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世界正處于飛速發展的狀態,因此如何使學生在將來進入社會之后更具備競爭能力是當前教育需重點思考的問題。激烈的競爭會使學生在將來的工作環境中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而如何更加全面地應對這些問題是十分重要的。語文在整個初中的學習過程中處于基礎性學科的地位,對人才的基礎素質的培養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這在一定程度上也使廣大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面臨更加大的壓力.因此,如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盡可能加強對學生創新思維的培養也成為教師十分關注的問題。
教師的職責不僅是將課本的知識原封不動地傳授給學生,更多的是引導學生在完成課程學習之后而引發的思考,在這個引導的過程中,教師的自身職業素質將對學生的發展產生極大的影響。為了在開展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實際創新思維能力,就需要建立一支更加專業化的師資隊伍。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基礎就是教師自身首先就應該具備較為強烈的創新意識,這也是當前從事教育事業的所有教師應該肩負的責任。
在初中語文教學的開展過程中,教師不僅要講解課本上的知識,更加重要的是需要在分析文章內容的過程中啟發學生分析問題,將學生帶入學習的環境中。目前我國初中強調的是鼓勵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教師在開展實際教學時,應該將眼光放得更加長遠,眼前的成績只能代表該學生近期的學習,而其未來的發展更加重要。因此,教師應該更加注重培養學生的主體地位。
如果思維導圖在初中語文成語教學中使用得當,效果往往令人驚訝。使用思維導圖來學習新的成語是非常有效的。在學習中,雖然稱為新成語,但并不意味著學生完全不熟悉這些成語。事實上,許多新的成語是由詞性的變化產生的,或者相同的成語出現在不同的地方以表示另一種意義。因此,利用思維導圖,充分發揮學生的發散思維,使新舊成語得到充分整合,并產生類比的效果。例如,當教師教授“高屋建瓴”時,他可以使用思維導圖將知識擴展為各種含義。首先,改變學生的思維,分析成語的真正含義。再進行一定程度的引申教學,使學生掌握更多相關的成語。
使用思維導圖來區分相似的詞匯也非常有效。特別是對于只有微小差異的成語,其他教學方法往往很難讓學生產生強烈的印象,而思維導圖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個人和私人是兩個看起來非常相似的詞,許多學生一直在混淆兩者的使用,讓教師頭疼。思維導圖的使用可以很好地區分它們。首先,兩者具有相同的含義,可以作為思維導圖的起點。
初中語文教學中,應設置多樣化、開放性的教學情境,利用思維導圖,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與掌握。例如,在《慶祝奧林匹克運動復興25周年》教學過程中,為了讓學生了解“奧林匹克運動”,拓展學生的思維、開拓學生的眼界,可以讓學生收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競賽項目信息。繪制“奧林匹克運動會”的導圖,并融入田徑、游泳、滑雪、體操等。當學生說出“100米跑”的時候,以延伸線的形式將其與“田徑”連接起來;當學生提出“跳馬”的時候,將其與“體操”連接起來,從而完成不同體育項目的劃分。再如,在對以“季節時令”為主題的作文開展教學的時候,可以結合“春夏秋冬”創意性地構建思維導圖,如可以將“春”與“鮮花盛開”聯系起來,將“夏”與“烈日當空”聯系起來,將“秋”與“碩果累累”聯系起來,將“冬”與“鵝毛大雪”聯系起來。這種思維導圖簡單易懂,學生也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起相應的思維導圖,學生自主建立思維導圖,可以使記憶更加牢固,構建自己的語文知識體系。
結語:思維導圖在教學中的運用,不僅能夠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在課堂上積極思考的能力。但是,在實際教學中,筆者發現,那些學習能力弱一些的學生的思維導圖訓練的達成度不夠高。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筆者會在“思維導圖訓練如何調動全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方面進行重點研究,做到全班學生都能參與和嘗試,并從中獲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