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雙
【摘 要】舞蹈這門動作藝術是動作思維的成果。動作思維,也稱為舞蹈思維,作為藝術思維的一個分支,這是一種建立在動作特征和運動覺基礎上的思維方式。舞蹈創作借助于動作思維,而動作思維的活躍也有利于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動作思維與人的創造力培養有著一定的關系。
【關鍵詞】舞蹈表演;動作思維;肢體;空間;開發
中圖分類號:J712 文獻標志碼:A? ? ? ? ? ? ?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35-0109-01
動作思維具體通過對“節奏的力”和“空間的形”的把握體現出來。“節奏的力”和“空間的形”緊密聯系互相作用不可分割,構成一種有意味的形式,承載著情感與思想,塑造出飛舞流動瞬息萬變的舞蹈形象。因此,動作思維既關系到對動作“節奏的力”和“空間的形”的把握,又涉及舞蹈形象的捕捉和舞蹈形象的塑造。在舞蹈的創造、表演和鑒賞的實踐中,動作思維對人的動態形象把握、人的肢體動作和空間運用的開發起到重大作用。
一、舞蹈的動作思維對“運動覺”的把握
20世紀以來,現代舞的實踐改變和更新了舞蹈的理念,大大拓寬了舞蹈技藝的范疇。其中,舞蹈家們已突破了舞蹈局限于視覺感受的范圍,而拓展到感受運動著的身體方面,舞蹈的動作思維也由此拓寬到對“運動覺”的把握上。
在西方19世紀開始涉足的有關感觀體驗的實驗中,當視覺和運動給人密不可分的感覺時,人們從視覺感知帶來的身體動作的情感因素中,發現了“精神運動的誘導”現象,即發現所有的感知——從感覺的意識到情感——都會導致運動的興奮狀態。進而,人們在研究“運動的內在感覺”是由什么構成時,發現了建立在“本體感受”上的,被稱為“運動的感覺”或“運動覺”的第六感覺。運動感覺非常復雜,除主要是肌肉的感覺外,還同時涉及關節、觸覺和視覺等方面的因素,還有呼吸和血液流動等深層生理節奏的神經植物系統的運動機能。正是在人體這片有意識或無意識的、變幻不定的土地上開啟了20世紀初期舞蹈家的探險之旅。感覺與想象在此展開無盡的、優雅的交談,激發出各種表演和諸多關于感覺的傳奇故事,從而造就了一大批充滿詩意的身體。
激發對生理脈沖的感知是現代舞對運動覺的又一種嘗試,因為它能使人意識到運動的延續。感知靜止時的隱蔽能量;感知身體擺脫地心引力,精神擺脫自然的作用,以及在活躍、深度的呼吸過程中釋放所有能量的真正的放松;感知緩慢的蔓延過程,因為運動覺的明銳而變得清晰,身體每個部位的運動會帶動下一個部位的運動。運動的延續還使人意識到脊椎是整個運動蔓延的軸線和傳動帶,泰德·肖恩在他和丹尼斯同辦的美國第一家現代舞學校的教學中,進行了使每一根椎骨單獨地或是有意識地運動起來,使脊椎從所有可能阻擋完美延續運動的僵硬狀態中擺脫出來的嘗試。由此進一步認識到,如果背部運動給人緩慢、自制的感覺,那么它同樣也是一種快速穿越和產生突發沖動的方式,這樣,脊椎也能充當發條的角色。連續運動中獲得最大成功的表現手法之一是螺旋型舞蹈,運動是一個連續的整體,是生命力的象征,這些在螺旋舞蹈中完全可以被表現出來。丹尼斯獨舞中融入了東方某些圣舞精神性的旋轉;多麗絲·韓芙莉“失衡-復衡”技巧中充滿了上升和下降的盤旋姿勢;崔士·布朗的舞蹈具有明顯的旋轉特點,這種旋轉是圍繞著多種主、次中心軸展開的,伴隨著消失、突然轉向、輕微抖動以及盤旋等的循環運動,開創了一種“不穩定分子結構”的循環模式。
二、“無意識運動”對舞蹈靈感的創造
在現當代舞蹈的各種探索中,有關“無意識運動”的探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與現代舞企圖尋找一種能夠進入人的心靈深處世界的入口有關。因為身體會因表現出無意識狀態而出現吸引人的場景,情感和身體的所有細微變化都由此被揭示出來。伊莎多拉·鄧肯曾發現一種初始的運動,進而從這種運動中產生一系列其他的運動作為自己最初舞蹈的主要動力。她曾幾個小時內一直站著,一動不動,雙手交叉置于胸前,最后找到了所有運動的中心原動力以及原動力力量的來源,從那里迸發出所有舞蹈創造的靈感。鄧肯由此得出了影響了幾代現代舞演員的結論,即運動的情感、生理中心位于身體上半身,上半身是一切運動的出發點,所有源自于其他地方的運動從美學角度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鄧肯的“無意識舞蹈”還向往自控的身體起伏,從而發現了自然運動的規律——所有的能量都是通過這種波浪起伏表現出來的。所有自然而自由的運動似乎都遵循這個規律。
三、結語
我們可以這么認為,鑒于人的知覺和思維的關系,舞蹈表演動作思維的發現使現代舞的動作思維建立在感知想象的基礎上,甚至突破了身體的概念,感受并勾勒出身體以外的和各種感官相連的運動網絡。舞蹈表演的實踐發展豐富了動作思維的范疇,拓寬了舞蹈的樣式和身體的表現力,培養了觀眾的感官和思維的想象能力。如果說“節奏的力”和“空間的形”是動作思維賴以生成和運作的基礎,那么舞蹈表演動作思維的發現和運用就是對動作思維的拓展。
參考文獻:
[1]呂藝生.素質教育舞蹈文集[M].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14.
[2]呂藝生.舞蹈美學[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11.