院校公共英語的教學有極大裨益,但是在實際運用時,還是會面臨很多的困境。
一方面,微課設計體系性較弱。微課看似是一個個獨立的教學視頻,實際上微課應該是精心打造的教學設計的一部分。在現行一部分微課中,筆者發現很多老師都只注重了某個知識點的講解,卻忽視了知識之間,或者是微課與課堂教學之間的聯系。學生所觀看的微課和課堂學習內容割裂。同時微課的學習通常是安排在某些在線學習平臺上,學生難以及時在教師處獲得反饋,那么一方面會挫敗學生的積極性,另一方面也沒有體現出微課堂對教學效果的促進作用。
另一方面,高職院校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相對來都不高,對英語的興趣就更加薄弱,學習意愿比較低。因此雖然公共英語的授課教師們一直在致力于改進教學方法,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的學習效果卻一直沒有顯著的提升。就微課的形式而言,初期學生的興趣還比較高,但是一段時間后,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失去了耐心和興趣。同時也因為是在智能設備上觀看,誘惑比較多,部分學生為完成任務,邊做其他的事情邊點擊學習視頻,提出的問題也是復制粘貼,完全沒有起到微課應有的作用。同時目前在高職院校中,因為信息化教學的普及,其他學科也一樣使用微課,那么一個學生在課下需要同時完成多個學科的學習任務,導致學生以此為負擔,甚至產生厭惡情緒,都背離了微課教學的本意。同時,對于教師來說,精致化微課的制作成本較高。因此會有教師直接把平時的教學課件上傳到學習平臺,或者把直接把課堂某一部分教學情況錄制下來上傳到學習平臺。而對于精心設計制作微課的教師來說,成本較高,一個是時間成本,要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并制作出一個合格的微課,工作量非常大;另一個是技術成本,要讓微課精美吸引人,技術效果必不可少,屏幕錄制或者實拍視頻也需要教師精心準備,再輔以后期剪輯。再復雜一點如三維動畫、HTM、頁面等一些技術是外語類教師難以完成的,因此需要請學校的設計類老師幫忙或借助于社會專業機構。由此可見,一個優秀的微課背后有制作教師的巨大付出。而如果制作出的成果得不到學生的重視,沒有發揮出效果,那么長期以往,教師的積極性會受到較大打擊,會使微課僅僅淪為參加比賽或者評職稱時的一種方式而已。
五、應對策略
首先,根據學生需求和課程體系,合理設計微課內容。
微課的一個特點就是針對性強,因此要切實發揮微課的作用,就要在設計的時候提高內容的針對性。在設計微課之前,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基礎和學習需求,同時合理規劃教學重難點,使微課內容與課堂學習相得益彰。微課既能有針對性,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又符合課程體系設置,體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并且在課堂教學中有所體現。
其次,加強對學生自主學習的引導。
微課資源設計得當的前提下,教師引導學生加強自主學習與探索就至關重要。目前很多教師檢查學生學習效果主要是根據點擊情況和提出問題情況。但是很多學生進行無效點擊或者復制問題,導致教師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檢查流于形式。針對學生學習意愿低的情況,教師可以適當調整教學方法,比如任務型教學法和視聽教學法,讓學生的學習與具體的任務相結合,學生在合作解決問題的同時將知識融會貫通。也可以提前設置開放性問題,讓學生在觀看微課時尋找答案,然后把課堂變成學生展示學習成果的舞臺,引導學生在課堂展示任務成果。但是要注意學習內容和設置的任務或者問題要難易適當,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既不能超出學生的能力,又有一定的挑戰性,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微課任務視需而定,而不是為了進行微課教學而設置學習任務,減少學生不必要的負擔。
再次,教師加強自身技術提升的同時,要善于利用資源。
一方面,教師自身必須通過不斷的自主學習,提高微課的設計和制作水平,才能使微課既有知識性,又有趣味性,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現提升教學效果的目的。
另一方面,教師在制作微課的同時,要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學習優秀的課程資源,充實自身的課程。同時,從學校層面來說,因為制作微課成本較高,學校可以考慮給與優秀微課制作者相對應的課時補貼,并加強校間合作,互通有無,實現資源的充分利用。于此同時,展開針對微課制作的相關培訓,提升教師的微課開發水平。
六、結語
總的來說,信息化的發展使得微課成為一種便捷高效的教學手段,并且受到了各高校的廣泛運用。微課的合理使用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大有裨益。但是在具體應用過程中確實還存在著一些問題,需要廣大教師們的不斷實踐和研究,并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以期促進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學的進一步發展,提高學生的學習質量和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李亞林.對高職英語微課教學熱的為思考[J].文教資料,2019(11).
[2]劉梅.淺談“微課”及其在高職專業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04).
[3]梁可苗.信息化背景下高職英語微課教學應用探索[J].當代教研論從,2018(04).
[4]孫婕.微課在高職公共英語教學中的應用[J].船舶職業教育,2017(02).
作者簡介:翟云淑(1989-),女,遼寧朝陽人,助教,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英語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